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重用孔子的齐景公为什么因为晏子一通话放弃了?

如题所述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中华文明史上少有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当时所产生的很多思想,到现在都时刻影响着我们,甚至是整个世界。

孔子是百家之中儒家的创始人。西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一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原本在诸子百家中,并不占优的儒家,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的待遇,瞬间超过了法家、黄老思想,变为了影响中国长达2000余年的正统思想。而孔子也成了两千余年来举世公认的大圣人,被尊为乐万世师表。

只是,孔子在世之时,却没能享受到如此的殊荣,甚至还十分的落魄。孔子当时领着一众门徒,游历各国,却很少得到诸侯的重用。孔子适齐时,晏子的一番话,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孔子原本一直在鲁国生活,到了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了一个大事件,名曰“斗鸡之变”。

当时,掌控鲁国大权的季平子与鲁国贵族郈昭伯,因为斗鸡互相作弊,闹起了矛盾。鲁昭公早对季平子擅权不满,就联合郈昭伯,还有另外一个鲁国贵族臧昭伯,一起攻打季平子。

鲁国还有另外两个世家大族,叔孙氏和孟孙氏。叔孙氏很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并没有支持鲁昭公,反而派兵救援季平子。孟孙氏一看,马上也站到了季平子一方。

结果,鲁昭公大败,被迫逃亡齐国。孔子呢?也因为鲁国内乱,被迫去了齐国。

如果儒家思想在这次纷争之中有用的话,估计孔子早被鲁昭公捧上天了。而实际上,在整个事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纵横家和兵家的思想。鲁国的这件事,已经证明了儒家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到了齐国的孔子,被齐景公多次接见。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国家治理之事,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大臣要有大臣的样子,父亲、儿子也都要有各自的样子,上下各守秩序,国家就可以走上正轨了。

乍一听,孔子说的很对呀,大家各守阶层,各尽其责,自然安然无事。可是,当利益出现冲突之时,怎么解决呢?有人会仁爱,礼让,可是还有人不会呀。只靠儒家,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

过了几天,齐景公又把孔子叫来讨论国政。孔子说:“政在节财。”这意思就是说要节俭。齐景公一听,很有道理呀,就准备给孔子封地,重用孔子。

当时,齐国上大夫晏婴听说了,赶紧跑去向齐景公进言。

晏婴当时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即儒家能言善辩,说的很好,可是没有相应的法度进行规范。换成现代的话就是,儒家只会画大饼,定理想,却没有实际的方法可执行,等于是空中楼阁。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有用不,当然有用,但是,只用儒家思想,是没有用的。

晏婴接着又说,儒家之人高傲自大,自以为是,很难作为下臣使用。而且,儒家重视丧礼,为了隆重不惜倾家荡产,这种做法是不能形成风气的。晏婴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真相,孔子一边提倡节俭,另外一边却提倡奢侈的葬礼,非常善于伪装。说直白一点,就是虚伪。

晏婴最后又说,孔子他们四处游说,祈求官禄,是不能任用的。而且,自从文王、周公等大贤去世之后,周王朝也随之衰微,礼崩乐坏已经好长时间了。孔子重新讲究仪容服饰,繁琐的上下朝礼节,刻意于步伐这些繁文缛节。这些东西几代人也学不完,根本就搞不清楚。所以,想要用儒家的东西改变齐国风俗,恐怕不是个好办法。

这一点,西汉末年的王莽给了一个很好的诠释。王莽借用儒家的虚伪,成功伪装了自己,换取了巨大声望,成功篡位。之后,王莽又希望全面恢复周朝时的礼法、制度。结果,搞得天下大乱,新朝才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

晏子的话,应该代表了当时大部分诸侯国贵族的想法。齐景公并非昏君,在听了晏子的话之后,就没有再重用孔子,直到孔子自行离开。

儒家思想,存在就有其价值,但在纷乱的春秋战国,很少有用武之地。如果把子民都教化成了迂腐的只讲究道义礼法之人,的确非常有利于统治阶层统治国家,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但是,当发生战乱之时,特别是被其他国家攻打之时,结果可能就是处于严重的劣势,甚至亡国。所以,儒家思想在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并不适用。

实际上,包括孔子在内,在真正治理国家时,都是使用多家的方法,诸如混合儒、法、黄老、兵、纵横、农等等。毕竟,国家是复杂的,并不是使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治理好的。相对而言,儒家思想非常不适合于竞争激烈的时代,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最后都不被重用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因为晏子的话基本代表了当时齐国内大部分贵族的想法,齐景公如果一意孤行可能会引起贵族的不满。
第2个回答  2020-11-21
晏子的一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话,让重用孔子的齐景公,选择了放弃。
第3个回答  2020-11-20
因为晏子的思想理论更加符合他的利益追求。孔子讲究礼仪,行仁政,在盛世实行这种政策可以保证政权的安稳,但是在战乱之时却不可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