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明一下生活中的悖论问题,最好是有

如题所述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做思维方式。所有悖论都是因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所谓解悖,就是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现、纠正悖论中的逻辑错误。
有这样一些著名的例子:

用对称逻辑解“数学悖论”
1874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很快渗透到大部分数学分支,成为它们的基础。到19世纪末,全部数学几乎都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兴高采烈地宣称:“借助集合论概念,我们可以建造整个数学大厦……我们可以说绝对的严格性已经达到了”。 1903年,一个震惊数学界的消息传出:集合论有漏洞!这就是英国数学家罗素提出的著名的“罗素悖论”。“罗素悖论”使集合论产生危机。“罗素悖论”就是“理发师悖论”: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
解悖:理发师要给“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这个广告语中的对象很明确:就是他可以为之服务并且可以从对方身上盈利的人,所以广告语中“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这个集合显然不包括他自己。这个悖论之所以会成为悖论是因为混淆了这个广告语本意所指的对象和这个广告语本意不包括的对象的区别,把这个广告语本意所指的不包括作广告本人的对象集合,抽象化为也包括作广告的人本身。而这种主客体对象的混淆、把这种不包括主体在内的对象的集合错误地认为也包括主体在内,源于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数学集合论没有主客体区分这个概念, 而这又源于传统形式逻辑没有主客体区分,所以很容易把主客体混为一谈造成对象的混淆而陷于悖论。“理发师悖论”、“罗素悖论”、“集合论悖论”是同义语,都是所谓的“数学悖论”。“数学悖论”说明:形式逻辑必须有限度有条件使用,把形式逻辑抽象化无条件使用会陷于悖论。社会领域是主客体统一的领域,经济领域是主客体统一的领域,经济现象是以主客体统一为核心的复杂性现象,把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数学抽象化无条件运用到经济与经济学领域、特别是经济学基础理论只能陷于悖论。计量经济学可以成立,但计量经济学是低层次的经济学,和经济学不能化等号,用计量经济学证明经济学可以数学化是错误的。经济学理论的层次性和运用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对称的,经济学理论的层次和运用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成反比,这是一条定理。

用对称逻辑解“外祖母悖论”
外祖母悖论:英国科学家霍金设想人有可能乘坐时速超过光速的宇宙飞船——“时间机器”通过时间隧道回到过去,甚至回到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因此人有可能在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杀死外祖母;人如果在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杀死外祖母,外祖母就不可能生这个人的母亲,这个人也就不可能出世; 现在这个人不但出世了,而且还杀死了他的外祖母。这就产生了悖论。这个悖论的抽象公式:不可能=现实。解决“外祖母悖论”,物理界产生了平等历史(也叫平行宇宙)的说法。
解悖:这个悖论犯了“用错误前提推出正确结论”的逻辑错误。产生这个悖论的根本原因是“人有可能乘坐时间机器通过时间隧道回到过去,甚至回到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这个前提不成立。时间本身是不可逆的,人不管怎样都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人在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杀死外祖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解开这个悖论的公式:不可能=不可能。这个悖论的逻辑错误根源于混淆了参照系与惯性系,把宇宙惯性系本身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混淆了参照系与惯性系而强加给宇宙惯性系,得出错误的结论。即使人可以乘坐时速超过光速的“时间机器”通过“时间隧道” 进行超越光速的时间旅行,人也只能看到死去的亲人生前活动的光影,不可能与死去的亲人见面并和死去的亲人对话,就像人可以通过录像看过去发生的事情不等于回到过去一样。人不可能在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杀死外祖母,就像人不可能改变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指的就是时间是不可倒流的。不能把追光和时间倒流混为一谈。霍金之所以把“追光”和“时间倒流”混为一谈,是因为他和爱因斯坦一样混淆了参照系与惯性系这两个不同概念。参照系——“人可以追光”只能是相对于人而言,因而具有主观的特征;而惯性系“时间不可倒流”是客观存在的。参照系与参照系对称,惯性系与惯性系对称。同时性在不同的参照系之间只能是相对的,但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之间可以绝对存在。参照系与惯性系之间是否对称,必须放在主客体相统一的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来考察。整个宇宙是一个惯性系,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霍金的时间机器理论把参照系与惯性系混为一谈,把自己回到过去的意志通过所谓的“时间机器”与“时间隧道”的设想强加到宇宙头上,违背了对称性的原理,把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夸大为对宇宙整体和本质的认识。主客体间的不对称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

