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上海这个名字来自于《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一句。上海所在的地域最开始是一片大海,随着地质运动,慢慢变成陆地。这块陆地最开始被叫作华亭,后来慢慢分成上海浦和下海浦两个地方。

在南宋咸淳三年,也就是公元1267年,朝廷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朝廷将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慢慢的就变成了现在的上海。

上海的历史沿革

上海,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