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生命》中讲述的是什么?心境?表达什么?求赏析?

如题所述

《生命》写于上世纪40年代,但仿佛又是当下时代的檄文。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可以放之天下追问的作品,沈从文是他那个时代的追问者,追问到今天依然是生活越来越乱,我们当下的追问者又在哪里。

怕是读了《生命》不屑者众,过眼云烟者众,照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者众,继续给奶粉下毒者有之,继续制造“周正龙”有之,谎言的政府依旧矗立着谎言,煤矿还会爆炸,一个个类似奥运的华丽事件还会继续生产,也有鄙夷者说那不是我份内的事,这是这充满了欺骗、自私与萎缩的所谓高等世界、文明社会的市声表达。

难怪我们现在的人不都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生殖力下降、器官肥大、眼睛近视、走路喘气、疱疹如流、黑头丛生,走在市面上,还以为自己是苏州园林式,英国绅士式,法兰西浪漫情人,皇家贵族,一群苟延残喘百姓,一群谎言的官僚,一群操蛋的媒体,生命于我们于他们已没有关系。

是上空哪一只手正在拨拉着这样的组合是大地那一张嘴在虚设这样的骗局,是世界那些人的话语在把我们变成愚民,是什么样社会共识在把我们变成一只只听话的可以被轻松放牧的蠢羊。

谁去革命,谁去冲动,谁去疯狂,谁去头脑发热,口诛笔伐抑或直接了断性命作抗争。

想起了杨佳,他在昏头官僚的水泥黄沙中开了一道血口子后仰天大笑而去;想起了愈心樵,以诗歌在大地歧路徘徊终选择迸发致青春蒙尘祸起心志。

话说东边来了一僧,西边来了一佛,有个人从中间走过,遇僧杀僧,遇佛杀佛,得了向北方去,心中装着苏小小,怀揣李白诗,并每每追问自己:我们的生活正常吗?然后回答自己:我们还以为是正常的!

谁是这样的痛苦和疯狂,每遇时代不平事,岂可伏身不见,闭言不出,任心志挥发得疏懒以致混浊,任时命大谬祸害下去。

是这样的人又能怎么样呢!越来越不相信时代的趣味和生活的意义了。

生活的意义是多么可耻的一个词语。

那么读着、胡思乱想着,那么犬儒,其间的苦涩和追问一会儿就过去了,继续下一次的阅读吧,知道有一天这样的阅读的痛和狂变成世界的行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