用对称逻辑解“孪生子佯谬”
孪生子佯谬是一个与相对论有关的悖论。爱因斯坦的成就之一,就是引进了一个定律,用C表示恒定的真空光速,把它纳入自然常数之列,作为不可达到的最高临界速度。根据光速恒定,引出了相对论的两个著名的“佯谬”,它们曾经被人嘲讽为相对论的“荒诞无稽”的结论。“孪生兄弟佯谬”是指以快速运动为参考系的钟,比静止参考系中的钟走得慢。根据这一结论,人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果:一个乘飞船按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太空旅行的人,当他返回地球的时候,就会比生活在地球上的孪生兄弟年轻。因为他的生物钟,比留在地球上的人要慢。尽管目前的宇宙飞船还远远达不到接近光速的速度。在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确立以前,牛顿定律是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条件下的定律,机械自然观统驭着人们的空间想象,因此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爱因斯坦关于时间相对论化的概念是崭新的,它取缔了牛顿“绝对时间”的概念,使“绝对运动”概念也失去了立足之地。
解悖:这个悖论的根源在于:爱因斯坦一样混淆了参照系与惯性系这两个不同概念。参照系——“以快速运动为参考系的钟”的快慢只能是相对于人而言,因而具有主观的特征;而惯性系“绝对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的生物钟取决于绝对时间而不是取决于相对时间,哥哥的生物钟不会因为以快速运动为参考系的钟比静止参考系中的钟走得慢,而比弟弟的生物钟走得慢;哥哥也不会因为乘飞船按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太空旅行一段时间后变得比弟弟年轻。爱因斯坦的同时性的相对性原理属于参照系,牛顿“绝对时间”属于宇宙惯性系,只要把参照系和惯性系区别开来,爱因斯坦的同时性的相对性原理理论与牛顿“绝对时间”理论两者并不冲突,都是科学的。参照系与参照系对称,惯性系与惯性系对称。同时性在不同的参照系之间只能是相对的,但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之间可以绝对存在。参照系与惯性系之间是否对称,必须放在主客体相统一的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来考察。整个宇宙是一个惯性系,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爱因斯坦把参照系与惯性系混为一谈,把属于参照系范畴的时钟快慢、同时性的相对性原理强加到宇宙头上,认为是宇宙惯性系本身固有的,违背了对称性的原理,把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夸大为对宇宙整体和本质的认识。主客体间的不对称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孪生子佯谬”的产生是不奇怪的。爱因斯坦的同时性的相对性原理不等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同时性的相对性原理属于以人为观察主体的参照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宇宙惯性系的规律反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转化是宇宙惯性系本身固有的,与参照系无关,与人对时间的感觉无关,与牛顿的“绝对时间”也没有冲突。

