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部队进行目标选择决策制定必须遵守那几条原则?

如题所述

尽管陆军与空军在目标选择方面存在不同,但有一点它们是相同的:武装部队必须遵循武装斗争的原则规律。当进行目标选择决策制定的时候必须遵守4条原则:军事必要性;防止无谓的损失;区分;均衡。

军事必要性就是要确保目标对于军事目标具有有效性。防止无谓的损失就是要求尽可能地确保武器的使用更仁慈。美军的所有武器在设计的时候就满足了“仁慈”的要求。区分就是指我们对作战人员与非作战人员进行严格区分,目的是禁止不加区分的打击。均衡性是这些原则中最具有争议性的原则。

通过满足均衡性的要求,美军宣称他们考虑到了平民伤亡及其财产的损失等因素。这需要计划人员深入考虑在居民区进行作战的后果。

防止附带毁伤需要提高精度,这就需要借助GPS技术以及其他方法。改变弹药引信的设置可能极大地改变弹药对目标的打击效果。延迟引信可以使弹药在爆炸之前钻进地面,这样就控制和限制了爆炸威力、碎片与燃烧效果。

美军的计划人员需要遵守严格的交战原则,在对特定的目标选择弹药的时候必须考虑附带损伤。我们的敌人知道我们遵守严格的交战原则,就会使将平民充当人体盾牌来阻止打击。在选择使用哪种弹药的时候,自我保护是一张王牌。在伊拉克的任务导致了在目标选择方面的许多变化。

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炮兵的使用为我们证明了小型弹药的价值。例如,在费卢杰战斗中,炮兵对于消除屋顶上的威胁非常有效,特别是所有作战目标都非常危险地与平民非常靠近,这都成了一种常态而不是特例。通常155mm与120mm的炮弹炸点与友邻的距离不少于200米。当发射较大的炮弹的时候,应增加安全距离,但是可能摧毁接近炸点的建筑物。

通过设置陆军炮弹的引信与弹道,炮弹如同固定翼弹药一样在城市区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弹药的威力却各有不同。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可以控制其弹道,但是没有感应与延迟引信设置。精确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无法控制火箭弹的弹道也没有感应引信,然而一种最新的弹药“亚瑟王的神剑”可以控制弹道,引信也具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

灵巧炸弹也是一种制导弹药,对目标造成最大毁伤的同时可以降低附带毁伤以及被敌方拦截的概率。对火箭弹与陆军战术导弹进行升级,也就是使弹丸可以具有接近90度的攻击角度,以及使引信具有三种工作模式(感应或空炸、瞬发、延迟),可以极大地提高其作战能力。

武器系统的威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美国必须应对那些一夜之间具有突飞猛进的技术。美军必须面对一个危险的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无法看清敌人的真实面目。此时,陆军徘徊在曾经在过去取得辉煌战果的条令与想要准备应对未知敌人的愿望之间。这些敌人在利用美军遵循交战规则所具有的局限性方面是不会犹豫的。

空军与陆军越来越依赖GPS作为现代精确弹药主要的导航手段。尽管任何武器系统都具有影响其精度的因素,例如人员训练与硬件的局限性,GPS制导弹药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GSP制导弹药的精度受目标坐标精度的影响,同时也依赖于基于空间的制导信号,而信号的影响不是操作人员所能左右的,可以极大地影响弹药的性能。空军与陆军使用多种系统获得来自GPS的目标坐标。

尽管目前对目标选择方面的关注显示出美军开始关心潜在的平民伤亡,五角大楼将这些伤亡事故放在反恐战争的背景之下:“我们正受到可以一下子杀伤成千上百人的武器的威胁。我们试图努力避免伤害无辜的平民,但是我们必须赢得战争,我们将在这场战争中使用所需要的武器,”国防副部长保罗·沃夫维茨在谈及集束炸弹问题时说到。当问起有集束炸弹引起的平民伤亡事故的时候,五角大楼官员说他们更关心那些在“911”中死难的无辜平民。这些都清楚地表明美军在故意打击平民与无意的负面效果造成平民伤亡方面存在不同的立场。

关于使用集束炸弹的合法原则说明实际上仍然要继续使用集束炸弹。国防部办公室新的关于集束炸弹的政策是对《奥斯陆协议》关于完全禁止使用集束炸弹的一种替代选择。《常规武器条约》与《奥斯陆协议》不同,包括所有生产集束炸弹的国家,这就可以使达成的协议更加有效。

其次,通过利用技术优势,我们可以继续保持、生产、储存以及在需要的时候使用集束炸弹,但在使用集束炸弹时要尽量减少对平民的伤害。我们在集束炸弹方面的政策继续保护着我们的国家安全,减少对平民的伤害。遵循新的政策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1%的未爆炸弹药率并不是实验中的结果,而是指在实际作战中,在我们想要使用集束炸弹的所有作战环境中达到1%的未爆炸弹药率。既然我们现有的弹药库存几乎都不能满足新政策的要求,所以完全替换目前所有集束炸弹势在必行。

尽管政策为我们提供了10年时间来达到1%的目标,在这10年中需要开发新的技术,生产,改进或替换旧有的弹药。未来10年内,当需要使用集束炸弹的时候,必须要经过作战指挥官的批准。

集束炸弹使用的问题非常复杂,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短期的研究发现国防部办公室正在采取妥善的步骤,不仅应对安全问题挑战,而且还要应对人道主义组织的挑战。集束炸弹设计的初衷就是具有致命的威力,努力的目标是为了减少附带危险。

2008年国防部关于集束炸弹的政策很好地表明,美国政府努力保护平民与平民基础设施。众所周知,一些激进的组织曾利用平民作为人体盾牌来阻止对军事目标的火力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单发炮弹将摧毁整个目标,尽管集束炸弹可以减少对平民的负面效果,仍然可以取得理想的军事效果。

同时,历史研究证明,“90%的城市交战中友邻与敌人相距不过50米,城市交战中使用的支援武器与友邻与敌人的距离不到250米。”最终,战场上仍然需要集束炸弹,但如何使用以减少其附带毁伤效果仍然处于研究之中。

目前集束炸弹被作为一种武器,我们不能放弃使用它们,否则它们将落到敌人的手中。集束炸弹并没有被美国与国家法律所禁止。直到我们找到一种可行的替代解决方法,美国将一直以一种明智的方式继续使用它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