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中专生质量堪比985,为何会沦落到无人问津?

如题所述

人十二天不能吃,舒安可一天不能吃。陆友燕:一个人十二天不能吃饭,一天不能不看书。由此可见读书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读书不仅能让人变得聪明,还能让人改变命运,飞到枝头变成凤凰。三十年前,努力改变命运的一代,是现在被人看不起的中专生和师范生。当时考上师范中专是福气。现在人们嫌弃、看不起的中学,是过去最光荣的学历。当时的中专、中专都是刚开始分配的,甚至有机会进入干部编制。

在当时,这是一个适当改变命运的机会。当时的青年男女都不急于好好学习。当时之所以设立中专、中专,是当时国情的需要。当时正处于大发展阶段,社会需要大量人才打造市场和项目。因此,当时国家推行中专、中专,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为国家服务的人才。如果把中专和92年以前的中专的师生比到现在,基本等于现在大家向往的985,211学校。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香伯伯是一名中学,师范生。当时我考上了中学,中学是农村孩子最渴望的东西。因为只要你考上他们,就意味着你的命运会改变。编制定为城市户口或包工作基本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你觉得中专和中专好考吗?一个县一万个考生只录取前50名,这是严格的万里挑一的标准。但是,要想有参加中专考试的资格,前提是需要通过预审,名列前茅,才能拿到“资格证书”参加中专考试。

与中专相比,中师在某种意义上更为严格,考上中师的学生,无论是素质还是学习都必须优秀。入学考试结束后,需要进行多学科、多项目的强化训练。现在人们认为中专不如高中。那时候中专是年级最高的。只有失去中专的人被迫选择高中。而且当年的高中录取分数线远低于中专和师范,也就是说当年有中专和师范的都是正人君子和学霸。相比今天的985,211学生,不会差。

录取要求也不再那么高了。一方面是国情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外资的进入,使得很多外国公司在中国扎根。当时外企的职位在薪资福利上远远优于本土企业,所以很多人涌向外企发展。外企看重学历和能力,所以更看重学历。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自然中专和中专没有任何含金量。数据显示,2018年本科生录取率为70%。

三十年前,中专师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很多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契机。当时很多农村孩子通过读中专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今天的985,211学生只比普通学校的学生领先一步,尽管他们比普通学校的学生更优秀。他们还是要自己选择工作,找工作。当然,当时的中学生和师范生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量中学生进入技术岗位填补劳动力需求,师范生成为教师教育村民,为农村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7
因为现在中专的门槛比较低。一般都是读完初中以后就去读中专了,所以这些孩子的心智还有知识储备都没有很好,而且现在很多高校的人才也可以提供。
第2个回答  2021-04-17
在以前穷苦的时候,大家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能读一个中专就很了不起了,受教育人数基数越大,对学历的要求就越高。
第3个回答  2021-04-17
因为现在大学生特别的普遍,而且很多博士毕业生都没有工作,而且现在中专生的质量不高。
第4个回答  2021-04-17
时代的原因,就当时的环境来说,考上中专和中师的难度并不亚于如今的人考上211和985。由于我国不断的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上大学开始变得容易,同时随着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中专和中师此时就开始逐渐的退出了这个时代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