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在汉武帝前期、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样的时期老百姓多长时间可以吃一顿肉?

理论上讲,温饱至少能达到,因为如果不能满足基本的温饱,所谓小人穷斯滥矣,就有动乱,政权不稳,不会持久。

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明史·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按2006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一两白银是2*94.4*2*1.75=660.8元。
明朝人的工资
柴薪皂隶:百姓有给国家服役的义务,不过服役是有工资的。轮到当役了,派给当官的跟班,柴薪皂隶就是买柴烧水、干杂活。年收入20两,计13216元。(明朝国家规定七品正堂可以有四名柴薪皂隶,县丞二员各二名,主簿二名,典史一名;以上官员,每人用马夫一名,国家付工资。)
马夫:给政府公务员赶马,出差办事使用。年收入40两。计每年26432元。
明朝县官:正七品每月俸禄7.5石或一年45两白银。实际月收入7.5*188.8*1.75=2478元。每年约3万元。其它收入:柴薪皂隶4个、马夫一个,这5个人工资由国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笔墨费由国家补贴。新官上任,还可以先拿到40两修理费。看起来七品县官45两白银跟马夫40两白银年俸差不多,(明朝的公务员工资真的是很低的,历朝历代中明代公务员工资收入算少了。)但是县官、典史等的住房、出行、皂隶人员、衣食花费基本由国家支付和补贴,所以年俸基本是净收入,而且笔墨费都是固定按两算由国家拨给,还有多余。马夫就没有那些好处了
学生:“廪膳米人日一升,鱼肉盐醯之属官给之。”——《明史·食货志六》。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给一升米约2斤,(刚够两人吃)给鱼肉油盐。(注:明代10升=1斗;10斗=1石。)明代优待秀才时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两白银的廪膳费。不过明代的学生概念不是现在的学生概念,现代的学生只能算做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县学才算是廪膳生,才可以“食廪”,所以明代秀才不干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干活只吃“廪膳”会很穷,所以有穷秀才之称。
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一年收入约20两。计人民币13216元。冯梦龙在万历年至天启年写有《三言》,其中《卖油郎独专花魁》中秦重只有3两白银的本银,街头卖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开支,还能剩余16两白银。“每日所赚的利息,又且俭吃俭用,积下东西来,置办些日用家业,及身上衣服之类,并无妄废。”除去一年用度剩余16两。所以记为年收入20两
杀猪的: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对穷秀才范进说,“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一天一钱,一月3两,一年有36两,看来杀猪的收入直逼马夫了。约23789元。
农民:农民的收入是多少?农民“人给地十五亩,蔬地二亩。”“新耕地免租三年。”假设古代耕种水平低只及现代的1/2或2/3,那么农民每亩约能收入250或350斤大米,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丰年加勤恳,南方农民均毛收入15750,北方农民人均毛收入7875,除掉农具、肥料、水利开支、亩税(明朝每亩收税一斗,约20斤大米),如果一家七八口人干起来,几年里盖个优质砖瓦四合院不成问题。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两值1000文,一把菜刀30文约20元,考虑到当时没有工业化炼铁,这个菜刀价格也跟我们现在差不多。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这600多元钱在我们现在大酒店里还不够,可是在小酒家里也确实可以随便上菜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3
古代的农民
由于缺乏避孕措施和计划生育,所以媳妇儿一旦怀孕了,就得生下来,十月怀胎,有条件的找个接生婆,没条件的自己解决,由于没有刨腹产,营养也不好,很多孩子要么流产了,要么难产而死,要么生下来就残疾了。
由于缺乏营养,孩子断奶很早,靠米汤活着。那时候也没尿布这么先进的东西,基本上就是一个麻布袋子,里面灌满沙土,把小孩丢在里面,拉了尿了,都用沙子裹起来清理出去。
由于卫生条件不过关,很多孩子还没断奶就夭折了,随便找个地方就处理了。
开始记时了,天天被背着风吹日晒,靠玩泥巴,捉虫子为乐,至于糖果零食,那都是奢侈,只有庙会的时候或者村子里有了行脚商人才能遇到,要么拿钱换,要么就偷,要么就抢。
孩子生个病什么的,小病靠挺,大病靠命,能挺就挺过去,挺不过去就是个死。
长大了也没书读,就是放牛,放羊,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白天干活,夜里四下乱窜,上树爬墙,偷东摸西。
地都是地主家的,收成好了是地主家的,收成差了算是佃户的。
要么成为地主家孩子的狗腿子,要么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到了十七八岁,就在父母包办下娶个媳妇儿,条件不好的就光棍着。
如果赶上战乱,就被拉去当壮丁,如果和平年代,要么老老实实种地,要么游手好闲。
娶了媳妇儿,最大的乐趣就是生孩子,于是开始不断循环。

