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的平生事迹,故事传说以及历史功绩。

因为这些资料可能要用来做节目的,所以我希望答案不要太多,精华一点。好的话我可以再加20。

  刘秀(前6—57年),汉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后汉王朝(也俗称东汉)开国皇帝。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与兄在家乡乘势起兵,并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歼灭了新莽王朝的主力。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开决裂,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后汉王朝。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更始、建世和陇、蜀等诸多割据政权,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长达20余年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从而奠定了后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

  故事传说
  隐身草
  王莽盯着刘秀紧紧追赶,眼看刘秀就要被追上了,刘秀赶紧爬到一棵大树上去躲避。因为这棵老树皮厚叶稀,难以隐身。他就感叹地说:“大树呀大树,你发出点隐身草多好呀?”话音刚落,大树枝上就生出一簇象斗篮大的隐身草,将刘秀遮蔽住,王莽追赶到大树下,转了几个圈子,也没找到刘秀,只得走开。 从此以后,这一带的大树上,年年生长出隐身草来。
  韩城罐萝卜
  何谓韩城罐萝卜?因为韩城东关村的萝卜两头细中间大、形状象小罐得名。这种萝卜,生吃味甘,熟吃味鲜,又香又粘,营养价值大,种植产量高,实在是蔬菜中的一种珍品。这种特产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东汉光武皇帝刘秀还没有登基时,曾被王莽军撵得到处乱跑。有一天傍晚,刘秀跑到韩城东关,天色已黑。不敢进村投宿,忽然看见不远处的菜园里有一个矮小的草庵子,他急忙跑过去钻进庵子,暂避风寒。这个菜园的主人姓陈名来运,并非本地人,几年前带着老伴逃荒到这里,托人租种张大户家二亩地,以种菜卖菜为生。这天在家吃罢晚饭,带着铺盖到庵子来看菜。走到庵子门口,把被子往庵子里铺上一扔,“哎呀”一声,来运被吓了一跳,喊道:“谁?”刘秀在朦胧间觉着身上压了一件东西,接着又听到老人的问声,就会意是来看菜园的人,砰砰跳动的心,也就平静了下来,便和气地说:“大伯,我是一个过路的,因没钱住店,只好在这里借住一晚,明早就走”。来运一听是个过路的可怜人,联系到自己的身世,不觉产生怜悯之心,便关心地说:“大冷天的这里咋行,还是进村到咱家里去住,以免在这里受罪。”刘秀推辞不过,见老人又是老实可靠人,便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了老人,并求老人千万保密,救救自己,来运一听想起王莽在朝胡作非为的传说,对刘秀倍加同情。便说:“你放心吧,我决不会做出对不起你的坏事。明天早上我来送你。”来运把被子交给刘秀便返回家了。 来运回到家里,把地里的所见和老伴一讲,老伴心里也很高兴,并心疼地说:“你也不问人家吃饭没有?”老人后悔地说:“哎呀,我真的忘了”。老伴让他给刘秀送馍,来运却说:“不要再去了,被人知道,惹出事来。”老伴唠叨了几句,一对老夫妇便入睡了。 次日天还没亮,老伴起来烙了油饼,烧好了小米汤,就叫来运趁天不亮赶快往地里送。来运怕天不亮送饭引人怀疑,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一个最大的萝卜挖空心把米汤装到萝卜里去,用笼布盖好抱在怀里,油饼装在口袋里,急忙来到菜园。 刘秀一觉醒来,见天已将亮,急忙整理被子就要赶路,这时来运送饭已到。又饥又渴的刘秀,不问青红皂白,抓起就吃就喝,吃喝完毕,猛然看见盛小米汤的罐是个大萝卜,不由得笑了起来,来运忙问:“笑什么?”刘秀指着大萝卜说:“你真会想门道儿”。来运只好忙着解释,刘秀这才恍然大悟道:“好,好一个罐萝卜呀。”刘秀走后,来运老人随手把那个当作饭罐的萝卜扔在地里。那年冬天西北风很大,刮起的灰土把盛饭的萝卜埋了起来。第二年春天风和雨润,被埋在土里的盛饭罐萝卜竟发芽、生长、开花、结籽。老人采籽播种,到收获季节只见庵子周围的萝卜,个个长得像小罐一样,而且中间还有一个很细的水心,生吃脆甜,熟吃味鲜,上市出售被一抢而空。来运老人收入增加,生活从此逐年改善,日子越过越好。因此,人们传说:“韩城的罐萝卜是光武帝刘秀所封。”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提到刘秀与阴丽华,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但是,后世之人往往误读了这句名言的含义。之所以容易被误读,关键就是后世之人把这句话从《后汉书》的语境当中孤零零的提取出来,离开了前后文的表述而单独的来看这句话,自然就容易误读了。从这个方面来讲,此句名言同曹操的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遭到误读是一个道理 执金吾,位同九卿,为守卫京师尤其是皇城的北军的最高统帅。更为通俗的讲,基本上类似于近现代的中央卫戍部队司令。但是,误读往往就发生在这里,单独的来看这句话,后世很多人会认为:刘秀想做中央卫戍部队的司令,想娶阴丽华那样的美人。 如果把这句名言放回到史书当中去,就能理解它所表达的真正含义了。 