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发动政变,上位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功臣的?

上位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功臣的?

李世民作为一代君主,将唐朝发展非常繁荣,他非常的聪明,明事理,是一个明君,非常受百姓的喜爱,并且他对自己的功臣也都是非常好的,几乎每一位功臣都被封了大官。


在玄武门之变中,功劳最大的五位功臣是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大人、张大人公谨、郑泰仁,这五位在帮助李世民上位后,除了侯大人的结局有点惨,被处死了,其他的四位在李世明在位时都当上了朝廷的重官。那这些功臣都上任了哪些职位呢?

郑泰仁他是玄武门之变的先锋之一,在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封为铁勒道大总管,但是由于郑泰仁没有完成李世民交给他的任务,于是便被降职了,虽然被降职了,但是他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张大人公瑾相当于李世民的半个军师了,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幸的是他在贞观六年就病逝了,被赠予骁卫大将军。

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齐王李元吉,被李世民封为侯武大将军以及鄂国公。长孙无忌曾帮助李世民获得凌烟阁,他是一位功臣非常大的人,在玄武门之变之后被封为武侯左大将军,史部尚书等。

侯大人曾经劝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战争,在玄武门之变时也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他这人有一个缺点,就是非常的自傲,在一次讨伐敌人时因自己的私欲私自夺取财宝,因而被抓入大牢,被放出来后心存怨气,就勾结太子谋反,但是却被发现了,最终被处死。

除了侯大人想谋反被处死外,其他的功臣几乎都被封为了朝廷重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人,《旧唐书》里有详细的记载:“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政变成功后,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秦王李世民得到了太子之位,不久在李渊的禅让下,又顺利地登基继位。那么,参与政变的10个人,他们的下场又是怎样的呢?

(长孙无忌)

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关系很不一般,一是他自幼便和李世民要好,二是他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他是李世民的郎舅。这也是为何在发动玄武门政变之前,他便一直极力鼓动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的原因。可以说,在李世民的身边,没有谁能比长孙无忌更懂他了。

长孙无忌不仅为李世民出谋划策,还亲自率兵把守玄武门。最重要的是,他还拉上妹妹长孙氏为政变的士兵鼓劲。可以说他是铁了心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李世民身上的。

李世民政变成功后,当然忘不了长孙无忌为他做的这一切。所以将长孙无忌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其封邑多达1300户,并有具有出入李世民寝宫的特权。至于官位嘛,由于他是功臣,又是国戚,再加上他能力卓越,在朝中自然位高权重。

李世民去世前,又任命长孙无忌为托孤大臣,辅佐李治。

李治能成为皇帝,脱不了长孙无忌的扶持之功,所以李治对长孙无忌尊崇有加,在许多事情上都听从他的建议。这样一来,长孙无忌不像过去那么谦逊了,反而指手画脚,独断朝纲。

然而,长孙无忌却因为废立皇后的事情,得罪了武则天,最终落了个“谋反”的罪名。有意思的是,李治也不与他对质,便把他革职削爵,流放黔州。

不久,长孙无忌在武则天的逼迫下自尽,他的家产悉数被抄没,家人充为奴婢。

(尉迟敬德)

二、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是降将。他作战勇猛,数次救李世民性命,尤以“忠直”的特性,被李世民器重。

当年李世民势大,太子李建成想要瓦解他的势力,第一个策反的,就是尉迟敬德。只是面对满车的金银珠宝,尉迟敬德拒绝了李建成的拉拢。

在鼓动李世民发动政变这件事上,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一样积极。

在政变中,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在杀齐王李元吉时,不小心跌下马来,被李元吉反杀。就在危急时刻,尉迟敬德赶到,一箭射死了李元吉,再救李世民一命。

随后又是尉迟敬德阻止了攻打玄武门的东宫和齐王府的精兵,并提着武器找到李渊。不光告之实情,还美其名曰,是李世民安排他来护驾。其实就是来控制李渊,“逼迫”他封李世民做太子。

李渊见大势已去,知道李世民已得势,若是再不能审时度势,那父子之间想必也就难堪了。所以,先封李世民为太子,随后又将帝位禅让给他,从此做起了太上皇。

尉迟敬德在政变中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李世民把他和长孙无忌并列首功,进封他为鄂国公,食邑1300户,另外还把整个齐王府都赐给了他。

尉迟敬德自负功高,不光对长孙无忌等人多有嘲讽,还因在宴会上有人坐在他上位而不服,把人家差点打瞎了一只眼。

种种行为,让李世民好生不满,给他敲了敲边鼓。

尉迟敬德何等聪明,马上就收敛起行为,并辞了官。从此做起了不问世事的逍遥翁,直到74岁平安去世。死后尽享哀荣,荫泽子孙。

(侯君集)

三、侯君集。

草根出身的侯君集也是李世民麾下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他一生干过几件可圈可点的大事,其中之一就是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侯君集和尉迟敬德一样,在鼓动李世民发动政变这事,没少磨嘴皮子。

政变过程中,他一直不离李世民左右,替李世民除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身边不多的随从,为李世民的政变,节省了不少时间。

所以李世民继位后,他被进封为潞国公,并被封为右卫大将军。后来,又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参与朝廷议事。

