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平常粮食都够吃,为什么一打仗,就总会出现粮食不够的问题?

这是为什么?

种了一年的粮食,可能打一场仗就用之殆尽了,所以古代就与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打仗就会抓壮丁去充军,而且在粮食的运输上加大了粮食的损耗,不仅如此在战争中经常会发生粮草被烧等一系列事情,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战乱短时间内是难以平息的。


平日不打仗的时候,青壮年就会在家务农,一旦打仗就会被抓去充军,粮食的生产量就降低了。打仗的时候,家中能干体力活的就被抓走了,平日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但是这个时候等于粮食已经停止生产了,留下的一些老弱妇孺干体力活是不行的。粮食停止生产,那在之后的需求中就是要啃老本了,没有生产进行补贴,粮食很快就会用完。


打仗时要很多人都知道毁了敌方的粮草就等于不战而胜了,所以敌方会想方设法的偷袭。军队中粮食是派有很多兵防守的,一不小心就会被敌方抓住命脉,所以粮食稍有不慎就会给对方可乘之机被毁掉很多,当然这种情况只是偶尔并不多。古代粮食是需要车队运行的,为了保证粮食的安全,需要很多士兵守护。古代交通并不发达,在运输粮食的过程中也不是转瞬就到的,在途中护送粮食的士兵需要吃饭,吃的就是这些粮食,所以粮食运到前线之前总会在途中消耗很多,这也是粮食不够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打仗需要消耗体力,士兵们每日的饭量都会增大。所以人为因素加上客观因素粮草不够是可以可以理解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4
因为打仗的话就会增加士兵的数量,所以很多时候粮食都不够吃的
第2个回答  2019-12-24
因为打仗的时候是到处跑的,粮食运送的不及时当然就不够吃了。
第3个回答  2019-12-25
那是因为大仗人数多比较多,而且吃的还多。这就是这么快的原因。
第4个回答  2019-12-25
一打仗就要耗费很多粮食,当然会粮食不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