刘秀的这句感慨出自《后汉书 · 皇后纪 · 光烈阴皇后》: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有了前后文,才能够真正让人明白刘秀为何作如此的感叹!汉光武在少年之时之所以感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完全是因为他见到执金吾“车骑甚盛”,而不是因为执金吾官职的大或小。所以,探讨“执金吾”官职的大小,对理解刘秀的这句话来讲,不但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已经完全背离了史书记载的原意。 刘秀的这番感叹,日后成了千古名言,引发了许多“乱世枭雄”的共鸣。 据《旧五代史 · 元贞皇后列传》注引《北梦琐言》记载:“温时闻张有姿色,私心倾慕,有丽华之叹”。“温”就是唐末五代的第一枭雄朱温,“张”则是朱温的爱妻张惠。作为大唐王朝终结者的一代枭雄朱温,在其还未发迹时有一次见宋州刺史的女儿张惠貌美,就发出了“丽华之叹”,后两人果结为连理,张氏女助朱温成就了一番大业,成为五代十国的一段佳话。 据清代的《吴三桂考》引笔记杂文《觚剩》记载:延陵将军美丰姿,善骑射……,颇以风流自赏;一遇佳丽,辄为神留,然未有可其意者。常读《汉纪》,至“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慨然叹曰:“我亦遂此愿,足矣!”。“延陵将军”指的就是明末清初的大枭雄吴三桂。吴三桂家族是延陵吴氏后裔,当时人们喜欢称呼他为“延陵将军”。吴三桂在其青年时代颇为风流俊雅,对“佳丽”颇为留意,但是一直未有如意者。读史书时,看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时,不禁感慨:“余亦遂此愿,足矣!”。安知非仆
  “安知非仆”的典故出自《东观汉记》。就是讲,刘秀曾言:“怎么就知道这作天子的人不是我呢?” 《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一引《东观汉记》载:光武微时与邓晨观谶,云「刘秀当为天子」。或言「国师公刘秀当之」。光武曰:「安知非仆乎」?建武三年,说故旧平生为忻乐。晨从容谓帝曰:「仆竟办之」。帝大笑! 注解:光武帝还是一个普通百姓时,与姐夫邓晨到别人家去做客,当时大家看到谶书中说:“刘秀当为天子”。旁边的有些人说:谶书所说的刘秀肯定是国师公刘秀(当时新朝的国师公刘歆恰巧刚刚改名为刘秀)。可当时在场的刘秀(即后来的光武帝)却说:“怎么就知道这谶书中所说的要当天子的刘秀不是指的我呢?”,结果引起了众人的哄笑!刘秀登基后的第三年,与邓晨一起谈及往事,邓晨从容的对光武帝说:“仆竟然做到了”,光武帝听后大笑! 西汉末年,谶书极为流行,王莽代汉就是用谶书中的话语作为其理论依据,实际上谶书乃是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天下百姓的一个工具而已,其荒诞不经,毫无依据可言。新朝末年,天灾不断,人心思乱。而新朝的国师公、古文经大师刘歆精通谶纬,刚刚改名叫做刘秀,故大家猜测谶书中所说的“刘秀”乃是国师公刘歆。刘歆乃是西汉末年的大儒,才学渊博,德高望重,为王莽代汉立下了大功。 刘秀的笑声中,无不体现着对当年“安知非仆”这一狂言成真的得意之情。
  历史功绩:
  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自新末大乱到天下再次一统,历经近20年的时间,此间百姓伤亡惨重,战死和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到刘秀再次统一天下之后,天下人口已经是“十有二存”了。为了使饱经战乱的中原之地尽快的恢复和发展,刘秀则“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同时,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使得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而人口又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刘秀还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到刘秀统治的末期,人口数量达到了两千多万,增长了一倍还多,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集权于尚书台
  光武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光武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注意民生 与民休息
  第一,释放奴婢、刑徒。 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 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戚。 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 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发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于是,度田以失败告终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简化机构 裁减冗员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提倡儒学 表彰气节
