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景是旅游资源中与地貌有关的一部分,而且是地貌中最美的一部分
旅游资源的范围很广,风景只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到大都市观光、购物等的旅游显然与风景无关,因而我们把风景局限于与地貌有关的一部分旅游目的地上。但对于整个旅游资源而言,风景显然是最主要的部分。因为风景既是大自然恩赐的资源,又是祖辈劳动、经营、创造的产物,是先人留给后人的遗产,因而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更是长期居住在喧哗闹市的人们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一切事物均可按某一因素的增减构成一个系列。地球陆地上到处都是地貌,但至少90 以上的地方不能称为风景,只有少数能满足观赏、旅游要求的地区,可以称为风景。地貌是一个极大的范畴,风景只是这个大范畴中的一小部分。地貌与风景的关系,就像一般人写字与书法作品的关系一样,风景在整个地貌中只是接近美的那一小部分。
二、风景之美因子组合及其在旅游资源中之地位
前两节已讨论了风景是由地貌与其他美因子组合而成的,其他美因子分为负载物与科学内蕴两大类。负载物又分为自然与文化两类,自然美因子主要是生物性的,即植物与动物,其组合关系如图3-2所示。图3-2中左下角为地质地貌,其对美的贡献作用向右、向上减弱,过B′C′线之后,地貌已无成景能力。故AB′C′三角形区为风景区,C′B′BC梯形区为城市观光旅游区。C点与C′点之内容相同,均为各种文化因子,但C′点的文化因子与该区地貌联系强。B点之自然美因子是独立的,不与地貌发生联系,如城市的公园、动物园,而B′点之文化内容虽与B完全相同,但却是依附于地貌而存在。地质内涵之范围覆盖地面所有地方,故在风景区为“与风景复合之地质公园”。在城市旅游观光区,因地质现象被建筑物覆盖,故地质公园不能与城市观光区吻合。在地貌成景能力减弱、不能成为风景区的地区,如有良好的地质遗迹,则为纯地质公园,有了旅游价值也就成为风景区了,不过这种风景区的美,完全由地质遗迹贡献。图3-2 中1~9 均为旅游资源,其中,1~6为风景区,8、9亦可列为风景区,5~7为城市旅游区。本书只讨论风景区。
图3-2 旅游资源美因子的组合关系
1—纯地貌风景区;2—地貌与生物组合风景区;3—地貌与文化组合风景区;4—地貌、生物、文化组合风景区;5,6—具双重性,既可属风景区,又可属城市观光区,5为纯文化景区,6为纯生物景区;7—城市观光旅游区;8—纯地质公园区;9—纯自然公园
三、风景与相邻领域的界限
从上述组合关系看,风景是一个从纯地貌向人为因素(文化)增加的变化系列,最终过渡为城市观光的旅游资源。两者之间边界相当模糊,常有跨越、叠加现象,如图3-2中之5、6,现实中如贵阳市的黔灵山公园,镇江市的金山、焦山、北崮山,扬州市的瘦西湖。按其位于城市之中,显然应归在城市观光范围之内,但公园中有山,有森林,有泉水,有名寺,也可归入地貌、生物、文化组合之风景区。这便是景区在风景与城市观光间的重叠现象。从“地貌、生物、文化组合风景区”向“纯地貌风景区”,再向“纯地质公园、纯自然公园”的变化,是一个人文因素减少、科学因素增强,逐步由表及里、由审美美感向认识美感的变化过程。这当中也有许多边界混淆、重叠的现象。例如大多数地质公园、少数考古发掘地(如秦始皇兵马俑)是风景名胜区,为风景与科学的复合型。但少数地质公园和多数考古发掘地的内容过于专业化,尽管其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一般游人却没有兴趣,只能算是纯地质公园或考古发掘地。又如自然保护区,一般都有旅游价值,但其核心区,即严格保护区,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物种保护,禁止公众进入。加上无旅游价值的自然保护区、考古发掘地,其他内容的科学研究基地均可称为纯自然公园。在纯地貌风景中,有些既是以旅游为目的的风景区,也是体育活动、探险的场所,或为纯粹探险之地。因而有些边界是重叠的,不可能划分出一个清晰的界线。在以文化(或人造物)为主的方向,界线也不清楚,虽然人们活动的目的都是旅游,但是人们既到大自然的风景区去旅游,也到喧嚣的大城市去观光、购物,参加各种节庆民俗活动。因此,现代节庆、民间习俗、艺术、旅游商品、花卉、动物等许多活动或事物,既能出现在城市,也能出现在风景区,这里的边界也是跨领域、重叠的,其关系如图3-3所示。
图3-3 旅游资源相关领域之关系
四、风景的定义
中国古代的著作,对某一概念有深刻的分析、全面的论述、广泛的展开,但是对这个概念却没有给出一个准确、明白的定义,需要读者去猜想、分析,各人的理解不同,对相关概念就会产生多解性,有时分歧极为巨大,例如儒家的“仁”、老子的“道”、《周易》的“阴阳”,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本书对美学中的“美”,风景学中的“风景”,试探性地给出了定义,并以此定义来统率全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对“风景”的解释为:“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作者认为,把这种解释作为定义正确而全面,但其深度和科学性似有不足。一般,定义是对事物本质的公式表述,要指出事物在客观系统中的具体位置,于是体系的知识以及与体系相区别的知识,自然应包含在这个定义中,从而使定义有深刻丰富的内容,故提出将风景的定义更改为“风景是能给人以美感的地貌与其负载物、科学内涵的组合,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此定义有以下特点:
