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肥胖?

如题所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成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这些数字说明,肥胖已成为相对普遍的社会性健康问题。在更广泛的公共讨论中,肥胖早已成为一个国民健康的议题。
肥胖率,像一个小剖面,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在当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渐渐缩小,食品消费场景多元丰富便捷智能,甚至,只要动动手指叫个外卖,任何美味都可一触即达。
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此高的超重肥胖率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科学认识还不够。形成肥胖的原因或许很多,总结来看离不开六个字:吃得多、动得少。饮食和运动作为两个主要因素影响着人们的体重,网络上有人这样说:肥胖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不健康的饮食搭配、不良的生活方式、锻炼不足,是许多现代人面临的现状,而这些都是超重肥胖的始作俑者。
居高不下的肥胖率将给人们带来什么挑战?肥胖症带来的健康风险一直备受关注,肥胖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等多种并发症。除此之外,由于偏见、歧视等原因,肥胖还可能导致社会、经济和心理问题。近日在媒体发布的身材焦虑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参与者处于轻微焦虑和比较焦虑当中。
一个人肥胖,仅仅是不自律吗?肥胖真的是“肉长在我身上,不要你管”吗?在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中,我们或多或少与“胖”相伴。肥胖不只是发生在每个个体身上,也是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肥胖问题不容小觑,单单靠每个调整体态的个体的努力远远不够,从全社会的范围内来看,人们尚未形成健康饮食、全民运动健身的共识。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我们缺乏一种有效的、完善的肥胖防控干预体系。俗话说,减肥在于“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不仅需要减肥者的自律,消费环境、广告宣传、食品生产供应等方面都影响着人们吃什么,怎么吃。比如:目前在某国家,部分时段限制电视上播放高脂肪、高糖、高盐食品广告……从“吃”作为切入口解决肥胖问题可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合理的饮食搭配、营养的膳食结构仅靠科普似乎还不足以形成全民共识,需要有公共政策加以参与应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