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21天定律

我听说心理学里有个21天定律的,我想详细了解下。
回答的最好通俗易懂,好的话我会追加分^_^

心理学中的21天定律是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分为三个阶段:

1、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2、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3、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扩展资料:

1、一个新理念或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或重复21次),是与旧习惯、旧理念的干扰有密切关系的,这也可以说是产生21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2、学校教师在改变学生的理念、习惯时,一定要遵循 21
天效应的规律,不能盲干。因此,下列三点尚需引起重视。一是要按照三阶段的形成特点进行理念、习惯的改变工作;二是要有耐心,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甚至更多天;三是在这21天里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不习不得。

3、要记住改变任何一个理念、习惯时都要不断重复,直至21天,甚至21天以上。相信,没有改变不了的理念和习惯。否则,就意味着失败的来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21天效应   百度百科_21天法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9
您好,希望对您有帮助,我也是
心理学教师
21天定律

懒散也是一种习惯,一种可怕的习惯。我在考虑该怎么克服时,找到了这个21天定律。它会让我重拾信心吗?

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习惯性的创新。 由此,足见习惯的力量。

一切的想法,一切的做法,最终都必须归结为一种习惯,这样才会对人的成功产生持续的力量。

另一个研究结论是: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 21天就会形成习惯性动作。同理,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验证了21次以上,它十有八九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可能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习惯构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没有改变不了的习惯,只有你不怎么想改变的习惯。没有改变不了的性格,只有你不怎么想改变的性格。没有改变不了的命运,只有你不怎么想要做好的事情。做一个计划成功者,去有计划地为自己塑造好习惯。

成功是因为习惯。一旦你养成了成功者身上所有的好习惯,你会发现自己“不成功都很难”。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5-27

思想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话出自杰克霍吉的《习惯的力量》。

心理学中的21天定律,正是从科学的角度把形成习惯的过程进行了量化。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重复持续一段时间,经研究大约为21天,当然这个时间长只是个大致概念。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不完全相同,有的习惯形成需要三十天,甚至更久。

在情感的世界里,21天法则同样适用。当一段恋情刚刚结束时,是会感到像突然丢了很重要魏重要的东西,心被掏空的感觉。其实这也是习惯在作怪。在心理学上将两个人分时的痛苦感称为"习得性无助",因为旧习惯的惯性作用,让人产生无聊,痛苦,无助的感觉。

所以懂得内在原理以后,我们要会学坦然一些的面对,给自己些许时间,这个期限至少是21天。

这段时间里,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读几本喜欢的本,把家里重新布置一下。在21天后,我们自然会感觉到变化,痛苦的情绪逐渐消退。

第3个回答  2022-06-01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根据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为什么会发生21天效应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据研究发现,影响21天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如下方面:

一是旧习惯、旧理念对新习惯、新理念形成的干扰。当两种习惯、理念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某些因素都要求相反的内容时,就会发生干扰。例如教书育人与导学育人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要求教师做出育人的理念与行为,但教书与导学的育人手段有较大差异,甚至有本质差异,因此,要形成导学育人的新理念与习惯常会受到教书育人的影响和干扰。实践表明,旧习惯、旧理念越是巩固,新习惯、新理念的形成就越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在旧习惯、旧理念干扰下学习一种新习惯或新理念,就会时常出现某些顽固性的错误。这些错误来自旧习惯、旧理念中的成分。可见,一个新理念或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或重复21次),是与旧习惯、旧理念的干扰有密切关系的,这也可以说是产生21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是理念与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一点前面已经谈及,据易发久的研究,它需要三个阶段才能形成。如用美国凯尔曼(1961)的研究,它也需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顺从。即表面接纳新理念、或开始新习惯,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尽量与新的要求一样,而在实质上未发生任何变化。此时,最易受到外部奖励和惩罚的影响,因为顺从可获得奖励,不顺从就会遭到惩罚。可见,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一开始多数是受到外在压力影响而产生的,自发的是极为少见的。第二阶段,认同。认同是在心理中主动接纳新理念、新习惯的影响,比顺从更深入一层,因此,此时意识成分更加浓厚,不再是被动的无奈的,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变化,使自己尽可能接近新理念、新习惯。第三阶段,内化。此时新理念、新习惯已完全融于自身之中,无任何不适之处,已彻底发挥新理念、新习惯的作用。一般而言,这三个阶段对非特异的理念、习惯只需21天便可形成,这是大量实验与实践的结果。

三是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即使简单的不断重复也是十分有效的。 21 天效应不是说,一个新理念、新习惯只要经过 21 天便可形成,而是21天中这一新理念、新习惯要不断地重复才能产生效应。这也是许多广告不断播报的原因所在。

第4个回答  2019-04-15
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 21天就会形成习惯性动作。同理,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

第一阶段:1~7天,这个阶段你必须不时提醒自己注意改变,并刻意要求自己。因为你一不留意,你的坏情绪、坏毛病就会付出水面,让你又回到从前。你在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许会感到很不自然、很不舒服,然而,这种不自然、不舒服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7~21天,经过一周的可以要求,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你不可大意,一不留神,你的坏情绪、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你,让你回到从前。所以,你还要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21~90天,这一阶段是习惯的稳定期,它会使新习惯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你已经不必刻意要求自己,它已经像你抬手看表一样的自然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