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如何解释?

希望大家能帮我解释一番,不胜感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没有疑问的人,需要教他发现疑问;有了疑问的,通过寻求答案,再达到没有疑问的境界。指读书是讲求方法、不断释疑的过程。

语出《朱子语类·学五·读书法下》:“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这里方是长进。”

 

深层次理解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轨迹。

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解释为:读书没有疑问的人,须要教他发现疑问;有了疑问的,通过寻求答案,再达到没有疑问的境界。指读书是讲求方法、不断释疑的过程。语出《朱子语类·学五·读书法下》:“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这里方是长进。” 

相关语录:

1、梁启超:“怀疑之结果,而新理解出焉 。”

意思:先是怀疑才会有出结果,新的理解心得就是出自于怀疑。

2、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意思:如果什么都相信书中说的,那还不如没有书。

扩展资料:

读书法的历史同书籍一样悠久,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法。但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显然已不适应现今的社会,我们需要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高效率读书法。一般读书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他人组织的,通过读书来教学;

另一种是自发的读书。

通过文字来吸收知识、培养能力,被认为是训练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现今,知识就像饮水一样重要,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企业的员工一旦正式投入工作后,很难有时间和心境静下来读书。

所以这里介绍的由他人组织的读书法正是为了克服员工懒惰的点,在有组织的群体读书中,教授员工读书的技巧和培养读书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这种由他人组织的群体教育法简称读书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7-01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人之病,只知他人之说可疑,而不知己说之可疑。试以诘难他人者以自诘难,庶几自见得失。”[3]这里,朱熹以病疑喻读书之疑,说明读书要有长进须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朱熹的见解还可从心理学研究上找到依据,那就是: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大脑皮层则处于亢奋状态,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无疑者须教有疑”,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26
读书没有疑问的人,须要教他发现疑问;有了疑问的,通过寻求答案,再达到没有疑问的境界。指读书是讲求方法、不断释疑的过程。语出
第4个回答  2020-12-26
141位粉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没有疑问的人,须要教他发现疑问;有了疑问的,通过寻求答案,再达到没有疑问的境界。指读书是讲求方法、不断释疑的过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