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第十九首)》中作者什么样的形象

如题所述

古风 其十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翻译:
  西边的山岳莲花山,远远望见华山仙女。
  芊芊玉手拿着芙蓉,凌空而行奔向天空。
  以云霓为衣裳拖曳着银河,飘摇着向天空升去。
  邀请我攀登华山东北的高峰,高高地向卫叔卿作揖。
  恍惚之间随着仙女去了,驾着大鸟高出紫色的天空之上。
  向下看着洛阳河川,茫茫无际的走着叛乱的军队。
  鲜血流出把路边的野草都染红,叛乱和从逆的人都成为了官员。
  赏析:诗用游仙体,前十句遐想登华山,遇仙女,翔太空,遗世独立,飘飘欲仙,后以“俯视”为转捩点,对叛军的残暴和人民的苦难,表示愤慨和悼念。这种反跌手法,更强烈地表达了隐居中的诗人的内心矛盾,显示了他貌虽放旷,而根本上与人民是呼吸与共的。
  本诗通过从虚幻到现实世界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本诗主要艺术特点:1、想象奇特丰富。特别第二部分写明星玉女的飘逸和作者与卫叔卿的高揖及凌天飞升等,都极为神奇瑰丽,想落天外。2、对照鲜明。作者将天上美妙仙境和人间流血遍地对照:天上玉女“素手把芙蓉”,作者高揖卫叔卿,互相彬彬有礼;人间叛军当朝,血污涂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1
此诗大约作于安禄山攻破洛阳以后。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正当诗人恍惚间与卫叔卿一同飞翔在太空之上的时候,他低头看到了被胡兵占据的洛阳一带,人民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衣冠簪缨,坐了朝廷。社会的动乱惊破了诗人幻想超脱现实的美梦,使他猛然从神仙幻境折回,转而面对战乱的惨象。诗至此戛然而止,没有交代自己的去留,但诗中李白正视和关切现实,忧国忧民的心情,是十分明显的。 在这首《古风》里,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两种世界的强烈对照表现出来的。 
  李白后期的游仙诗,使抒情主人公带上浓郁的谪仙色彩。这是和他政治上不得志分不开的。他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