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一定要讲究平仄吗

如题所述

诗歌属于韵文。格律是诗词创作的形式之一,自唐代以后兴起。格律是我国古诗词所独有的,是诗人在写作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该遵守的规则,例如平仄、对仗、押韵、对黏、拗救等,其中平仄是格律诗写作的重要基础部分,其特点之一就是每句都有平仄的规定。学写格律诗词,应该掌握有关平仄等基础知识,如果不遵守或不懂得律诗的写作规则,所写的诗就不能称为格律诗。

古诗词讲求平仄的道理是什么?平仄是写作格律诗词用字的声调,也是诗词格律的一个专门术语。“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不平。平仄理论是古人从长期诗词写作实践过程中摸索和归纳出来的一种音律。按照平仄交错和对立的方式写出来的诗词,句子读起来才能够做到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听起来才能和谐悦耳,具有韵律美的效果。中国古诗词特有的美感是通过句子平平仄仄的声调来体现出来的。格律诗的对仗美、声韵美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平仄的基础是汉语的四声。四声是汉语四种声调的分类。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长短、升降。据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研究考证,1)古音平仄把四声分成了两类,“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上声、去声、入声为仄,除此之外是平声。2)现在普通话的入声消失了,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普通话四声声调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普通话四声中,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今音和古音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在读古诗词时,人们常会发现这个差异性。如果不了解这个情况,我们会误认为古人把平仄、押韵写错了。语音语调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慢慢变化的。

中国古诗有古体诗、近体诗、变体诗三类,唐代以后按照格律写的诗被称为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三种。写格律诗词必须遵循平仄等基本格式。现在一些人以创新为理由,以不能以“平仄害意”为借口,简单否定平仄等律诗格式是不可取的,许多理由其实都是一种懒人心态的折射。中国古诗词所表达的“意”的音乐美,是通过音律来展现出来的,这种美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姚九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9
仿写唐诗(近体诗)宋词一定要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仿写唐朝之前的古体诗就不必拘泥平仄了。
第2个回答  2019-05-23
古体诗不需要,近体诗需要。词的平仄则是按照词牌的约束。
我个人是很看重平仄格律的,楼主如果是初学者,可以不做太大的要求。
第3个回答  2013-10-29
我觉得现代人作诗,虽然不需一点不差,但也还是应该讲究押韵和平仄的,否则诗读起来就会不上口,没有起伏,就会不象诗了。
第4个回答  2020-05-26
这是肯定要的,如果不讲究的话,那就成打油诗了,古人的规矩可是很大的。不仅是诗词,礼仪什么的都比我们现在要严格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