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孝亲”是封建社会的糟粕,谈谈你的看法?

如题所述

1、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的血脉。中国人历来讲孝道,看重孝道,这不仅因为它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充满人情味儿的美好品格,也因为它弘扬的是真善美,带给我们的是前进的动力和无尽的温暖。

2、孝道是考验人基本道德的试金石。一个人对生养之人能尽孝,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感情,就是孝。把孝根植在心底,用心尽孝,用心敬老,才算是懂得感恩的人,推己及人,也才可能去关爱其他老人,让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好风尚。

把孝亲敬老根植在心底,践行好孝道,才能让家庭充满爱、社会充满爱,才能让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这也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践行,对传统美德的最好弘扬,对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只有每个人都自觉把孝道当作做人之本,营造良好的孝亲敬老风气,才能让社会处处洋溢着温暖和谐的“春风”。

扩展资料:

弘扬孝道,是传承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更带给了社会感动和真爱,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真情。无论生活多么辛苦、多么平淡、多么艰难,都不丢掉最基本的品德、最美好的亲情。

孝敬老人不在乎吃得多好,住得多富丽堂皇,而在于由心而发的尊敬,不伪不诈的真心,在于长期不懈的坚持和一如既往的耐心。有的人以为,对父母,只要让他们吃得好、穿得暖、有钱花,就算孝敬,但却不知老人们需要的是那一声问候、那一个微笑、那一个拥抱。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把“孝亲敬老”根植在心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俗话说,百事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封建社会的糟粕,当然孝被统治者大力提倡,是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像什么三从四德,有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束缚,是有其不可取之处的,但如果抛开封建社会对人思想的束缚等消极方面的话,应该说孝是一种美德,把它赋予现在的内涵,是应该提倡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8-13
从法律角度上讲,即便父母不抚养孩子,但是孩子对父母仍然有赡养的义务。不能因为父母没有尽到抚养的义务就拒绝赡养。
这便是因为传统封建的“孝”所产生的不合理,违背时代的条例。人们唾弃这种情况,却因为伦理问题而无法改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1-30
只不过是推卸养老责任的工具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