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文明的扩张各自做出了什么反应

如题所述

19世纪60、70年代,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改革及革命风起云涌,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而此时的中日两国面临同样的命运,在外面临西方侵略威胁,在内同样是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两国统治者都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但由于改革的领导者、性质、内容等各方面的不同,能够跟上历史潮流的日本走上富强之路,而落后于历史潮流的中国依旧在落后迷茫中徘徊。      从改革的领导者来看,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中国洋务运动则是封建官僚。   从改革的内容上来看,日本明治维新的经济上很明显。日本的“殖产兴业”,最初跟洋务运动一样,走国营、官办的路子。但是到了1870年代,它发现此路不通,日本人就走私有化的道路;到1880年代,开始大规模出卖官办企业。结果甩掉了沉重的财政包袱,推动了私人企业发展。中国洋务运动时,清政府一条死路走到底。当时好多人提出反对意见。说得最尖锐的是郑观应,在1870年代就指出,产权属于商人,产品“系商人身家性命所关”,必然会想法设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这些话清政府听不进去。1894年完工的汉阳铁厂号称“东亚第一”,但从设备购买开始,张之洞就瞎指挥,一开始投产就亏本。后来不得不交给商办,让盛宣怀来办。但即使商办,那种官僚企业的架构还在起作用。后来也发挥了作用,但始终不是很彻底的现代化企业。总的来讲,大清帝国是走官督商办、官办企业的道路。官督商办企业带有私有性质,但是很多官办的烙印在里面,效果很坏。      中日对比最明显的还是教育制度。现代化过程没有人才不行。中国是死死抱住科举制,到1905年才废除。青少年把最宝贵的年华用来读四书五经,对管理和建设现代化国家急需的知识一无所知!日本没有学中国的科举制度,很容易就建立起新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它所需要的人才。20世纪初成了中国学子留学的首选地。      在政治制度上,日本废藩设县,废除封建制度,推行地方自治,建立了现代的地方管理制度。中国根本没有进行制度改革。      不同改革内容决定了两个国家的改革性质的绝然不同,日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而中国则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基于以上原因日本迅速成为东方新兴工业强国,而中国虽然客观上带来中国教育、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岂不,但中国既不富也不强。甲午战争成与败,则是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成与败的最好验证。日本以较全面的改革跟上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并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中国则遭到了更多侵略。所以只有跟上潮流的改革才能推动国家发展。      当然最后必须指出日本并不是一切都现代化了,日本还有两个方面没有现代化,第一是政治体制方面。它有宪法,但没有真正实行宪政制度,整个政治制度以天皇为核心,是一个军国主义的专制的体制,没有真正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第二个大问题是思想理念没有现代化,搞极端民族主义。把朝鲜和中国说成是日本人的生存空间,要在日本领导下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把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看成是文明跟野蛮的战争。      因此日本经济上基本现代化、政治上半现代化,思想上极端民族主义,三者结合起来,日本虽然有经济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军国主义国家。在这样情况下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使现代化发展误人企图,这一点是必须警示,只有政治、经济、思想等全面现代化,一个国家才能真正富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19
首先,19世纪,中日两国都曾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受到了西方文明扩张的影响。对面西方的坚船利炮,中日两国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这是两国的共同点。

第二,然而,在19世纪60年代,日本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进行了“明治维新”。这次“维新”是日本政府进行的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在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同时期的中国,只认识到了西方工业技术的先进,掀起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而没有看到西方文明的先进,主张“中体西用”,其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封建统治。最后则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而宣告失败。
日中两国一成一败,正是源于对西方文明的不同认识,而采取了不同的改革之路。这是两国的不同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