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前后期词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66.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18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北宋时期,李清照在为数不多的诗文中表现出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宽阔的思想境界和生活领域,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长诗,吊古讽今,主张汲取唐王朝天宝之乱的历史教训。另外,早年她还写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认为词分五音、五声、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是宋代重要的词论。其诗文谈史论世,兼及文艺,题材较为广泛。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词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能运用巧妙的构思,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写入词中,具体细致地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又善于用白描手法摹写具体事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含蓄委婉,朴实自然。清照词风以婉约为主,但也偶有豪放之作,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被称为“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清照词的语言优美精巧,独具特色,如她笔下的花树是“绿肥红瘦”,天气是“浓烟暗雨”、“风柔日薄”。她还善用明白如家常的方言口语入词,如“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自然清新。她的词富有音乐美,还讲究舌、齿音的交错和叠字连用,最典型的是〔声声慢〕开头连用14个叠字,其独创性为人称道。清照词被称为易安体,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948447.html?si=1

第2个回答  2007-04-20
漱玉泉水情

今年秋天,我来到漱玉泉边,望着这默无声息流淌着的泉水:清洌的故泉水欲滞难流。睹物思人, 思故怀旧之情油然而生。
曾几何时,这泉水边居住着一位才貌佳人,弹琴填词,吟咏诗歌;曾几何时,在此泉边,她与她的丈夫携手吟诗对句,合著《金石录》,又曾几何时,她的丈夫亡故后,她一人在此泉边茕茕独立,形影相顾,泉水中的玉容憔悴不堪,她更是愁肠欲断,每天在凄凉清苦中度过,历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眼前这泉水是那样的清,清得象冰;是那样的凉,凉得如玉;是那样得柔,柔得似情;这清冷冷的泉水,令人寄予多么深厚的感情!
至今,泉水徘徊不前,不愿离去。竹林幽咽,象是低吟着一首哀婉清丽的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泺水啊,在她故居旁淙淙流淌,象是弹奏着她那婉约清新的词曲,怀念着这位才华横溢的佳人才女。谁说草木无情?那边的杨柳摇摇曳曳,深情依依,也似在怀念着这位当年曾用清凉甘美的漱玉泉水,悉心浇灌过它们的绝世佳才。这边的海棠花呀,笑脸盈盈,却是红肥绿瘦!
那边的观澜亭,静静地倾听着趵突泉涌。她曾在这里观赏过多少次喷泉幽情?又曾写过多少首关于趵突泉的词章!趵突泉边的来鹊桥,又曾留下她的多少足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泉一亭,都似乎流露着怀念她的依依深情。
离这里不远的大明湖,她又曾几次乘一叶小船儿,乘兴而去,兴尽回舟时却沉醉不知归路,误入了藕花深处。
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她是那样的厚爱着。在她的《漱玉词》集里,留给后人的是委婉清丽、感情真挚的生活篇章。
想到这儿,一首以《漱玉泉》为题的诗在我的脑海中吟成了:“漱玉泉香水清洌,玉泉幽咽水难流;泉边无复清玉影,长令冷泉怨离愁。”这首小诗,它凝聚了我深深的怀念之情,思念之意,是我内心深处最质朴的感情的流露。每当我触景伤情,想起词人颠沛流离、坎坷辛酸的一生,我几乎就要涕下泪零。
古泺水啊,九曲回肠,盘桓不前,风兴水上,落花飘零,竹声萧萧,怎不叫人心生悲凉,怜情系之?
当我把略感模糊的视线再次移向泉水时,方方的泉池中,清澈见底的泉水里,倒映着澄碧蓝天悠悠白云的影子,还有周围花草树木的暗影,这让我想起两句古诗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天,依旧是那时的天;云,依旧是那时的云;花草树木依然如故;可那最可亲可敬可爱的人呢?怎么连影子也没有留下?是被战乱尘土掩埋了吗?是化作花草树木根下的泥土了?可是历经千年风雨,她的清香依然如故!
我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北宋灭亡时、她流亡时的情景。战争年代的纷乱,使她不得不和丈夫背井离乡,流亡江南。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她的丈夫病故了,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人,她们心爱的书籍、多年的收藏品散失得所剩无几。国破家亡,精神上的遭受了无比痛苦的折磨。但她仍不忘忧国,写下了慷慨雄劲、千古传诵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抨击了南宋统治者委曲求全、贪生怕死的不抵抗政策,表达了她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一剪寒梅历冰霜,花披铠甲润玉光,香袭脂沁凝素冷,雪海遥看皆芬芳。”在我的眼前,她的印象仿佛是一剪寒梅,经霜历雪,在她的身后,凝着她的微温和馨香的雪花,盈盈的,盈盈的,飘落进这漱玉泉水中,消融,消融。带着她的微温,带着她的馨香。她——玉骨冰肌,一生清白,热爱祖国,性情雅而不俗,才华横溢,受到了人们的尊敬。流传后世词章,字字如珠玑 ;句句似珠链;片片象璞玉;首首是华章;怎不叫人常常想起她,怀念她!她那冰清玉洁的形象,长留在人们心中,长留在清山绿水中……
漱玉泉水中,依稀倒映着她的倩影,这玉泉秋水呵,怎舍得她呀!至今,徘徊不前,不愿离去……

赵永 1987年10月写于山东日照 。
第3个回答  2007-04-18
前期:生活安宁,词比较恬淡闲适

后期:南渡后,饱受国破家亡之苦,词中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沉哀入骨。

总之,她的词艺术性极高,善于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工巧细腻,声调优美,流传甚广。

参考资料:本人的语文书

第4个回答  2007-04-18
李清照的词前期以抒情为主,书写儿女情长的内容.后期以忧国忧民为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