乏味,单调,卑微。

在古代,阶级矛盾很明显,泥腿子就是泥腿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能读得起书的很少,绝大多数一辈子都不认识几个字,就算读了书,考取了功名,如果不给你分配,也就得失业。
泥腿子要母鸡变凤凰,要么经商,做个小买卖,然后不断做大,要么从军,拿命换个官职,要么闺女嫁入大户人家做小妾,儿子入赘大户人家做姑爷,然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第2个回答  2017-05-13
分盛世和乱世。
古代的“盛世”由几个特点,一是物质和商业极大繁荣,大城市及周边居民普遍受惠;二是兴起和衰落都在短短几年到十几年间;三是由于繁盛时期短暂,通常受惠的主要局限于首都和几个经济中心城市。
即便以盛唐计,长安城也屡经战乱,真正称得上“盛世”的加起来也没有多少年。也正因为如此,兴衰都在数年间,百姓在一代内经历过巨大的反差,更能形成“天堂一般”的盛世体验。在“盛世”的数年里,土地分配相对合理(不是土地均分,合理的佃农+自耕农很多时候比简单的全面自耕更有效率),商业流通频繁,保证了物资的丰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城市居民消费频繁,也给商家贩夫带来大量收益,消费促进消费,在这种情形下做到“家家有余粮”并非难事,绝大多数市民都能在满足生存需要之余追求一些享受性消费。但是,这种“盛世”的画面常常仅仅在几个城市中出现,常常是都城歌舞升平,偏远地区仍然战乱不已,所以这种“盛世”通常十分脆弱,内外诱因很容易导致脆弱的交通线支撑的商业命脉断绝,短短数日良性循环即会被打破,盛世即宣告破灭。(转自知乎ace zh,侵删)
第3个回答  2011-06-06
这个谁也不敢说绝对的话 不过汉武帝时期老百姓生活不错 国力也昌盛 表现有两点第一酿造业由果酒向粮食酒发展 生活条件不好哪来的粮食酿造酒 第二战争汉武帝对外的战争如果国家百姓都吃不好饭怎么战争 至于唐朝那更是强大昌盛参考 马可波罗的书 而且安史之乱打了那么多年也没把唐朝怎么样 康乾盛世是有点吹的 比起元朝来或是五胡乱华来他是盛世 可是要是比起宋朝或明朝怎么说呢 老百姓的日子狗屁不是 想看老百姓日子过的怎么样 我觉得要看文化输出 向宋朝老百姓有钱 有钱到从老百姓到皇上没几个顾正业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3-27
这就要看是哪个朝代了,有幸福的,也有老火的。 从古代农作物的品种看,从古代烹饪的手法看,从古代的医疗看,从经济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老百姓想吃到肉是很不容易的,当时的土产作物秋葵。烹饪的手法在宋朝才开始多元化,之前是没有炒这个概念的。随着与西方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往来增多,很多物种渐渐的传入中国本土化。经济发达宋朝的时候最鼎盛,酒馆,餐馆,集市都非常多,人民生活相对幸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