南宗孔庙的圣像

如题所述

在衢州孔氏家庙思鲁阁正殿前神龛内安放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是孔府最珍贵的祖传瑰宝,历代都正视之为国宝。
相传这对楷木像为孔子的孙--子思雕刻,也有说是孔子的弟子端木子贡所刻。虽说法不一,但从雕刻风格来看,系汉以前的文物不疑。
孔子生前有弟子3000 之众,去世后,其弟子们悲痛十已,在孔子的坟前守墓三年,才依依不舍,挥招惜别。唯有子贡仍不忍离去,在孔子墓前搭起茅屋,继续守了三年。楷木像为子贡所刻说:相传这期闻,他常常回忆老师生前的言行容貌,就砍来楷木,心迫手摹,终于雕成了孔子和亓官夫人像。楷木像高不满2尺,孔子长袍大油(袖),手捧朝笛;亓官夫大长裙垂地,形象主动。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居室立为庙堂,当初仅有 “茅屋三间”,孔子夫妇楷木像雕成后就供奉在这里,条件也很简单。
据民间传说,当年衍圣公孔端友背负两尊祖宗圣像,率家人南渡 ,船至镇江码头,大家又饿又累,便上岸稍作休整。这时突然遇到金兵来袭,眼见楷木圣像将被金兵掳劫,大家正在焦急万分,束手无策之时,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巨浪打来,把船只掀翻。金兵见此情景,以为船上的人大都被巨浪卷走,便回马收兵而去。正当孔端友急命家人打捞楷木像时,只见河面上,有三位神人踏着样云,拥着楷木像,向岸边靠近。孔端友和家人立即拥上去,把圣像小心护上岸,并在岸边向神灵焚香祷谢。这时,袅袅的香烟中出现“鲁阜山神”四字,原来是孔子故乡的山神救护圣像,才免遭金兵掠夺的劫难。南宋之初,孔端友及家人被高宗皇帝赐居衢州,为了感谢故乡山神的功绩,便在衢州建立了“柯阳首庙”,即“三神庙”。
宋理宗宝枯三年,朝廷命建衢州孔氏家庙,因在长江以南,称为南宗 (曲阜家庙称北宗) 。从此楷木雕像在南宗孔庙风经整整27代,保存了860 多年。然而,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却一直珍藏在衢州孔氏家庙中,并且仍然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就以孔氏家庙来说,因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或战火兵祸,就先后迁建过三次,每次迁建都经受着被劫或被毁的险境;但最后终究被完好地保护下来。所以,在孔氏家族后代子孙的心目中,孔子楷木像就象是孔先圣的化身,是至高无上的神,有着极高的神威和神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二次攻陷衢州,入侵衢州的日寇头目,听说衢州孔氏家庙珍藏着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企图劫取这一稀世珍宝。当时的国民政府曾电致浙江省政府,今南宗奉祀官孔繁荣,恭护圣像移驻龙泉。后又今移驻更偏僻的庆元山区,以防圣像落入敌手。孔繁荣力掩敌耳目,确保圣像不出意外,密访能工巧匠仿制了一对赝品,携带避至龙泉、庆元,而将真像密藏在衢州深山区。侵衢日军未能掠得孔子楷木像,大为恼火,便纵火烧毁孔庙藏书楼,大成殿成了日军营房,思鲁阁成为地们的养马围,所有红漆柱子被马咬得伤迹斑斑。庙内400多件珍器不见,随同衢州钟楼的大钟一起被日寇劫运而去。衢州孔庙又一次受到人为的浩劫。抗战胜利后,楷木真像重新珍藏在思鲁阁中。同时烧毁赝品,以免鱼目混珠,真伪难分。1946 年,国民政府对幸存的建筑作了修建,举行了一次祭孔活动,并任命年仅8岁的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为“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目前孔子最后一代受世袭长孙,国内唯南宗孔祥楷一人了。
