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游山西村

如题所述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村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赏析:
  乾道二年(1166),陆游自隆兴通判罢归故乡,卜居镜湖之三山。这首诗是卜居的次年春间游邻村所作,写出了农村风光和丰岁的景象,还同好客的农家留下了随时来访的后约。

  首联写农家丰收好客的情景。有酒有肉,用于款待客人。写来平淡自然,有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真切的情感,作者写自己游村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氛围,为下面的出游写景抒情做了有力的铺设。

  颔联一转,由村民情转笔写村外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却是浙东那种丘陵、水网、平原彼此交错的地区特有的景色。一个“疑”字,从诗人心理的角度描写绍兴山水之多,把山村周围山回路绕的情景勾勒得形神兼备。“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村庄和山水相应,柳树成林,群花竟放,春日美景宛然在目。在描写一路经行的客观景物中,突出“疑无路”、“又一村”的主观感受,使叙事曲折,有阶段,有层次,包含着进入不断变换的新境界的含义与有时遇塞而通、豁然开朗的喜悦。虽然是通过描写景色来表达作者的感受的诗句,后来却成了传诵的名句,人们往往用以形容绝处逢生的情景,或用以形容好景在前,引导人们不断努力追求,使这两句诗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们面对现实,不畏惧退缩,必然能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境界。诗句对仗工巧,出语自然天成,使等闲语言变瑰奇。

  颈联写习俗之美。箫鼓喧闹,固然是为了社日迎神赛会,祈求丰年,但也反映了丰收后人们的喜悦心情;衣冠简朴,则说明民风淳厚,同市朝的日趋浮薄侈靡正好相反。朴实的古风,欢乐的氛围,揭示了村民渴望丰收的美好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游山西村心情的表述。日后频来之约,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农村的挚爱和农民之间亲密融洽的交往。“夜叩门”与首句的“农家”遥相呼应,不仅使画面完整,并且耐人寻味。诗人后来写了许多诗,赞美故乡的风土人情,但还是以这首早年之作最为有名。

  全诗紧扣诗题“游”字,剪取游村的片段见闻,写的清新隽永,生动自然。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35907.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2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村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
乾道二年(1166),陆游自隆兴通判罢归故乡,卜居镜湖之三山。这首诗是卜居的次年春间游邻村所作,写出了农村风光和丰岁的景象,还同好客的农家留下了随时来访的后约。首联写农家丰收好客的情景。有酒有肉,用于款待客人。写来平淡自然,有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真切的情感,作者写自己游村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氛围,为下面的出游写景抒情做了有力的铺设。颔联一转,由村民情转笔写村外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却是浙东那种丘陵、水网、平原彼此交错的地区特有的景色。一个“疑”字,从诗人心理的角度描写绍兴山水之多,把山村周围山回路绕的情景勾勒得形神兼备。“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村庄和山水相应,柳树成林,群花竟放,春日美景宛然在目。在描写一路经行的客观景物中,突出“疑无路”、“又一村”的主观感受,使叙事曲折,有阶段,有层次,包含着进入不断变换的新境界的含义与有时遇塞而通、豁然开朗的喜悦。虽然是通过描写景色来表达作者的感受的诗句,后来却成了传诵的名句,人们往往用以形容绝处逢生的情景,或用以形容好景在前,引导人们不断努力追求,使这两句诗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们面对现实,不畏惧退缩,必然能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境界。诗句对仗工巧,出语自然天成,使等闲语言变瑰奇。颈联写习俗之美。箫鼓喧闹,固然是为了社日迎神赛会,祈求丰年,但也反映了丰收后人们的喜悦心情;衣冠简朴,则说明民风淳厚,同市朝的日趋浮薄侈靡正好相反。朴实的古风,欢乐的氛围,揭示了村民渴望丰收的美好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游山西村心情的表述。日后频来之约,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农村的挚爱和农民之间亲密融洽的交往。“夜叩门”与首句的“农家”遥相呼应,不仅使画面完整,并且耐人寻味。诗人后来写了许多诗,赞美故乡的风土人情,但还是以这首早年之作最为有名。全诗紧扣诗题“游”字,剪取游村的片段见闻,写的清新隽永,生动自然。
第2个回答  2010-11-28
《游山西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少有的基调比较明快的佳作之一。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美酒浑浊不澄, 丰收之年用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座座山绕一道道水,一道道水环一座座山,重重叠叠,回环曲折,正当怀疑是否会无路可行之时, 倏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即将临近, 布衣衫,普通帽,简朴的古风依存。 从今后,若有机会的话, 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再访此村)
第3个回答  2010-12-01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编辑本段]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柴门。
注释。
①腊酒: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⑤箫鼓:吹箫打鼓。
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⑦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
⑨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
第4个回答  2010-12-01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注释〕

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⑦: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

【赏析】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情。这里的热情招待,优美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见兴致浓厚而强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2.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如果表现诗人心情的话应该是对村民亲切的情感。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用探询的口气表现了诗人对山村农家的亲切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