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如题所述

  精神文明

  这是从文化层面讲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他们认为,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完善也需要高度的文明。如果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同样,没有文明也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既要继承以往文明的成果,更要在新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的文明。因此,社会主义文明是以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是更高类型的文明。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十分关心和重视发展教育科学文化,重视对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他在1920年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青年团的任务》的著名演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列宁在逝世前夕所提出的“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总纲领。
  我们党一向重视思想文化工作。毛泽东在1940年所写的《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划时代的著作中提出,我们所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不仅要有新政治、新经济,还要有新文化。他在1949年建国前夕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8]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57年以后,由于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干扰,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和教育“黑线”以及“停课闹革命”等的冲击,文化建设出现了大倒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了思想文化建设的进步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把这方面的任务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一个理论命题,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并把文明(精神文明)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新论断,我们有理由认为与和谐并列的文明(精神文明)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从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到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党的十二大报告在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命题时卓有远见地指出:如果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伟大任务,“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会陷入片面性,就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仅仅限于物质文明的建设,甚至仅仅限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那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我们的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的动力和战斗的意志,就不能抵制各种腐化因素的侵袭,甚至会走向畸形发展和变质的邪路”。苏东剧变,就是首先从意识形态开始的,在精神文明这个领域滑了下去,尔后才波及政治、经济,丢失政权,改变所有制。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
  在文化领域,我们党长期使用的提法是文化建设,只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很长一个时期改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提法的改变和“文化大革命”不无关系。“文革”期间出现了很多野蛮行径,而文明和野蛮是对立的,为杜绝野蛮行径重演,也为了和人类文明接轨,所以使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后又提出了政治文明。党的十六大又恢复了文化建设这一传统提法,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是一个概念?我认为可以这样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没有伸缩余地的大概念,它既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也包括思想道德建设。而文化是一个伸缩性很大的概念,有大、中、小之分。“大文化”相当于整个精神文明;“中文化”指的是精神文明的实体部分,即教育科学文化;“小文化”则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体育卫生等。现在党中央讲的文化建设是“大文化”概念,可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划等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力和精神力的支撑。新世纪、新阶段,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切实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能否搞好文化建设,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在21世纪中华民族能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和谐

  这是从社会的综合层面说的。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如“和”“合”思想、“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在古今中外思想史中,对社会和谐讲得最多、提得最高的是19世纪上半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明确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但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在代替它的未来社会。傅立叶将代替资本主义“文明制度”的未来社会称为“和谐制度”。魏特林将代替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制度叫做“和谐、自由和共有共享的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的积极主张,但并未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因为和谐只能是一种社会状态,而不是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和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由衰朽的生产关系所决定,资本主义及以前的剥削社会,都是片面的畸形发展的社会,而未来社会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将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的社会。二是认为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由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社会成员之间将和谐相处。三是认为在未来社会,当人们掌握了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的时候,就会把“魔鬼似的统治者变成顺从的奴仆”[9],把火灾变成供人使用的火,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之所以在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领导人心血来潮,而是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阶段性特征。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大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和扩大。另一方面,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1)社会建设滞后。主要是与平民百姓生活有关的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普遍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由此提出了需要加强社会建设。(2)发展极不平衡。这二十多年发展很快,但又很不平衡。主要是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由此提出了和谐发展。(3)利益矛盾日益显露。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除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以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他们得到的实惠有多有少,相互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贫富差距很大,导致一部分人心理上的不平衡。由此提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4)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人口多,就业永远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小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能源紧缺;由于在发展中不注意治理,一些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令人发指,工业废气、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草原沙化等现象日趋严重。由此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为实现社会和谐所做的努力,又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战略。
  总括上述,我们可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目标”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按照邓小平的思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专制、愚昧、对抗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那么,没有富强、文明、和谐也没有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谈到来源,笔者认为,本质属性离不开本质,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派生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讲的。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这个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本质和本质属性又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制度,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和体制,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和体制,决定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讲社会主义本质和本质属性,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制度。离开了,就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