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法中的相

什么是佛法中的相

第1个回答  2010-12-27
【相】

(术语)梵语攞乞尖拏Laks!an!a,见梵语杂名。事物之相状,表于外而想像于心者。大乘义章三本曰:“诸法体状,谓之为相。”唯识述记一本曰:“相谓相状。”法华嘉祥疏三曰:“表彰名相
第2个回答  2010-12-27
六根所感即是相,
刹那不住实虚妄!!!
第3个回答  2010-12-27
你看看--蔡志忠心经 哪里详细的解释了 ‘相’了
视频 通俗易懂 看一遍就知道了
搜索就行 找不到来我博客 有链接
祝你好运
第4个回答  2010-12-27
  佛法中的“相”一般是指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感知的事物和可以通过意识辩别的事物的通称。比如眼见美丑、耳听声音、鼻闻香臭、舌尝甜咸、身感冷热和意辩善恶、有无等等,都是佛法中所谓的“相”。一句话:凡能用语言描述出的事物,都可称为有“相”。
  在佛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中的“相”就是指的这种看得见摸得着想象得到的“相”。因为这种相会随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被佛教认为是不能永恒的存在,所以是“因缘合和”而成的虚“相”。
  另一种与此相对的“相”就是实相,也即真理、如来。是说只有一种存在:除去了所有虚相后,永远不变异的“那个”,就是实相。所以佛经中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说,在“真实地了解了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由各种条件凑到一起才可以存在,其本质并非永恒”的时候,你就会了解实相无相。人生到这个时候就可以说是见到真佛(在以圣经为本的天主教基督教中称为见到主了,在回教中称为见到真主了,在道教中称为得道了),之后就可以放下世上的一切名利势情等等一般人们用一生来追求的享受。
  人生到了这一阶段,一般都会尽可能地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公益的同时,轻轻松松地享受着大自然给你带来的一切了。这也是佛教中说的“西天在眼前”、西方人说的“人间天堂”的境界了。
  再重复一遍佛《金刚经》中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祝你早日得见实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