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7伊尹先觉圣人正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 孟 子》卷 9万章 章句 上 诗解 7伊尹先觉圣人正己

题文诗:

万章问曰 : 人言伊尹 , 割烹要汤 , 其 有诸 乎?

孟子曰否 ; 伊尹耕于 , 有莘之野 , 乐尧舜道 .

非其义也 , 非其道也 , 禄以天下 , 弗 之 顾也 ;

系马千驷 , 弗 之 视也 . 非义非道 , 一 芥 不 与,

一 芥 不以 , 取诸 于 人 . 成 汤使人 , 以币聘之 ,

嚣嚣然曰 : 以汤聘币 , 我何为哉 ? 我岂若处 ,

畎亩之中 , 由是以乐 , 尧舜道哉 ? 成 汤三使 ,

往聘既而 , 幡然改曰 : 与 其 我处 , 畎亩之中 ,

乐尧舜道 , 吾岂若使 , 是君为尧 , 舜之君哉 ?

吾岂若使 , 是民为尧 , 舜之民哉 ? 吾岂若于 .

吾身亲见 , 尧 之 道 哉 ? 天生此民 , 使先知 以,

觉后知 也, 使先觉 以, 觉后觉 也 . 予天民之 ,

先觉者也 ; 将以斯道 , 觉斯民也 . 非予觉之 ,

而 其 谁也 ? 思天下民 , 匹夫匹妇 , 其 有不被 ,

尧 舜 泽者 , 若己推而 , 内之沟中 . 其自任以 ,

天下之重 , 故就汤说 , 伐夏救民 . 未闻枉己 ,

而 能 正人 , 况辱己以 , 正天下乎 ? 圣行不同 ,

或远或近 ; 或去不去 ; 归洁其身 , 如是 而 已 .

吾闻 伊尹, 其 以尧舜 , 之道要汤 , 未闻割烹 .

伊训 有 曰 : 天诛造攻 , 始 自牧宫 , 朕载自亳 .

【原文】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1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2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汤使人以币3聘之,嚣嚣4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 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  

【译文】

万章问道:“有人说,‘伊尹通过做厨子来向汤求取’,有这么回事吗? ”孟子答道:“不,不是这样的;伊尹在莘国的郊野种地,而以尧舜之道为乐。如果不合乎道,不合乎义,纵然把天下给他作俸禄,他也不会回头看一下;纵然有四千匹马系在那里,他也不会看它一眼。如果不合乎道,不合乎义,便一点也不给别人,也一点不从别人那儿拿走。    汤曾让人拿礼物去聘请他,他却平静地说:‘我要汤的聘礼干嘛呢?我何不呆在田野里,就这样以尧舜之道自娱呢?’汤几次派人去聘请他,不久,他便完全改变了态度,说:‘我与其呆在田野里,就这样以尧舜之道自娱,又为何不让当今的君主做尧舜一样的君主呢?又为何不让现在的百姓做尧舜时代一样的百姓呢?〔尧舜的盛世,〕我为何不让它在我这个时代亲眼见到呢?’” 

【注释】 (1)莘:音shēn,国名,故址在今河南开封。(2)介:通“芥”,微不足道的东西。(3)币:帛,这里的意思是以布帛相赠。(4)嚣嚣:空闲的样子。 (5)与:与其。

【原文】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1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2之以伐夏救民。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3。’”  

【译文】    “‘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让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我呢,是百姓中的先觉者;我就得拿尧舜之道让这些人民有所觉悟。不由我去唤醒他们,那又有谁呢?’伊尹是这样想的:在天下的百姓中,只要有一个男子或一个妇女,没有被尧舜之道的雨露所沾溉,便好像自己把他推进山沟里让他去死一样。他就是如此把匡服天下的重担挑在自己肩上。所以一到汤那儿,便用讨伐夏桀、拯救百姓的道理来说服汤。我没有听说过,先自己不正,却能够匡正别人的;更何况先自取其辱,却能够匡正天下的呢?圣人的行为,各有不同,有的疏远君主,有的靠拢君主,有的离开朝廷,有的留恋朝廷,归根到底,都要洁身自好而已。我只听说过伊尹用尧舜之道向汤求取,没有听说过他用的是厨子的身份。《伊训》说过:‘上天的讨伐,是在牧宫开始的,我不过从亳邑开始谋划罢了。’” 

【注释】 (1)内:同“纳”。(2)说:音shuì,游说。 (3)“《伊训》”至“自亳”: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伊训》,《尚书》逸篇名,今本《尚书·伊训》为伪古文;造,开始;牧宫,桀所居之处;朕,伊尹自称;载,开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