  建国后,在洛阳修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还常到太学巡视和学生交谈。在他的提倡下,许多郡县都兴办学校,民间也出现很多私学。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同时,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

参考资料:互联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6
刘秀,字文叔,西汉末年南阳郡人,出生于西汉南顿县(《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班固的评论“,西汉皇族后裔,汉高祖九世孙。虽名为皇族后裔,但刘秀这一支属远支旁庶的一脉,尤其是到了西汉后期,刘氏皇族的子孙遍布天下,可见,到了西汉末年,刘氏宗族后裔的数量是何等的庞大。刘秀的这一支族人生活在南阳,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刘秀这里,更是完全成了布衣平民。刘秀为人、与其长兄刘演不同,刘演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豪杰,欲图大事;而刘秀则为人“多权略”处事极为谨慎。新莽末年,天下的乱象已现,刘演和南阳的诸多子弟都欲趁乱起兵,而刘秀却持谨慎的态度以观时局。因为刘秀兄弟和南阳宗室子弟在南阳郡的舂陵乡起兵,故史称刘秀兄弟的兵马为舂陵军。舂陵军的主力为南阳的刘氏宗室和本郡的豪杰,兵少将寡,装备很差,甚至在初期,刘秀是骑牛上阵的,这也成为了后世演义中的一段佳话,即所谓的“牛背上的开国皇帝”。后经过激战杀死了新野尉,刘秀才有了战马。新莽地皇四年,即公元23年,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刘玄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对于此,刘演及南阳刘姓宗室极为不满,只是迫于在联军之中,绿林军人多势大,又有强敌在前,只得暂且作罢。刘演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更始政权建立,复用汉朝旗号,此举大大震动了新室,王莽即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和宛城一线,力图一举扑灭新生的更始政权 此时,小小的昆阳成为了新、汉两方争夺的首要目标。昆阳,位于昆水北岸,故而得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史载,王莽大军“余在道者,旌旗、辎重,千里不绝”,“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面对着声势滔天的新莽大军,昆阳守军只有区区万余人,诸将皆惶恐,忧念妻子家人的安全,都欲弃守昆阳,远走他城。而刘秀则陈述自己的观点道:“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刘秀的这番慷慨陈词并没有得到绿林军将领们的认同,但是不久之后,探马来报:“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见此情形,诸将只得又请刘秀来商讨对策,刘秀为众将谋划,由成国上公王凤等坚守城池,自己则率十三骑趁夜色突围搬取救兵。此时,新莽大军已经开始大举围城,史载,“秀等几不得出”,就是说刘秀等人险些不能突围出去。刘秀走后不久新莽大军开到昆阳城下,开始攻城,史载,“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或为地道,冲輣幢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可见,小小的昆阳城经受着何等的压力,数日后,城中主将成国上公王凤等向莽军乞降,新莽主帅、大司空王邑不准。王邑认为昆阳城不日即下,准备在攻下城池后尽屠此城。昆阳城内的守军见乞降不准,反倒坚定了必死守城的决心,新莽大军冲车、地道无所不用,射入城中的乱箭如下雨一般,但城内绿林军仍奋力坚守,小小的昆阳城在如此攻势下竟然多日巍然不动。六月初,突围搬取救兵的刘秀发郾城与定陵的兵马驰援昆阳,刘秀亲自率步、骑千余人为先锋,在距新莽大军数里外的地方布阵。二公,见刘秀兵少,亦只率数千人迎战,结果数战不利,被刘秀军斩杀千余人。初战获胜的刘秀军士气大振,而新莽军连日攻城不下,士卒疲惫,加之与刘秀所率之援军作战又折损了不少兵马,故而士气低落。此时,刘秀遣人故意遗落书信于战场,言宛城已下,宛城之汉军正回援昆阳,王邑得此书信,极为不安。这时刘秀选三千精兵,组成敢死之师,刘秀亲率其反复冲击新莽大军的中军,混战中大司徒王寻被杀,而莽军其余大营皆不敢违背王邑之令而相救,新莽的中军大营崩溃,此时城内已经被困多日的绿林军将领们见莽军中军已乱,也从城内冲杀出来,杀声震天,此时正值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至,惊的新莽大军中的猛兽四处奔逃。此时,新莽大军见中军阵乱,主帅被杀,也顿时乱作一团,争相溃逃,结果被杀、践踏、溺死者不计其数,滍水为之不流。王邑率少数人踏着莽军的尸体渡河逃回了洛阳。昆阳之战,新莽四十二万大军的统帅、大司空王邑好大喜功,犯了兵家大忌,数十万大军在昆阳坚城之下受挫,攻城多日不下,士气大损。王邑手下的纳言将军严尤在刚刚攻城之时就建言大司空王邑:“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 王邑则曰:“吾昔以虎牙将军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当先屠此城,喋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邪!” 