1)“能给人以美感”与“地貌”两个词,把美学和地学结合起来,将科学与艺术(美学)融为一体,使得对风景的研究,既可以应用美学的成果,又可以应用地学、生态学等科学的成果。有了这两个强大的武器,必然能使风景学的研究更深入和完善。从地学来分析,风景区为什么会形成如今的地貌?从美学来分析,这样的地貌为什么能给人以美感?在学科细分的今天,科学性与艺术性(美学)几乎“互不相干”,本定义正是打破这一局限的尝试。
2)“风景是能给人以美感的地貌”,把风景区与一般的地貌区分了开来。能给人以美感是地貌成为风景区的条件,是地貌进入风景领域的标准。现在评价旅游资源时,首先评价其吸引力。什么是吸引力?吸引力的本质就是风景区的美,以及能给人以美感的程度。
3)“地貌与其负载物、科学内涵的组合”,表明风景是由多种美因子共同组成的。分离一些美因子出去,风景区美的程度就会降低,但其他美因子的作用无法与地貌并列,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因而用“以地貌为基础的多元组合论”作为本书的副标题。
4)“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表明风景是资源,于是风景学就将地学、美学和资源学统一起来,形成更为广阔的系统。
5)“科学内涵”一词,把现今兴起的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纳入了风景和旅游的范畴,使人们在旅游、享受自然美的同时,学习科学知识,享受认识美;若去掉地质公园、生态公园与风景区的界线,还可将一切风景区都建成地质公园、生态公园,扩大科学普及的范围。
6)“能给人以美感”一词,表明风景区的美是客观存在的。这就维护了美学的唯物主义立场。
五、风景区的成熟有一个较长的建设过程
风景区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先有地貌作为基础,而光照和气候可出现在任何地方,故地貌、天文、气象的结合是必然的。这三者构成的基础决定了不同的植被类型,植被又决定了依附其生存的动物种属,至此,自然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而后各种人类的活动接踵而至,大量文化因子汇集叠加其上,使美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因而对美因子组合时必须考虑这个形成过程,作为条件或基础者,放在高层次;后期叠加者,放在低层次。至于地质遗迹,要考虑两个因素:景区是否存在这样的地质遗迹;存在的地质遗迹是否暴露出来。由于地质遗迹种类过多,全面参与组合将过于烦琐,因而只考虑出露程度好、科学价值大者才作为地质公园。这个风景形成的过程,便是风景分类的基础。因而一个风景区的成熟及其美的深化与提高,是一个不断开发与建设的成长过程。前面已用河南济源王屋山风景区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以下再进一步阐述这个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关于景区开发与文化沉淀的关系,清代散文家袁枚在《游丹霞记》中用与僧问答的形式给出了答案:(丹霞)“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余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
首先,景区开发建设时要修建便利的交通住宿等硬件设施,否则它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只能为探险者独享,不能成为广大群众旅游的目的地。现在有人批评景区缆车建设,说是破坏了风景的美,这是片面的。如果读一读《徐霞客游记》,便知攀登那些尚未开发的名山是多么的艰难困苦。古人去险峻风景区游览就是探险攀崖,现今多数景区的交通设施已很发达,方便游人的旅行。
其次,景区的开发建设是提高建筑设施等的审美美感,以提高景区美的程度,提高吸引力。悬空寺的建造,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建造,龙门、云冈、敦煌等石窟的开凿,使一些并无太大特色的地方成为闻名天下的景区。四川九黄山风景区猿王洞前建有一座铁索桥,它不仅为游人的交通提供了方便,而且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景点,过桥时凌空俯瞰江河深壑、苍山绿树,有“飘飘乎、羽化而登仙矣”的感受,远观过桥之人如银河上的仙子,在山麓河边仰望只见蓝天下高谷群峰中飞出一道索桥,平添无限的惊险。
再次,景区的开发需要科学性建设,这由自然保护区建设、地质公园建设等实际活动推动。一切风景区皆有生态内容,可向旅游者介绍生态知识和地质科普知识,如增建一些有关植被、动物、生态环境方面科学内容以及地质遗迹内容的标牌,在导游的解说词中增加相关内容。本书第七章,将专门介绍这方面的资料,应当认识到这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水平、文化素养和生态环境意识及应对灾害的重要措施,而且这也增加了旅游内容,扩大了美的范围,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另外,景区开发需注重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建设。风景区是一种自然艺术品,旅游是人们获得美的享受的一种方式,因而可以寓教于乐。中国古代就把欣赏风景作为一种提高道德品质和陶冶情操的活动,现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建设和谐社会,更应当把这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