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中日俩国面对西方文明咄咄逼人的扩张 各自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如题所述

  1、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2、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之比较:
  (1)洋务运动是清后期至清末时,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该运动自1861年底(清咸丰十年)开始,至1895年大致告终,持续了近35年。按目标的不同,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在两次英法联军失利、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上层为应对内忧外患形成了“洋务派”与“守旧派”两种阵营,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变革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校和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2)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
  变革内容:
  政治方面:
a 废藩置县(作用: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b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a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b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军事改革
:内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

  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a 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 b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变革结果比较分析:
  日本迅速成为东方新兴工业强国,而中国虽然客观上带来中国教育、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岂不,但中国既不富也不强。甲午战争成与败,则是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成与败的最好验证。日本以较全面的改革跟上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并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中国则遭到了更多侵略。所以只有跟上潮流的改革才能推动国家发展。

  4、原因分析:
  国际环境不同: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中国,国际环境不利。造成洋务运动举步维艰;客观上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改革遇到的阻力不同:清王朝中顽固势力强大,反对变革。而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通过武装倒幕,倒幕派改革力量建立了新政权,因而能够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
  两国推行变革的力度不同:中国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实行“有限变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实行包括改革政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全方位“变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14
中国试图引用一点来用,但最终被强大的保守主义阻挡。日本是全面接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