以此可以看出,新莽军主帅大司空王邑是何等的骄纵与轻敌,这也是昆阳之战新莽四十几万大军溃败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刘秀和绿林军的将领们则抱着死战的决心,无不以一当百,势不可挡,故能在昆阳城下,以少胜多,力破强敌。 新朝号称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昆阳城下,三辅震动。而在昆阳之战中立下首功的刘秀则马不停蹄的南下攻城略地,此时一个噩耗传来,刘秀的兄长大司马刘演被更始帝所杀。刘玄被新市和平林的将领拥立为皇帝,刘演及其属下心中不服,双方早就各怀异心。攻取宛城后,刘演因为一个部下为更始所收捕,上殿力争,结果被更始帝下令斩杀。刘秀得此消息,极为震惊,不得不急返宛城向刘玄谢罪。刘秀到了宛城后,不与刘演的部将私下接触,更不表昆阳之功,只是表示兄长犯上,自己也有过错。更始本因刘演一向不服皇威,故而杀之,见刘秀如此谦恭,反而有些自愧,毕竟刘秀两兄弟立有大功,故刘秀不但未获罪,反而得封武信侯。刘秀回到宛城并受封武信侯后不久,在宛城即迎娶了他思慕多年的新野豪门千金—阴丽华。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平定北州,登基称帝
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路上,刘秀的挚交邓禹杖策北渡, 追赶上刘秀,对刘秀言更始必败,天下之乱方起,劝刘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邓禹的话,正和刘秀之心意。刘秀到河北后不久,前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即拥戴一个叫做王郎的人在邯郸称帝,而前西汉在河北的另一王室、广阳王之子刘接也起兵相应刘林。一时间,刘秀的处境颇为艰难,甚至有南返逃离河北之心,幸得上谷、渔阳两郡的支持,尤其是上谷太守耿况之子、少年英雄耿弇,一身豪气,对刘秀言道:“渔阳、上谷的突骑足有万骑,发此两郡兵马,邯郸根本不足虑”。刘秀高兴的指着耿弇道:“是我北道主人也”。不久刘秀率军在更始帝派来的尚书令谢躬和真定王刘杨的协助下,攻破了邯郸,击杀了王郎等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促成和真定王刘杨两家的联盟,刘秀亲赴真定府,以隆重的礼仪迎娶了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此时距刘秀在宛城迎娶阴丽华尚不足一年。 见刘秀在河北日益壮大,更始帝极为不安,他遣使至河北,封刘秀为萧王,令其交出兵马,回长安领受封赏,同时令尚书令谢躬就地监视刘秀的动向,并安排自己的心腹做幽州牧,接管了幽州的兵马。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不领命,史称此时刘秀“自是始贰于更始”。不久,刘秀授意手下悍将吴汉将谢躬击杀,其兵马也为刘秀所收编,而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与上谷等地的太守韦顺、蔡允等也被吴汉、耿弇等人所收斩。自此,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 刘秀发幽州十郡突骑与占据河北州郡的铜马、尤来等农民军激战,经过激战,迫降了数十万铜马农民军,并将其中的精壮之人编入军中,实力大增,当时关中的人都称河北的刘秀为“铜马帝”。更始三年六月,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使用“汉”的国号,史称后汉(唐末五代之后也根据都城洛阳位于东方而称刘秀所建之汉朝为东汉),刘秀就是汉世祖光武皇帝。
击灭赤眉,扫平关东
得陇望蜀,天下一统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六年初,经过近六年的东征西讨,刘秀已经基本上控制了除陇右和巴蜀之外的广大中原之地,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东方,与西北陇右的隗嚣、西南巴蜀的公孙述形成了鼎足之势。隗嚣,字季孟,天水成纪人,少时在新朝的凉州为官,在西州素有威名,连在当时位高权重、名望极大的国师刘歆都引隗嚣为士。新末大乱,隗嚣见王莽即将败亡,遂在西州起兵十万击杀了新朝的雍州牧陈庆,并先后攻下了安定、陇西、武都、张掖等八郡。新朝灭亡之后,隗嚣入长安朝见更始,被封为右将军。后更始政乱,隗嚣归返陇右,复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素来谦恭爱士,倾身结交天下之士,故更始亡后,关中豪杰名士皆归附,隗嚣自此名震西州,闻于山东!后赤眉西入陇右,被隗嚣击败;后陈仓人吕鲔拥众数万,接连西蜀公孙述,进攻关中,隗嚣派兵会同冯异将其击退。刘秀以手书回报隗嚣道:“慕乐德义,思相结纳。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弩马铅刀,不可强扶。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隔于盗贼,声问不数。将军操执款款,扶倾救危,南距公孙之兵,北御羌胡之乱,是以冯异西征,得以数千百人踯躅三辅。微将军之助,则咸阳已为他人禽矣。今关东寇贼,往往屯聚,志务广远,多所不暇,未能观兵成都,与子阳角力。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傥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子’。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刘秀以周文王比喻隗嚣,认为文王三分天下已得其二,而仍侍殷朝,而今日之隗嚣即有昔日文王之风,也表达了希望隗嚣效法文王,扶助汉室。