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在南宗家庙度过860 多年后,曾于1960 年国庆11周年时被借给北宗曲阜孔氏家庙落脚。在衢州孔氏家庙思鲁阁神龛中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是北宗奉送的复制品。 孔端友随宋高宗南渡寓衢州,至元朝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共延续了六代衍圣公。可见,在整个南宋期间,南宋皇帝是以衢州为曲阜的。绍兴年间,朝廷为衢州家庙铸制了铜印,颁定了祭奠孔子的仪式。宋朝之后的若干年里,衢州孔氏家庙也受到过皇室的关注。元代规定每个春秋二祭。明代规定了祭器、祭品和乐器的名目数量,并重新颁布了祭奠仪式,扩大了祀祭活动的规模。清代颁布制造祭器、乐器式样、规格,并确定了祀祭乐章。正如南宋赵汝腾所言:“夫子与太极合德,故其祀遍于天下,此非其子孙所得而私也。然遍庙郡国,缺庙于家,此其子孙之责,亦郡刺史之任。”
正因为如此,历代的衢州州官、府官,也是把保护、建设衢州孔氏家庙作为自己的应尽之责的。他们请皇命、捐俸禄,组织力量,一次次地修葺家庙,一次次参加祭奠孔子的活动。实际上,衢州的官员是把衢州孔氏家庙作为官庙来看待的。也正因为这样,衢州孔氏家庙的命运和曲阜孔氏家庙不同,而和曲阜的孔庙相类似,即包含着相当浓厚的政治色彩,体现着封建统治者尊孔崇儒、以儒家思想治国的传统。在南方,衢州孔氏家庙则责无旁贷地成了封建统治者推崇孔子思想的物化象征。这是衢州孔氏家庙的作用之一。
曲阜的家庙是孔子嫡裔长孙祭祖的专祠,也就是孔氏宗子一支的祠堂。孔氏是一繁衍旺盛的姓氏,每一支、甚至每一小支都有自己的近代祖宗。故而每一支、每一地的孔氏都有自己祭祖的祠堂。然而,他们只能称为祠堂。唯独孔子的嫡裔长孙一支方可称为家庙。在曲阜孔庙演变为官庙之后,在其东面的家庙随即设立。这座家庙才是曲阜的孔氏长房长孙祭祖的地方。孔端友南迁衢州之后,衢州的孔氏家庙建立。在整个南渡时期,曲阜的孔氏家庙已失去意义。只有到元代孔洙把衍圣公的爵位让给曲阜的族弟孔治之后,曲阜的家庙才又成了名义上的孔子嫡裔长孙的专祠,而作为实际存在的孔子嫡裔长孙——衢州孔氏——依然保留着只有大宗方可设立的家庙。曲阜的孔氏家庙只有一个用处,就是用作孔氏家族祭祖的场所。而衢州的家庙却同时承担着两个任务,一是前面说的官方祭孔场所的官庙;二是孔氏祭祖的专祠。 衢州孔氏家庙作为祭孔的场所,它设有曲阜孔庙里面的部分建筑,如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两庑、佾台等。衢州孔氏家庙作为嫡长孙的专祠,它还设立了用于家族之内必须设祭的一些建筑。崇圣祠,祀孔子的五代先祖;思鲁阁,阁上供奉孔子夫妇楷木像,阁下立孔子遗像碑,以祀孔子;五支祠,祀孔子家族五房之祖;六代公爵祠,祀南渡的自孔端友至孔洙六代衍圣公;袭封祠,祀自明代的孔彦绳至清末的孔庆仪十五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圣泽楼,存放皇帝和官方给孔子嫡裔的文墨和赠品;报功祠,祀历朝历代有功于衢州孔氏的兴旺发展和家庙建设的官员,如宋宝祐年间新建家庙的衢州知州孙子秀,明弘治正德年间为衢州孔氏复兴、新建家庙而尽力的吏部郎中周木和衢州知州沈杰等。其中尤为突出的建筑是曲阜孔庙、家庙均不可能有的思鲁阁。思鲁阁在宋宝祐年间所建的孔氏家庙中即已而有之,不过那时是称之为堂的:“后为堂曰思鲁,俾之合族讲学,且以志不忘阙里之旧也”。
孔洙于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袭封为衍圣公,他任衍圣公后十二年的1253年,在知州孙子秀的主持下,开始建筑孔氏家庙。第二年庙成。孔洙是以曲阜城东北的洙水为名的,字思鲁,号存斋。从他的名、字、号中我们不难体会他对曲阜故里的怀念。如果说他的前几辈衍圣公还和南宋皇帝一样心存回归故里之念的话,到了他这一代,回归之望怕是已彻底破灭了。他的父辈也只好用给孔洙取故乡之水为名了,表达思念故乡又有家难归的心思了。孔洙是南渡的末代衍圣公。南宋末年,他曾先后出任衢州通判、吉州通判、平江通判、信州通判,宋亡之后,即家闲居。据《元史类编》记载:“世祖既平宋,议所立,或言寓衢者为大宗。召洙至,欲封之,使归鲁,洙以先世庙墓在衢州,不忍舍,固让其爵于在鲁者。且以母老乞南还。世祖嘉之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授祭酒兼提举浙东学校,以便奉母。”此事发生在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可见,最迟从孔洙的父亲孔万春起,衢州孔氏已下决心寓居衢州,只是用字、名及思鲁堂(后改为思鲁阁)来表达对孔氏故乡曲阜的怀念了。
