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

用现代文翻译下面1片文章:(注:无聊的人瞎回答的鄙视)
(一)何不食肉糜
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日:“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慌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第1个回答  2006-02-01
一个叫一行的和尚,没有不知道的问题,尤其善长数学.日子久了,当时的学者都赶不上他.小时候家里很穷,邻居家有一个人姓王的老太婆,前前后后救济了几十万人。到了一行发展的时候 ,没有什么话,总是想去报答老太婆。当时王姥的儿子犯了杀人罪,还没有判刑,她去请一行去救她的儿子。一行说:“王姥要给钱,就应该给十倍的报酬。清官执法,不好求情。怎么办?”王姥指着他大骂,说:“我今天才算认识了你!”一行于是谢了她,不回头的走了
第2个回答  2005-10-25
食:供养,给……吃。

蒙袂辑屦:用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袂,袖子;辑,拖着不使脱落;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嗟:感叹声,这里有轻蔑的意思。

谢:拒绝。

微与:不必这样。

【译文】

齐国发生了大灾荒,黔敖在路边备了食品,等饥饿的人来,施舍给他们吃。有位饥饿者用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捧着食品,右手拿着一碗汤,(带着看不起的神态)说:“喂!过来吃!”这位饥饿者抬起眼看着黔敖,说:“我就是不吃带有侮辱性施舍的食品,才到了这个地步的!”他拒绝了黔敖的施舍,最终因不吃食物而饿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