成家帝公孙述亦遣使册封隗嚣为扶安王,隗嚣拒不受封,公孙述自益州出兵北上,欲进犯关中,又为隗嚣所败。当时,东汉在关中的将帅上书光武言蜀地可击,刘秀将上书给了隗嚣,使隗嚣发兵讨伐西蜀的公孙述,但隗嚣上书言力量不足,且卢芳尽在北边,不宜用兵。刘秀看出了隗嚣的真正用意乃是欲持两端,不愿天下统一,刘秀对隗嚣的态度逐渐开始了变化。不久,公孙述的大军进犯荆州的南郡,刘秀下诏令隗嚣从天水伐蜀,以调动公孙述军回援,隗嚣再次上书恢复道:蜀地大江阻隔,蜀道艰难且蜀军又多设阻隔,不可伐也。此时刘秀已经明白隗嚣终不能为己所用,遂准备首先攻伐陇右。建武六年四月,刘秀来到长安,遣建威大将军耿弇等七将军从陇道伐蜀,实则最后试探隗嚣的心意。隗嚣见汉军已经齐聚长安,名为伐蜀,实则为陇右而来,遂亦彻底抛开了与东方刘秀之间的这层面纱,此年五月,隗嚣使大将王元据陇坻,伐木塞道,以阻汉军。双方在陇坻大战,汉军大败,各引兵下陇坻,隗嚣部将从后急追,汉军幸得马武断后,汉军才得退下陇坻。刘秀在洛阳得知汉军大败,马上令耿弇、冯异、吴汉等部再次部署,以成犄角之势,力保关中。隗嚣部将挟陇坻大胜之威,欲进取关中的要地恂邑,一旦恂邑失手,则关中震动,幸得冯异急速抢占恂邑,并击退了陇右军马。隗嚣见汉军虽败走陇坻,但却再难以扩大战果,也只好收兵。不久隗嚣再次上疏光武帝,刘秀则回复隗嚣道:“今若束手,复遣恂弟归阙庭者,则爵禄获全,有浩大之福矣。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岁,厌浮语虚辞。即不欲,勿报”。刘秀告诫隗嚣,如果归汉,则功名利禄可得,否则,就不必多说了。隗嚣见此,遂遣使称臣于西蜀公孙述,被封为朔宁王。 建武八年,双方又再次大战于略阳,为了夺回陇右要地略阳,隗嚣亲率数万大军攻城,汉军亦死守。见陇右战局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刘秀再次亲临长安,指挥平陇作战,这时据有河西五郡的窦融部率步骑数万大军归汉,对陇右构成了东西夹击的事态,陇右诸将中,有多人投降归汉,使得隗嚣的局势更加恶化,只得放弃略阳,退守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正在此时,洛阳附近的郡县发生了变乱,京师震动,刘秀不得不星夜东返,临行时,刘秀对岑彭道:“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得陇望蜀”的典故。汉军围攻西城,隗嚣困守其中,数月后,陇右大将王元、行巡、周宗将蜀救兵至,他们率其中的五千余人,乘高卒至,鼓噪大呼曰:“百万之众方至!”,汉军未料到西蜀救兵会突至,阵脚大乱,王元等死战护卫隗嚣突围出了西城。汉军在极好的形势下再次失利,加之粮草将尽,只得再次退出陇右之地,这样先前被汉军攻占的安定、北地、天水诸郡又为隗嚣所得。刘秀第二次对陇右的用兵再次失利,但此战陇右的人马与粮草也是损失极重,建武九年春,隗嚣忧愤而死,陇右诸将立其子隗纯为陇右之主。建武十年,刘秀再次亲临陇右一线,指挥最后的平陇作战,冬十月,耿弇诸将攻破落门,陇右诸将与隗嚣之子隗纯出降,陇右遂平。 陇右隗嚣灭亡之后,东帝刘秀与西帝公孙述之间的缓冲地带已不复存在,两帝之间,终要直接面对面了。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也,少有盛名,治理蜀中五县,政绩卓然,以至郡中百姓皆以为其有神鬼相助。后王莽天凤年间,任蜀郡太守,以其能而闻名蜀中。新末天下大乱,公孙述亦起兵割据巴蜀。更始二年,刘玄遣益州刺史张忠等带兵万余人来接管巴蜀和汉中,公孙述见蜀地险要,众心又归附于他,故有自立之志,遂使其弟公孙恢在绵竹大败更始诸将,从此公孙述之名威震益州。公孙述手下的功曹李熊对公孙述言:“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将军割据千里,地什汤、武,若奋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业成矣。宜改名号,以镇百姓。”此言正和公孙述之心,不久,公孙述在成都自立为蜀王。蜀地沃野千里,兵精粮足,关中、荆州等地的百姓闻蜀地太平,安居乐业,为躲避战乱,纷纷奔入蜀地,西南夷也遣使纳贡,益州一片兴旺之势。此时,李熊复对公孙述言:“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兵所屠灭,城邑丘墟。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构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扞关之口;地方数千里,战士不下百万。见利则出兵而略地,无利则坚守而力农。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杨。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今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志士孤疑,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经过深思,公孙述遂于公元25年初在成都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建元“龙兴”。称帝之后,公孙述使将军侯丹开白水关,北守南郑;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据扞关。于是,公孙述遂尽有益州之地。更始败亡之后,刘秀专事东方,无暇西顾,关中不少豪杰均引兵归奔西蜀,蜀势大振。公孙述遂大修营垒,多置车马,操练兵马,于西蜀聚甲数十万。