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证的性质“划拨”和“出让”有什么区别和意义?

如果要办理“出让”性质的土地使用证,需交纳土地出让金,如办理“划拨”性质的土地使用证则不需要交纳上述费用。请问办理哪种性质的土地使用证,更好!!!

出让就是拿钱到政府手中去买土地使用权,并确定使用期限;划拨是政府免费划拨一块供你使用,且无具体期限。

土地性质出让和划拨的区别如下:

1、出让是政府将国有土地的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有偿转让出去的行为,划拨一般是针对事业性单位,这些单位取得国家土地除缴纳相关的税费外,不再支付出让金。当划拨的土地要改变用途、经营性质的时候,需要补交出让金,从而改土地证上的“划拨”为“出让”。

2、划拨是政府转让土地收益的一种方式,简单点说就是用土地的一方没有给政府钱的就是划拨,主要用于政府项目,出让就是开发商必须给钱给政府,政府保证你的70年或者50年使用权。

3、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人将土地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前者是国家划拨给个人、单位或者集体等。后者是个人、单位或者集体等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个人、单位或者集体。

4、要判断是用于那方面,如果是私人购买商品房,肯定要出让土地好些,但政府的廉租房或者安置房都是划拨土地,即使购买了,也不影响使用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有以下几个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有偿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应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家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土地经济效益,表现为一定年期内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为表现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以出让年限为限。出让年限由出让合同约定,但不得超过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物权。土地使用权出让是以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为基础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在出让期限内受让人实际享有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使用权在使用年限内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土地使用权出让程序:
由于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形式有三种,即协议出让、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所以出让的程序也各不相同。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程序是:
(1)用地者向政府申请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
(2)用地申请经政府同意后,用地者与政府协商出让土地的用地面积、使用年限、出让地价等用地条件,双方就有关内容达成一致后,草签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3)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草签完毕后,持有关材料,按审批管理的规定报有批准权限的政府批准出让土地使用权。
(4)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按合同约定支付出让金价款,政府按合同约定提供土地使用权。
(5)办理土地登记的有关手续。
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程序是:
(1)准备招标文件,如招标书、投标书、土地使用和规划条件等。
(2)发布招标公告。
(3)有意受让人办理竞标手续。
(4)政府确定中标人并签订出让合同。
(5)中标人按合同约定支付出让金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拍卖土地使用权的程序是:
(1)准备拍卖文件。
(2)发布拍卖公告。
(3)有意受让人索取有关文件,办理竞投手续。
(4)在指定地点、时间竞投。
(5)签订出让合同。
(6)支付土地出让金,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此可见,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种基本形式:(1)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2)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土地使用者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也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无偿的,也就是说无须缴纳任何费用、支付任何经济上的代价。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目前,对国家投资的党政军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普通住宅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公用事业和国有工业等建设用地,继续采用划拨方式供应。私立的学校不能享受划拨政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09
“划拨”性质指的是:国家无偿给你使用的土地使用权,是没有使用年限的,但是一旦国家有需要用到这块土地,是不会对你进行赔偿的。 “出让”性质的是指:国家已经把一定年限里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你了。在这个年限里,当国家需要用到这土地的时候,是必须按照该土地现在的市场价格去对你进行赔偿的。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出让”性质的土地是可以贷到更加高的贷款的!“划拨”性质的土地只可以贷到很少的贷款,甚至在某些地区,金融机构根本不会接受“划拨”性质土地抵押的贷款申请。所以 总的来说,“出让”性质的土地比“划拨”性质的土地更能体现其经济价值!至于选择办理什么样性质的土地证,你就看你需要怎么使用这块土地了!不过现在好象已经没“划拨”性质证办理了!追问

谢谢您能为我解答疑问!还想请教下。我是花了30W买了村委会一栋办公楼,此房屋没有任何证件,不知能办理哪种土地使用证,要走什么样的程序,交纳哪些费用 ?

追答

在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只有城镇用地有机会属于“划拨”或者“出让”性质,其他的就基本是“集体用地”了,通俗点说,农村的地 基本全部是“集体用地”,而“集体用地”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来说,是不支持、不批准交易和转户的,当然私底下的交易是有的,比如你的情况应该就是这样的,但是在证件的办理、过户时,是不可以的!“集体用地”一般不区分得很细,都是一大片区的范围的,如果你的土地是在那个大片区里面的话,你就不要考虑去办证了,至少 走合法程序你是办不了的!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1,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租赁、入股、授权经营、出让、划拔等几种。土地划拔和土地出让是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形式,两种形式都可以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但也有一些差别。
2,出让土地上的房屋有具体的使用年限,住宅用地到期后将自动续期,但到期后是否需要继续交费、如何交费等问题目前尚未最终确定。如果国家征用此类土地上的房屋,将根据土地出让的剩余年限,结合当时的地段价值,做相应补偿。而划拔土地在国家征用时,没有土地补偿费用。出让土地上的房屋转让时,土地证直接更名即可,只需交纳0.5元/平方米的手续费,无需交纳土地出让金。另外划拨土地证的房屋在二次交易的时候,如果做个人抵押按揭时需要担保,但出让的土地证就不需要。
3,以划拔方式取得的土地,没有具体的使用年限,只要地上物不灭失、国家不征用,土地使用权就存在。但划拔土地上的房屋在转让时,需要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转让审批手续,补交手续费。目前,此类情况均为房改房、集资房、解困房等政策性房屋。
第4个回答  2011-07-09
房屋没有任何证件你花30万元买下???那恭喜你,你买的只是一堆砖头加水泥,脑子进水了吧???
办土地使用证跟你买什么房子有什么关系呢?这八竿子也打不出关系来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