用对称逻辑解“伸缩的尺悖论”
伸缩的尺这是爱因斯坦的同时性的相对性原理引出的另一个悖论:一把快速运动着的尺子,它和静止状态相比,在运动方向上长度缩短。这个问题是从迈克尔逊实验结果提出来的,后来形成了洛仑兹的机械收缩假说。爱因斯坦认为,这种收缩可以用两个参考系之间存在着的相对速度来解释。
解悖:这个悖论的产生同样由于混淆了参照系与惯性系,并因此混淆了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概念。宇宙中物体的运动既有相对运动——在参照系中的运动,也有绝对运动——不在参照系、只在惯性系中的运动。在参照系中一把快速运动着的尺子和静止状态相比在运动方向上长度缩短,在惯性系中一把快速运动着的尺子和静止状态相比在运动方向上长度不会缩短。这个悖论产生的原因是运动物体的时间和空间不对称,把特定时空状态(参照系)下运动的物体性质推到所有时空状态(惯性系)下运动的物体性质,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用对称逻辑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悖论
既然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悖论自有人类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类,那就说明这个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哲学问题,严格来讲是思维方式问题。如果是技术问题,现在科学这么发达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怎样从哲学或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五度空间理论,任何空间并列的东西,都有层次关系与时间关系,空间时间层次是相互转化的;事物的深层结构是低层结构的本质,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从本质到现象的展开过程。因此,如果我们找出空间并列的东西之间的层次关系、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也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时间先后关系。
从哲学逻辑看,能孵蛋的只有母鸡,公鸡不能孵蛋;而蛋可以产生公鸡和母鸡,这说明蛋是公鸡和母鸡的共同本质,根据本质在先原理,蛋在先。从生命科学的逻辑看,鸡和蛋的共同本质是什么?是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细胞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最深层次,也是生命系统的本质;从细胞到个体的展开过程体现了生命系统从本质到现象的展开过程。鸡属于个体,鸡蛋属于从细胞到个体的演化过程,所以蛋在先。从物种产生的历史过程看,科学证明自然界是从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简单有机物转变为复杂有机物然后进一步转变为动物的过程。从物种起源看,任何新的物种都是通过杂交或者基因突变衍生而来的,鸡这个新物种的产生也不例外。鸡产生之前的其他禽类动物出现了基因突变,进而产下蛋,经过发育成长成鸡,因此,先有蛋。从生命个体的形成产生过程看,动物细胞分为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生命个体的形成产生过程是从生殖细胞到体细胞的发展过程。鸡蛋是一个单独的细胞,叫受精卵,也叫生殖细胞,受精卵发育成胚胎进而形成雏鸡的过程就是从生殖细胞到体细胞的发展过程。因此,先有蛋。

用对称逻辑解“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悖论”
用时空相对论解“阿基里斯悖论” 阿基里斯(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芝诺讲:阿基里斯在赛跑中不可能追上起步稍微领先于他的乌龟,因为当他要到达乌龟出发的那一点,乌龟又向前爬动了。阿基里斯和乌龟的距离可以无限地缩小,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解悖:这个悖论割裂了运动时空间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只看到运动时空间的连续性,没有看到运动时空间的非连续性。连续运动的物体——乌龟——在特定的时间必定要经过特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完全可以和连续运动的另一物体——阿基里斯——在特定的时间必定要经过的特定的空间重合,这个重合点就是阿基里斯追上乌龟的时空点。这个重合完全可以以阿基里斯超过乌龟的形式实现。这说明,阿基里斯可以追上乌龟。同时,这个悖论是以阿基里斯不可能超过乌龟、只能跟在乌龟后面为立论前提,也就是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立论前提,这是犯了把结论当预设前提的逻辑错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这个悖论的语言表达式是:因为阿基里斯只能跟在乌龟后面追(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的表达式也是:因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即:因为A,所以A。循环论证。我们要追一个人的时候,要么从后面把他拉住,要么超过他,哪里有仅仅跟在他脚跟后面。问题是这个悖论这么明显的逻辑错误,几千年没有人能看出来,用什么集合论来论证阿基里斯能追上乌龟。如果阿基里斯只能跟在后面追这个前提能成立,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结论就是正确的。

用对称逻辑解宝塔从有到无悖论
一个宝塔,如果从下面抽走它的砖,一块一块地抽,这是量变。当到达一定的度时,宝塔倒塌了,发生了质变,说明宝塔没有了。人们可以看到一准确的“度”。但是现在从上面拿走它的砖,一块一块地抽,这也是量变。直到拿完,宝塔不存在了,发生了质变,但人们就不容易找到从量变到质变中间的一个准确的“度”了。这个悖论的公式:同样都是从量变到质变,一个有度一个没度。[4]
解悖:这是哲学中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例子。量变到质变有两种形式——纯粹的量变到质变,序变(结构变化)到质变。从上到下没有结构变化,所以一直到塔没了,属于前一种量变到质变;从下到上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塔的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塔塌了,属于后一种量变到质变。塔没了和塔塌了都是一种“度”,只不过不同的质变有不同的“度”的形式。塔没了这种质变的“度”是塔不成为塔的最后一块砖,具体那一块是塔不成为塔的最后一块砖要靠直觉来把握,不能靠数字计算来把握。实际上两种量变到质变的度都存在,都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后一种从量变到质变中间的一个准确的“度”也同样可以观察到。该悖论的错误在于:把量变到质变的一种类型的度,当做量变到质变的唯一类型的度,把不完全归纳当完全归纳,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4]

