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买到社保的老民办教师,生活比较困难怎么办?

如题所述

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没有买到社保的老民师应该由很多,而且还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对于他们而言,从学校退出之后,重新做回来农民,根本没有能力支持自己买社保,只能选择了放弃,再加上那个时代的人也没有买社保的这个思想和习惯。

当然,没有买到社保的老民师,如今可能出现生活困难,也就是他们当前正在面临的养老问题,这也是所有老民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老民师在当年进入学校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与校领导口头约定,或者签订了短期内的合同,多数是没有签过合同的。后来,国家进行基层教师队伍整顿,将部分老民师清退了。符合条件转正的老民师,他们成为了有编制的正式教师,获得了养老待遇。但是被清退的老民师就没有这个条件,他们不是正式在编教师,当时也没有被纳入社保的范畴,有的竟然连教龄都无法被承认。如今的老民师多数都是以农民的身份,参加了“新农保”,享受农村的养老金,但是那点也仅是杯水车薪而已。

老民师当初还是教师岗位上的时候,他们的工资待遇就非常低,因为当时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过高的工资待遇,因此他们的工资一般也就几块钱,多的时候达到了几十块钱。在这样低工资标准下,清退的时候又按照这个标准进行了补偿,最终真的是没有得到什么好处。退出岗位之后,他们的成为农民,而且也不是非常达标的农民,最终,“贫困”其实就是一代老民师的共同现状。

虽然国家也对老民师的社会地位给予承认,也积极推动老民师的养老问题的解决,但是受到给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老民师的教龄补贴标准是不同的。我们注意到各地的教龄补助标准,每年教龄的补助标准分别为8元、10元、20元、30元不等。可以说,工作年限长的人可能还能获得几百块钱,如果工作年限短的话,才有机会获得几十块钱,很显然目前老民师的养老生活保障受到了限制。

其实,对于老民师养老问题的解决上,我们还是要下大力气的。可以参照部分先进的省份,不采用教龄补贴的方式,直接为老民师提供生活补助,按照当地的基本生活标准来确定。像青海、广东等省份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他们直接给老民师每月提供一定标准的生活补助,而且这个补助标准都是在1000元以上的。

在解决老民师的养老待遇问题上,我们认为最好的方式还将老民师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为他们提供一定水平的社会养老金,虽然不要求能达到与正式在编教师的水平,但是至少也能满足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基本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5

想必没有买到社保的老民师,绝对是一大群体。生活困难也一定是指养老生活,更是老民师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

做民办教师,按我们这里是进校时只签订了一年的合同。合同到期,再没有续签过任何合同。不论自己离职,还是“政策清退”,从事其他行业的早已转正,也有养老和退休的保障了。唯独民办教师,在实行社保缴费制度之前,是在册“民教”,而不是正式的教师编制,既不能纳入社保范畴,连工龄也不计算。如今民办教师都成了原民办教师了,是农民的身份,参加“新农保”还要从你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开始计算缴费年限,至少满15年到年龄办理退休。

只要有过民办教师经历的人都很清楚,他们的工资由最初每月5元,等到了40元。就这个“标准”一直到清退离岗。从小青年熬到中年,失去的是青春,没挣到的是钱,还错过了人生“捞金”的时机。“贫困”其实就是一代老民师的共同现状。

尽管国家出台了原民办教师养老金补助制度,但那也是受地域经济水平的制约,其养老金计算标准和计算方法不同。也就是每年教龄的8元、10元、20元的养老补助(即教龄补助)。老民教都是过五跨六奔七的人了,已经没有经济来源了。每月一百元来元的养老金,保障基本生活都难!

老民教为农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一、二十年,生活比较困难就应该找政府。希望从维护稳定大局、建设和谐社会出发,充分考虑原民办教师的年龄、收入、生活的实际困难及后顾之忧,国家应该按离岗退养的办法,执行国办【1997】32号文件精神,借鉴青海省对原民办教师的生活补助政策,提供适当的从教退养生活补助。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各人任教时间,按一年教龄10一20元不等的标准,发给一次性生活补助费;任教时间长的,按月发给几百元不等的退养金。

当前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和企退人员养老金待遇逐年增长,老民师生活困难要求增加养老金补助,增发生活补助费,落实退养制交越来越迫切,也在情理之中。希望各级政府将这些列入统筹计划之中。

第2个回答  2021-05-21
我觉得对于那些没有买到社保的老民办教师,他们的生活变得比较困难的话,可以重新向有关部门申请,只要符合条件,就一定能够得到相应的福利保障
第3个回答  2021-05-21
对于以前购买社是比较落后的,人们也没有普及到这个思想,所以说到现在有一些老人家老教师困难,然后生活比较困难,可以去当地的社会申请一下低保。
第4个回答  2021-05-21
如果自己的生活比较难以维持,可以看看当地的相关政策,是否可以申请低保之类的援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