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则和民法总则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①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

②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

2、来源不同

①民法通则在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②民法总则在2017年3月15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3、目的不同

①民法通则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②民法总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8
民法通则是86年制定的,民法总则是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做的修改,虽然没有明确民法通则失效,民法总则生效后,基本上民法通则就不再使用。
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系著名法学家施启扬先生之重要著作。《民法总则》以明白浅显之语言,介述与研讨民法基础理论,融法律条文释义、典型案例评析、部院解释与指令等为一体,并施先生具三十余年法务公职经历,于理论阐释之际多有经验体悟,较之一般学院派著作,更具知行合一之特点。施先生于书中尤重视对于民法基本理论之比较研究,而不囿于地方性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所谓民事活动是指:公民或者法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如买卖、运输、借贷、租赁等。进行民事活动时,应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守法的原则。
民法通则制定于1986年(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2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纠纷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第3个回答  2020-01-10
这说明你对中国的法律还不了解,民法通则并不是民法,而只是民法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在外国有民法典的国家中,我国的民法通慢相当于人家的总则部分,民法通则只是对其他民事法律的一个概括性,对其他民事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不详的就采用民法通则进行原则性规范。而且中国的法律并不一定叫....法,还有行政法规,规章等,都具有法律效力,也都是广义的法律!
第4个回答  2019-08-24
民法通则是86年制定的,好多内容不符合现实,
民法总则是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做的修改,10月一日生效,虽然没有明确民法通则失效,总则生效后,基本生民法通则就不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