用对称逻辑解谷“堆”悖论
如果1粒谷子落地不能形成谷堆,2粒谷子落地不能形成谷堆,3粒谷子落地也不能形成谷堆,依此类推,无论多少粒谷子落地都不能形成谷堆。它的逻辑结构:1粒谷子不是堆,如果1粒谷子不是堆,那么,2粒谷子也不是堆;如果2粒谷子不是堆,那么,3粒谷子也不是堆;如果99999粒谷子不是堆,那么,100000粒谷子也不是堆;因此,100000粒谷子不是堆。按照这个结构,无堆与有堆、贫与富、小与大、少与多本应该都没有区别,而现实中无堆与有堆、贫与富、小与大、少与多都有区别,悖论由此产生。[4]
解悖: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来实现。世界上任何量变都会产生质变。所以从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普遍规律,也是科学的基本原理。这个悖论的根源在于:否认量变会引起质变,否认谷粒的量变会产生“堆”的质变。谷粒的量变到产生“堆”的质变中间有个“度”,这个度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不可能通过对谷粒量的增加的数学计算来把握。对谷粒量的增加的数学计算只能把握量变,不能把握谷粒的量变到产生“堆”的质变中间的“度”,也无法把握谷粒的量变到产生“堆”的质变。这是因方法错误把不可能的结论当做不可能的前提,犯了把结论当前提的逻辑错误。[4]

用对称逻辑解知道不知道悖论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4]
解悖:这个悖论由“知道”和“什么都不知道”两个命题组成,似乎自相矛盾,而且自相矛盾的两个命题都能成立。但两个命题所指的对象不同。“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命题的对象是外界事物,“知道”这个命题的对象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命题本身。这句话之所以成为悖论,是因为混淆了两个命题包含的不同对象,误以为两个命题的对象是同一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违背了形式逻辑同一律。对称逻辑要求命题与对象对称。只要命题与对象对称,这个悖论即可化解。

用对称逻辑解“每一句话都是假话”悖论
这句话之所以成为悖论,是因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中也包括“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本身。悖论:如果“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是真的,那么“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本身也是假话;如果“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本身也是假话,那么“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还会是真的吗?
解悖:把这句话内容的指向对象和形式(语言表达式)的指向对象区别开来。“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的内容指向对象是除了这句话以外的任何一句话;“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的形式指向对象是“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本身。如果“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的内容指向对象——除了这句话以外的任何一句话都是假话,说明这句话内容是对的,“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形式指向对象“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本身表述是真的——是作了真实的表述。所以,如果“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是真的——作了真实的表述,那么“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本身不是假话。所以只要把这句话内容的指向对象和形式(语言表达式)的指向对象区别开来,“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所包含的悖论可以化解。解悖的关键在于:把这句话内容的指向对象和形式(语言表达式)的指向对象区别开来。“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话”这句话的内容指向对象是除了这句话以外的任何一句话,并不包括这句话本身。