除此之外,公孙述还在汉中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制造十层高的豪华战船,且多刻天下州牧的印章。建武五年,割据荆州的秦丰为刘秀所败,其属下大将延岑和田戎归奔公孙述,延岑被封为大司马,田戎则为翼江王。建武六年,公孙述遣田戎出江关,收拢其旧部,欲取荆州,结果无功而返。而此时,刘秀已经基本上统一了东方,已经开始谋划西北的陇右与蜀中的公孙述了,遂手书公孙述曰:“天下神器,不可力争,宜留三思。”手书的署名为“公孙皇帝 此时,公孙述手下的骑都尉荆邯见东方将被平定,刘秀的大军马上就要西向,此论,既道出了隗嚣战略上的严重失误,又给公孙述指出了对抗东帝刘秀的策略,即进则可有获胜之机,退保则必不可全。公孙述亦赞同荆邯的这番论断,欲尽发西蜀之兵使延岑、田戎分出两道,与汉中诸将合兵并势。蜀中之人及其弟公孙光以为不宜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均极力劝说公孙述罢兵,公孙述竟按他们这些人说的做了。延岑、田戎也数次请求出兵,但公孙述终究疑虑而没有听从。公孙述的优柔寡断,使得其失去了最后与东方的刘秀争夺天下的资本,待刘秀彻底平定了东方,大军西指,等待偏安于蜀中的公孙述的结局就只有失败了。 建武七年,陇右的隗嚣迫于汉军压境,遂向公孙述称臣,以求联兵于蜀,共同对抗东方的刘秀。建武八年,公孙述遣将援助隗嚣,并连同隗嚣击败了攻打西城的汉军,迫其退回了长安一线。但不久,隗嚣病死,刘秀再次对陇右用兵,陇右之军崩溃,公孙述的援军也损失甚重,蜀中震动。陇右的覆灭,顿使益州失去了北部屏障,建武十一年,刘秀命岑彭和来歙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大举伐蜀。早在建武九年,公孙述已令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泛等将数万兵马沿江乘竹排下江关(今四川奉节东),击破了刘秀的威虏将军冯俊等部,攻下了巫县及夷陵、夷道(今湖北宜都),公孙述军因此得以据荆门、虎牙(此处之荆门、虎牙皆为山峰之名,荆门山在南,虎牙山在北,江水从中而过。其地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并且“横江水起浮桥、楼观,立攒柱以绝水道,结营跨山以塞陆路,拒汉兵”,可见公孙述军在建武九年就击败了刘秀军,并建立了坚固而险阻的荆门山防线,成为了西蜀南部的屏障。之前岑彭曾多次试图夺回荆门,但均未成功。现在,汉军大举伐蜀,岑彭则总结了以往的教训,准备了大小各种战船数千艘,并以火攻烧毁了蜀军设在荆门一线的浮桥和楼观,蜀军大乱,溺死者数千人,蜀将王政斩杀了大司徒任满,投奔了汉军,田戎则退保江州。岑彭等来到江州后,见一时难以攻取,遂转攻平曲,大胜,“收其米数十万石”。公孙述见岑彭的南路大军攻克了平曲,即令延岑、王元与其弟公孙恢率领重兵据守广汉及资中,又遣侯丹率两万余人据黄石(今四川涪陵东北)。岑彭见势,多张疑兵,令臧宫等从涪水上平曲,以牵制延岑等蜀将,自己则分兵顺江而下还江州,然后溯都江而上,攻袭蜀将侯丹部,大破之。紧接着西向“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余里,径拔武阳。使精骑驰广都,去成都数十里”,岑彭分兵绕道奔袭两千余里,克武阳,前部骑兵到了广都,距成都不过数十里,先前公孙述令延岑等率蜀军主力屯于广汉,即为堵截岑彭的南路汉军,谁知岑彭的兵马竟绕出延岑军后,逼近了成都,蜀地震骇,公孙述大怒,用手杖击地曰“是何神也!”不久,南路的臧宫部亦率五万兵马大败延岑,“斩首溺死者数万人,水为之浊流”。不久臧宫军进抵绵竹,公孙述的大将、从陇右隗嚣处归奔而来的王元,不得已“举城降”。此时刘秀致书公孙述,言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公孙述感叹良久,言:“废兴,命也。岂有降天子哉!”。见南路连续失利,公孙述又遣蜀中刺客,混入汉军,刺杀了岑彭,为据汉军,公孙述可算是方法用尽。不久,刘秀遣大司马吴汉接替岑彭担任南路汉军的统帅。不久,吴汉击败蜀将魏党、公孙永等于鱼涪津(今四川乐山一带),兵围武阳,公孙述的女婿史兴率五千兵马来助,亦为吴汉所破,吴汉得以占据武阳。此时,刘秀诏令吴汉“直取广都,据其心腹”,吴汉依令而行,果然,武阳以东诸小城皆降。而南路的臧宫在逼降蜀将王元后,又破涪城,斩杀了公孙述的弟弟公孙恢。面对如此局面,蜀中“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此时刘秀再次致书公孙述:“往年诏书比下,开示恩信,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家族完全;若迷惑不喻,委肉虎口,痛哉奈何!将帅疲倦,吏士思归,不乐久相屯守,诏书手记,不可数得,朕不食言。”刘秀的手书中劝公孙述认清方今之大势,再战下去,犹如委肉于虎口,而早日归汉,则家族地位可得保全。这样的机会,不会再有,而他刘秀也绝不食言。公孙述则“终无降意”,可见公孙述亦不愧为一方之雄。 吴汉攻拔广都后,已迫近成都,此时刘秀就致书告诫吴汉道:“成都十万余众,不可轻也”,而吴汉新胜,未听刘秀之言,与刘尚分兵轻敌冒进,二人兵马相距二十里。刘秀知后大惊,料吴汉与刘尚的兵马危险,果不出刘秀所料,公孙述将十多万兵马分为二十余营,一面截住刘尚,一面猛攻吴汉部,吴汉与蜀军激战了整整一日,终因寡不敌众,败回营垒。吴汉回营后,闭营三日不出,他一面多树旗帜,使烟火不绝,一面于第三日晚趁夜色偷渡过江,与刘尚部会合。吴汉与刘尚会合的第二天,蜀国大司徒谢丰等不知吴汉军已渡江与江南岸的刘尚部会合,留部分人马牵制江北,自将主力攻江南岸的汉军,结果双方鏖战,从早晨一直打到太阳快要落山,吴汉军胜,斩蜀军五千余级。此后,吴汉军与蜀军在广都、成都之间展开了数次大战,吴汉军均获胜利,遂进抵了公孙述的都城—成都。于此同时,汉军臧宫部也相续攻占了占繁(今四川彭县北)等地,“与吴汉会于成都”。