可以说,一个草根混成这样,理当知足。但侯君集本是草根里的混混出身,他身上的毛病很多,比如他在攻灭高昌后,不光把没有罪的人流放,还心生贪念把高昌国的宝物据为己有。

所以,他虽然立了战功,却被李世民囚禁起来。后来有人为他说情,李世民顺势才把他释放了出来。

但侯君集自恃功高,不光认识不到错误,反而还对李世民心生满,在朝中拉帮结派,四处鼓动人谋反,太子李成乾受他蛊惑和他共谋造反之事。

事泄后,李世民想着侯君集有定国安邦的功劳,所以迟迟下不了杀他的决心。还是在群臣的谏言下,才诛杀了侯君集,于是侯君集成了第一个被诛杀的功臣。

(张公谨)

四、张公谨。

张公谨在玄武门之变中有功:一是李世民在举事前磨磨唧唧,搞什么龟壳占卜问吉凶,他把龟壳一把扔了,并坚定了李世民政变的信心;二是在政变时,东宫和齐王府的精兵冲到玄武门时,他把玄武门大门给关上了,这样阻断了精兵的进攻,为李世民政变成功创造了条件。

所以,李世民继位后把他进封为定远郡公,并升为左武侯将军。

后来,张公谨在平定东突厥的战争中屡有表现。

公元632年,张公谨因病死在任上,卒年39岁。

五、刘师立。

刘师立本是李世民身边的侍卫,由于他在政变中协助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有功,因此进封为襄武郡公,并被封为大将军。

在李世民执政时,曾被怀疑谋反,查实纯属子虚乌有后,对刘师立更为信任。

刘师立一直做守卫京城的工作,也曾参与过攻打吐谷浑和小莫门川的战斗。

后寿终正寝。

(公孙武达)

六、公孙武达。

公孙武达颇有豪侠之名,早在李渊起兵时,便投靠了李世民。

在数次征战中,立下战功无数,因此深得李世民器重。

玄武门政变成功后,被封为监门将军,随后出任肃州刺史。

在平定突厥的战争中,公孙武达有不凡表现。后来他死在任上,死后陪葬昭陵。

七、独孤彦云。

独孤彦云是鲜卑人,早年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玄武门政变后,封为幽州都督,进封历阳郡公。后在平定突厥时战死,死后陪葬昭陵。

八、杜君绰。

杜君绰曾参加过农民起义,李渊父子起兵后,追随李世民,在讨伐刘武周等军阀时立过大功。

玄武门政变后,杜君绰被进封开国县侯,食邑400户。

后来率35万大军攻打高句丽,斩首3万班师回朝。

戎马一生的杜君绰,死后陪葬昭陵。

(杜君绰)

九、郑仁泰。

作为玄武门政变先锋之一的郑仁泰,由于地位不高,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记录。

李世民登基后封他为游击将军,食邑200户。

郑仁泰在讨平铁勒的过程中,由于出师不利,他率领的一万四千人在还京时,只剩800人,因此被人弹劾降职。

后来,郑仁泰二次讨伐铁勒叛乱。虽说洗刷了第一次的耻辱,但在当年他便病逝了,陪葬昭陵。

十、李孟尝。

李孟尝早年为盗匪,在他归附李渊后,被李世民收为麾下为将。

玄武门之变后,进封县侯,后因平定突厥有功,进封郡公。

高宗年间,74岁的李孟尝暴死在府中,陪葬昭陵。

看完这10个参与政变的人最后的结局,我觉得李世民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还是非常温情的。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太宗上位之后,对自己曾经的功臣还是不错的
《旧唐书》里记载李世民与公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军集,李君绰等人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政变成功之后,李世民成为了太子,不久在李渊的禅让下,做了皇帝,而李渊被立为太上皇。再来说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们。


一、长孙无忌被封为齐国公,赏地1300多户。李世民去世前,又让长孙无忌辅佐李治。李治能成为皇帝少不了长孙无忌的帮助,所以李治上位后,就对长孙无忌恭敬有加。长孙无忌作为前朝大臣,加上李世民已经去世,长孙无忌就开始肆无忌惮的干涉朝政了,但后来因为废后的事情得罪了武则天,落了个谋反的罪名,可能李治也因为他干涉朝政,对他颇为不满,就任武则天处置,最后被罢黜,流放黔州,后在武则天的威胁下自尽。


二、尉迟敬德被封为鄂国公,赏地1300多户,齐王府也成为了他的府邸。尉迟敬德自负功高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满,但尉迟敬德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惹皇帝不高兴了,就马上辞了官。从此不问朝中事,直到74岁平安去世。


三、侯君集。李世民继位后,他被进封为潞国公,并被封为右卫大将军。后来,又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参与朝廷议事。时间长了,侯君集觉得自己的官还不够高,就在朝中拉帮结派。太子李成乾受他蛊惑与他共谋造反之事,事情败露之后,李世民想着侯君集曾有功劳,所以留他一命。但在群臣的进谏下,还是杀了侯君集,所以侯君集成了第一个被杀的功臣。



第3个回答  2019-10-16
唐太宗发动政变,上位之后,待自己的功臣是很好的,都把他们安排在了合适的位置上,为唐朝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第4个回答  2019-10-15
唐太宗发动政变上位之后,当然是诛处一异己,尽杀功臣。可悲的是功臣们为国争光,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