用对称逻辑解唐·吉诃德悖论
世界文学名著《唐·吉诃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吉诃德的仆人桑乔·潘萨跑到一个小岛上,成了这个岛的国王。他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到达这个岛的人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如果回答对了,就允许他在岛上游玩,而如果答错了,就要把他绞死。对于每一个到岛上来的人,或者是尽兴地玩,或者是被吊上绞架。有多少人敢冒死到这岛上去玩呢?一天,有一个胆大包天的人来了,他照例被问了这个问题,而这个人的回答是:“我到这里来是要被绞死的。”请问桑乔·潘萨是让这个人在岛上玩,还是把他绞死呢?如果让他在岛上游玩,那就与他说“要被绞死”的话不相符合,这就是说他说“要被绞死”是错话。既然他说错了,就应该被处绞刑。但如果桑乔·潘萨要把他绞死呢?这时他说的“要被绞死”就与事实相符,回答就是对的,既然他答对了,就不该被绞死,而应该让他在岛上玩。最终桑乔·潘萨思索再三,让卫兵把这个人放了,并且宣布这条法律作废。这个悖论的焦点:这个人回答正确与回答错误两个相反的结论都可以成立,形式逻辑不矛盾律在这里无效。
解悖:这个悖论混淆了“正确错误的答案”和“对这个答案的处理行为”两个概念,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答案正确错误的标准在这个岛的国王心中,而不在这个岛的国王对这个答案的处理行为中。这个答案正确错误的标准和这个岛的国王对这个答案的处理行为之间是因果关系、先后关系、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所以这个人如果被绞刑只能证明他在被执行绞刑之前已经回答错误,他被执行绞刑是他已经回答错误的证明,而不是说明他回答正确。

用对称逻辑解言尽悖
庄子《齐物论》中说:“大辩不言.. 言辩而不及”,真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言语与辩解总是与真理之间存在差异。作为墨家思想家的墨子,在著作中《墨子 经下》和《墨子 经说下》评击“言尽悖”的说法:“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以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审”。墨子认为,“言尽悖”这句话本身是悖论:若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那“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也无法表达真理;如果“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能够表达真理;那说明有的言论可以表达真理,“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也不成立。“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不管能不能表达真理都不成立,违背形式逻辑排中律。形式逻辑排中律:一个命题不是正确就是错误,不是错误就是正确,不可能有第三方。“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不管正确错误都不成立,肯定存在第三方,形式逻辑排中律在这里失效。
解悖:“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所指的对象和“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本身不是一个层次,“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所指的对象指“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以外的言论,不包括“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本身;“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本身是对“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以外的言论的反思,层次高于“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以外的言论。这个悖论混淆了命题的不同层次的对象,使命题的不同层次的对象之间相悖,违背了形式逻辑同一律。形式逻辑同一律是所有逻辑规律的最基本规律,形式逻辑排中律以形式逻辑同一律为基础。在违背形式逻辑同一律基础上出现除正确错误之外的第三方是正常的,并没有违背形式逻辑排中律。只要搞清楚“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所指的对象和“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本身不是一个层次,“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能够表达真理和“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这句话以外的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之间并不矛盾。

用对称逻辑解秦赵之约悖论
秦国与赵国订立条约:今后,秦国想做的,赵国帮助;赵国想做的,秦国帮助。不久,秦国兴师攻打魏国,赵国打算援救。秦王不高兴,差人对赵王说:秦国想做的,赵国帮助;赵国想做的,秦国帮助。秦国要打魏国,而赵国援救他们,这是违约。赵王把这个消息转告给平原君,平原君向公孙龙请教。公孙龙回答:“赵王也可以派人对秦王说:赵国打算援救魏国,现在秦国却不帮助赵国,这也不合乎条约。”
解悖:法律上有“违约在先”一说,即合同一方已经违约的情况下,另一方违约不算违约。本悖论的产生源于没有把两个违约的行为和各自的时间对称,犯了不当类比的错误。

用对称逻辑解纸牌悖论
纸牌悖论就是纸牌的一面写着:“纸牌反面的句子是对的。”而另一面却写着:“纸牌反面的句子是错的。”那么到底哪句是正确的?
解悖:纸牌正反两面的表述是对立的,由于这对立的两种表述都是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命题,所以只能说这个所谓的悖论实际上是自相矛盾,违背了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制造这个悖论只不过是玩文字游戏。