见到了最后的时刻,公孙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延岑则言:“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财物易聚耳,不宜有爱”,意谓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死中求生,岂可坐以待毙!财物容易聚得,不应该吝惜。公孙述随即“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余人”,交由延岑指挥。延岑一面在正面大张旗帜、鸣鼓挑战,一面派出一支“奇兵”绕到吴汉军的背后,突然发动了进攻,吴汉军大败,吴汉本人也坠马落水,幸得拽住马尾才从水中脱险。此战汉军损失颇大,而粮草也只够七日只用了,吴汉见此,令备船只,打算暂时退兵。这时,刘秀遣蜀郡太守张堪押运粮草和七千匹战马输送至前线,同时张堪“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得到补充的吴汉见迫近成都以来,两次与蜀军交战不利,也不敢轻举大军了。吴汉将精骑隐于后,令弱兵前往挑战。公孙述方胜,又见吴汉兵马羸弱,认为破敌之时已到,遂令延岑领一军以据臧宫,而公孙述则亲率数万大军出战吴汉,延岑与臧宫交战,三战三胜;这时,吴汉令护军高午、唐邯率数万精锐冲击敌阵,蜀军大乱,这时高午冲入敌阵,直刺公孙述,正中其前胸,公孙述受伤坠马,幸被手下救回城中。公孙述伤重,将成都兵马交予延岑后,当夜便死于成都皇宫。见蜀帝身亡,延岑亦无心再战,遂于第二日便举城而降。历时十二年之久的西帝公孙述,终落得了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刘秀登基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克定天下。
第2个回答  2011-03-26
刘秀(前6—57年),汉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后汉王朝(也俗称东汉)开国皇帝。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与兄在家乡乘势起兵,并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歼灭了新莽王朝的主力。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开决裂,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后汉王朝。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更始、建世和陇、蜀等诸多割据政权,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长达20余年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从而奠定了后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
故事典故:1、隐身草
王莽盯着刘秀紧紧追赶,眼看刘秀就要被追上了,刘秀赶紧爬到一棵大树上去躲避。因为这棵老树皮厚叶稀,难以隐身。他就感叹地说:“大树呀大树,你发出点隐身草多好呀?”话音刚落,大树枝上就生出一簇象斗篮大的隐身草,将刘秀遮蔽住,王莽追赶到大树下,转了几个圈子,也没找到刘秀,只得走开。
从此以后,这一带的大树上,年年生长出隐身草来。
2、韩城罐萝卜
相传,东汉光武皇帝刘秀还没有登基时,曾被王莽军撵得到处乱跑。有一天傍晚,刘秀跑到韩城东关,天色已黑。不敢进村投宿,忽然看见不远处的菜园里有一个矮小的草庵子,他急忙跑过去钻进庵子,暂避风寒。这个菜园的主人姓陈名来运,并非本地人,几年前带着老伴逃荒到这里,托人租种张大户家二亩地,以种菜卖菜为生。这天在家吃罢晚饭,带着铺盖到庵子来看菜。走到庵子门口,把被子往庵子里铺上一扔,“哎呀”一声,来运被吓了一跳,喊道:“谁?”刘秀在朦胧间觉着身上压了一件东西,接着又听到老人的问声,就会意是来看菜园的人,砰砰跳动的心,也就平静了下来,便和气地说:“大伯,我是一个过路的,因没钱住店,只好在这里借住一晚,明早就走”。来运一听是个过路的可怜人,联系到自己的身世,不觉产生怜悯之心,便关心地说:“大冷天的这里咋行,还是进村到咱家里去住,以免在这里受罪。”刘秀推辞不过,见老人又是老实可靠人,便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了老人,并求老人千万保密,救救自己,来运一听想起王莽在朝胡作非为的传说,对刘秀倍加同情。便说:“你放心吧,我决不会做出对不起你的坏事。明天早上我来送你。”来运把被子交给刘秀便返回家了。
来运回到家里,把地里的所见和老伴一讲,老伴心里也很高兴,并心疼地说:“你也不问人家吃饭没有?”老人后悔地说:“哎呀,我真的忘了”。老伴让他给刘秀送馍,来运却说:“不要再去了,被人知道,惹出事来。”老伴唠叨了几句,一对老夫妇便入睡了。
次日天还没亮,老伴起来烙了油饼,烧好了小米汤,就叫来运趁天不亮赶快往地里送。来运怕天不亮送饭引人怀疑,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一个最大的萝卜挖空心把米汤装到萝卜里去,用笼布盖好抱在怀里,油饼装在口袋里,急忙来到菜园。
刘秀一觉醒来,见天已将亮,急忙整理被子就要赶路,这时来运送饭已到。又饥又渴的刘秀,不问青红皂白,抓起就吃就喝,吃喝完毕,猛然看见盛小米汤的罐是个大萝卜,不由得笑了起来,来运忙问:“笑什么?”刘秀指着大萝卜说:“你真会想门道儿”。来运只好忙着解释,刘秀这才恍然大悟道:“好,好一个罐萝卜呀。”刘秀走后,来运老人随手把那个当作饭罐的萝卜扔在地里。那年冬天西北风很大,刮起的灰土把盛饭的萝卜埋了起来。第二年春天风和雨润,被埋在土里的盛饭罐萝卜竟发芽、生长、开花、结籽。老人采籽播种,到收获季节只见庵子周围的萝卜,个个长得像小罐一样,而且中间还有一个很细的水心,生吃脆甜,熟吃味鲜,上市出售被一抢而空。来运老人收入增加,生活从此逐年改善,日子越过越好。因此,人们传说:“韩城的罐萝卜是光武帝刘秀所封。”