从衢州孔氏家庙的建置来看,它不便沿袭了曲阜家庙的惯例,供奉孔子夫妇、孔鲤、孔伋及中兴祖孔仁玉,同时也供奉了南渡至衢州的六代衍圣公和历代五经博士,并一直保留着思鲁阁,还悬挂起“东南阙里”“泗浙同源”等匾额,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可见,它的内容远比曲阜的孔氏家庙丰富。
由此可见,衢州孔庙同时具有官庙和家庙两种身份。它从内容上涵盖了曲阜的孔庙的家庙,它的官庙身份虽然比不上曲阜孔庙显赫、荣耀,显得逊色,但它的家庙身份却远远超过了曲阜的孔氏家庙。 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祭孔大典
200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衢州市举行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首次祭孔典礼暨国际儒学论坛。由于“现代人祭祀孔子”的定位准确,祭典极其成功,得到国内外儒学研究专家的首肯和赞赏。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刘蔚华教授,对孔子第74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说:“祥楷,你确实开创了一个祭祀新仪式。”
2004年,我市首次成功举办“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祭孔大典”后,于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举办祭祀典礼,实行一年一小祭,两年一中祭,五年一大祭。“文化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是提高国家软实力之源。”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索嘉威认为,举办孔子祭祀大典,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保留和重视,对于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及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9月28日的祭祀典礼是“学祭”。纪念孔子2556年诞辰,由分配到衢州市的600多名新教师,以及100多位老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当天下午,又请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金林祥教授,向1000余名教师作《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报告。这次祭祀典礼,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现场实播。
2006年9月28日的祭祀活动,是由时任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参加的“衢州市社会各界祭祀孔子”,盛况空前。国际儒学论坛由浙江省和中国社科院合作领导小组主办,规格高,国内外学者多,并议定建立“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协调委员会和常务理事会”,衢州设立协调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暨国际儒学论坛”,成为衢州的一张金名片。
2010年的祭孔大典,邀请了市民代表和农民代表前来参祭。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不仅仅是以参祭人的身份出席,更要在颂礼部分上台诵读《论语》章句,这在历年的祭孔大典上尚属首次。下转第三版回首7年之路,衢州南宗祭孔社会化、百姓化之路越走越宽,表现方式也越来越灵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