用对称逻辑解上帝造石头悖论
解悖:“上帝能不能造出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这里的“能”和上帝“万能”的“能”字面相同、内涵不同,不是同一个概念,违背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万能的上帝造出来的石头当然自己能够举起来”这里的“能”是客观能力的“能”,属于客观的范畴;“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这里的“能不能”是“会不会”的意思,“能”属于主观愿望的范畴。所以这个所谓的“悖论”是只看命题语言形式、不看命题思维内容,混淆了字面相同、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的结果。只要把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这个“悖论”可解。把传统逻辑形式化,就必然导致只看命题语言形式、不看命题思维内容,产生悖论;只有对称逻辑才能区别概念的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从而解悖。从对称逻辑的眼光来看,这个“悖论”纯粹就是语言游戏——违背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8
悖论是自相矛盾的命题。即如果承认这个命题成立,就可推出它的否定命题成立;反之,如果承认这个命题的否定命题成立,又可推出这个命题成立 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 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它们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

例如比较有名的理发师悖论:某乡村有一位理发师,一天他宣布:只给不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这里就产生了问题: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给自己刮胡子,他就是自己刮胡子的人,按照他的原则,他不能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他就是不自己刮胡子的人,按照他的原则,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这就产生了矛盾。

1900年前后,在数学的集合论中出现了三个著名悖论,理发师悖论就是罗素悖论的一种通俗表达方式。此外还有康托尔悖论、布拉利—福尔蒂悖论。这些悖论特别是罗素悖论,在当时的数学界与逻辑界内引起了极大震动。触发了数学的第三次危机。

悖论有三种主要形式。

1.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错了,但实际上却是对的(佯谬)。

2.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是对的,但实际上却错了(似是而非的理论)。

3.一系列推理看起来好像无懈可击,可是却导致逻辑上自相矛盾。

悖论有以下几类:

逻辑悖论、概率悖论、几何悖论、统计悖论和时间悖论等。

历史上著名的悖论
NO.1
说谎者悖论(1iar paradox or Epimenides’ paradox)
最古老的语义悖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伊壁孟德
所创的四个悖论之一。是关于“我正在撒谎”的悖论。具体为:如果他的确正在撒谎,那么这句话是真的,所以伊壁孟德不在撤谎,如果他不在撒谎,那么这句话是假的,因而伊壁孟德正在撒谎。

NO.2
伊勒克特拉悖论(Eletra paradox) 逻辑史上最早的内涵悖论。由古希腊斯多亚学派提出。它的基本内容是:伊勒克特拉有位哥哥奥列斯特回家了.尽管伊勒支持拉知道奥列斯特是她的哥哥.但她并不认识站在她面前的这个男人。
写成一个推理.即:
伊勒克持拉不知道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是她的哥哥。
伊勒克持拉知道奥列期特是她的哥哥。
站在她面前的人是奥列期特。

所以,伊勒克持拉既知道并且又不知道这个人是她的 哥哥。

NO.3
M:著名的理发师悖论是伯特纳德·罗素提出的。一个理发师的招牌上写着:
告示:城里所有不自己刮脸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
M:谁给这位理发师刮脸呢?
M:如果他自己刮脸,那他就属于自己刮脸的那类人。但是,他的招牌说明他不给这类人刮脸,因此他不能自己来刮。
M:如果另外一个人来给他刮脸,那他就是不自己刮脸的人。但是,他的招牌说他要给所有这类人刮脸。因此其他任何人也不能给他刮脸。看来,没有任何人能给这位理发师刮脸了!
NO.4
唐·吉诃德悖论
M:小说《唐·吉诃德》里描写过一个国家.它有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旅游者都要回答一个问题。
问,你来这里做什么?
M:如果旅游者回答对了。一切都好办。如果回答错了,他就要被绞死。
M:一天,有个旅游者回答——
旅游者:我来这里是要被绞死。
M:这时,卫兵也和鳄鱼一样慌了神,如果他们不把这人绞死,他就说错了,就得受绞刑。可是,如果他们绞死他,他就说对了,就不应该绞死他。
回答你的问题:
1、不是
2、可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