3、安知非仆
光武帝还是一个普通百姓时,与姐夫邓晨到别人家去做客,当时大家看到谶书中说:“刘秀当为天子”。旁边的有些人说:谶书所说的刘秀肯定是国师公刘秀(当时新朝的国师公刘歆恰巧刚刚改名为刘秀)。可当时在场的刘秀(即后来的光武帝)却说:“怎么就知道这谶书中所说的要当天子的刘秀不是指的我呢?”,结果引起了众人的哄笑!刘秀登基后的第三年,与邓晨一起谈及往事,邓晨从容的对光武帝说:“仆竟然做到了”,光武帝听后大笑!
第3个回答  2011-03-26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钦曾任南顿令。庙号世祖,谥光武帝。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秀与其兄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南),组成“舂陵军”。地皇四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建立大功。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河北地区的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刘秀,成为他的有力支柱。

此后,刘秀拒绝听从更始政权的调动。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编了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因此,关西称刘秀为“铜马帝”。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于(今河北柏乡北),重建汉政权,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王朝建立的第三年,刘秀打败了赤眉农民军,控制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六年统一了关东,使河西的窦融归附。建武九年和十二年又先后平定天水、巴蜀。经过12年时间,刘秀终于完成了统一事业。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也多方限制。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又令全国共并省400多个县,吏职减省至1/10。与此同时,刘秀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建武六年下诏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起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有所减轻。他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使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他统治的时期,史称“中兴”。

建武十五年,刘秀针对当时“田宅逾制”和隐瞒土地户口的严重现象,下令全国检核土地户口。郡县守、令不敢触动贵戚官僚和世家豪族,反而在清查过程中“多为诈巧,不务实核”,“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结果,激起各地农民的反抗,郡国的豪强大姓也乘机作乱。对此,刘秀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对于农民的反抗斗争是进行分化和镇压,对于大姓兵长,则在处死度田不实的十几名郡守之后,即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让步。光武帝在其统治末年还“宣布图谶于天下”,企图以儒家学说与谶纬神学的混合物作为思想武器,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制。
第4个回答  2011-03-26
刘秀(前6—57年),汉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后汉王朝(也俗称东汉)开国皇帝。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与兄在家乡乘势起兵,并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歼灭了新莽王朝的主力。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开决裂,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后汉王朝。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更始、建世和陇、蜀等诸多割据政权,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长达20余年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从而奠定了后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