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苏轼李清照 作诗喝酒,喝的不是白酒是什么酒

如题所述

李白、苏轼、李清照都爱喝酒写诗,他们喝的是白酒吗?

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苏轼把酒问青天,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烧(溜)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李时珍认为白酒始于元代,就是说宋朝及之前都没有白酒。换句话说,李白等唐宋大诗人喝的就是黄酒。自古人开始会用粮食酿酒至唐宋时期,中国史书、诗书记载的其实都是黄酒。很多酒厂宣传有千年历史,是把黄酒的前身也算在里面的。

黄酒和法国红酒、德国黑啤同属世界三大酿造古酒,红酒由于文化和时尚属性越来越成受年轻人喜爱,啤酒由于普适性而被大众所接受。黄酒由于口味不如白酒刺激爽口、包装运输困难、搭配下菜困难等问题逐渐被白酒取代。

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加之酒驾等法令限制,在宴请和聚会中野蛮劝酒越来越少,健康、低度、营养等喝健康酒、喝保健酒的饮酒观念也逐渐成为趋势,从沿海到内地,从大城市至小城市,缓慢但坚定。

黄酒,酿造源自粮食,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一点儿也不少,相较于白酒几次蒸馏馏出来的几乎都是酒精自然健康有营养。度数跟红酒相仿,一般不超过18%,黄酒也不逊色于红酒。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舶来的红酒代表了美和时尚,其实黄酒无论是品相还是营养一点不逊于红酒。

黄酒在日本接受程度却相当于红酒+啤酒在国内的流行度,大概和日本饮食不油腻的菜品搭配有关。中国有“红酒配红肉,白酒搭白肉”的酒菜搭配观念,但是对于黄酒来讲,像花生米、茴香豆等不油腻的小菜才是最佳搭配。国人好面子,这样的菜难以上席,也是黄酒难以流行的原因之一吧。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会喝酒来放松身心。喝白酒怕伤身,怕醉酒误事;喝啤酒如饮料,一杯杯干,肚子胀也没有饮酒的快感;红酒虽时尚但拉菲啊赤霞珠啊什么的名词大部分人也是搞不懂其中来由,酸涩的口感也难以搭配中餐菜系,我永远也忘不了有次吃烧烤和红酒的尴尬……

喝黄酒最容易达到微醺的效果,甜中带酸,余味芳香,有粮食的味道,几杯下肚四肢软绵绵,眼光都温柔了许多,尽兴而且不伤身。正如俄罗斯人评价清朝中国人喝酒:端起杯子来,也不碰杯,在空中让一下,说一句“请”,小抿一口又放下。礼仪之邦,酒风恬淡优雅。当然也有拼酒的场面,古代文人拼黄酒都是按斤算,酒量好的都在5斤以上,最典型的是李白斗酒诗百篇。

男人酒风转向健康,女人饮酒更偏爱颜值,不光要好喝还要好看。包装要颜值高才能入女神法眼,入杯清亮明澈,琥珀色的花糯黄酒,轻嗅酒香温润略甜,入口清爽甘甜。

喝法多变,夏天加冰入口清凉,下腹温润;冬天加入姜丝温着喝,浓香弥漫,暖意洋洋。

黄酒不像白酒易醉,啤酒涨肚,红酒挑场合。既可以像李白一样约三五好友出游,“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酒助游兴;也可以像白居易一样“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约亲朋好友到家小酌畅谈;即使身在外地,也能像韦应物一样洒脱畅意,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5
唐代的 酒类品种 非常丰富,黄酒作为中国酒品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类,在唐代继续兴盛,而唐代对 私人酿酒 的管制也较为宽松,所以才有“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那样的动人场景入诗(“绿蚁”:新酿的米酒未过滤时,酒面上漂浮的一层微绿酒渣,细小如蚁,故名)。

而“葡萄美酒夜光杯”、“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等句,又清楚地表明葡萄酒在唐代的受欢迎程度。葡萄是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传入中原的作物,当年张骞不仅为中原带来了葡萄种籽,还带进了酿酒的工匠,中原地区的人遂接触到这一饮品。但直到唐代,依然是胡人更擅于葡萄 酒的酿制 工艺。

唐代是否有蒸馏烧酒,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烧酒一词首次是出现于唐代文献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陶雍 (唐大和大中年间人)的诗句"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李肇在唐<<国史补>>中罗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剑南之烧春"。因此现代一些人认为所提到的烧酒即是蒸馏的烧酒。但从唐代的<<投荒杂录>>所记载的烧酒之法来看, 则是一种加热促进酒的陈熟的方法。如该书中记载道:"南方饮'既烧',即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不然不中饮"。显然这不应是 酒的蒸馏 操作。在宋代<<北山酒经>>中这种操作又称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馏的烧酒还难以成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