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写好作文

如题所述

激发情感,培养兴趣。
  道理上,学生们都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不大喜欢写作文,对作文感到害怕、厌烦,一提起笔来便头疼不已,搜肠刮肚也难以下笔。因此,从初一开始,学生就要致力于提高对写作文的兴趣,从“要我写”的被动状态向“我要写”的主动状态转变。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写作的兴趣。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辞发于外。好的文章无一不是人们激情感慨之作。有了情感,思维自然活跃,心潮涌动澎湃,思想的浪花碰击飞溅,很想一吐为快,哪里还有冥思苦想的窘境?有了丰富的情感,常常会产生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下便如“自有源头活水来”,下笔千言,如有神助。有了丰富的情感,还常常能产生灵感和美感。文章要感人,首先自己要对生活有所感悟。
  要把生活这股活水引入作文的水池。生活--只有学生熟悉的生活才是学生作文文思泉涌的不竭的源头。初中生尽管年龄不大,生活阅历有限,但爱好广泛,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介,如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无限广阔的世界便展现在眼前。这里,总有学生熟悉的事物、喜欢的东西,更有许多蕴含深意的素材,如果再加上教师的挖掘和引导,或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或展示含蓄隽永的材料,或创设激动人心的情境等,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写作兴趣。重视积累 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入手。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上两者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新闻引路 轻松入门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需不断重复。“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再训练语言优化。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与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通过想象、思维和语言优化训练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语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闻的规范模式,不会造成模式化的恶果。交给工具 四步成文
  笔者认为: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脑图被作为帮助学生思维的作文工具。步骤“想”展画脑图,实质是发散性思维,通过展开联想引导线索、丰富内容,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联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并引导学生遵从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联想三法则对事物进行联想使文章内容全面、丰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连续思维使文章内容深刻。步骤“选”完善脑图,实质是“聚敛思维”,要求学生按照“合题意要求、正确或合理、独到而新颖、利于发挥优势”的原则考虑写作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负责加工线性信息,而右半球则负责加工形象性、结构性、层次性信息,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使作文选材、构思、立意过程呈发散性或聚敛性,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有利于调动大脑两半球协调工作,提高写作效率。步骤“写”即语言的“线性”表达,强调一气呵成。步骤“修”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强调念作文,使学生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5
兴趣、积累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写出一手好作文来,并不是每个孩子刚开始就对作文产生兴趣。谈一下引导问题。第一,从来不数落任何一个学生,更不横加指责横挑竖捡。我想作为一个教师,首先给予学生是信心,我能干好这件事,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老师刚开始对于学生作文总是这样,这是你写的吗?看你写了一些什么,用尽各种语言挖苦指责学生,导致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有几个孩子总在挖苦中干好一件事的。可能连我们大人都这样,你越叫我这样,我偏偏那样,孩子也是这个样子。爱护那一点虚荣心,你看这句话用得多好呀。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好,我们也要去表扬。我们的工作就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一点信心,相信他会干好这件事的。从短到长,由流水帐到重点突出到观点集中,让学生自己在习作中有所体会。他有了信心,有了兴趣,自然你就不用督促了。他想写就一定会写好。这一点希望老师在教学中尝试一下。当学生快乐的时候,你也是快乐的。创造就是一种快乐!

目前,小学生写不好作文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把语文学习看成纯技术之学,学几篇文章,把几篇文章肢解成一块一块的。做题,做题,明辉老师有时常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孩子成天做那些题,到底有什么作用。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语言基础,必要的正音正字,必要的填字填词,必要的书写,必要……怎么能不做呢,这一点倒是不反对的,但是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那个方面就有些不太必要了,干什么都 有个度的问题。首先,语文成绩提高来自于积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和低,要看他学识深浅,是否广博,口齿是否伶俐,是否善于表达,这些都来自于积累。因此,单单地学好语文书是学不好语文书的,那么多做题也是学不好语文的。叶老先生说过:“语文书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今天拿来还十分管用。因此,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课外,让学生多读,多涉猎课外书,让学生俯视来学语文。因此要写好作文让学生经常涉猎各种课外书,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养成手不释卷的良好习惯。

说一点题外话,做好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多读广泛涉猎,不一定要写下水文,但你一定要懂作文。就像一个大夫,如果不懂病情只能胡乱开药。因此,多读书及时掌握信息,掌握这个时代发展的动态。教作文首先要会作文。歌唱者连曲谱乐理都不懂肯定不是一个高超的歌唱家
新课标到底要我们怎样来教作文?首先,我来谈一下。作文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举个例子,一位三、四岁的小孩子,看到一盘肉,吃了一口,他会大呼一声:太好吃了。那么,这句话就是一篇作文。因此,作文是一种情感的喷发,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自然表露。两个同学打了起来,一个把另一个打哭了。你把经过写出来,那个受委屈的自然要大讲一番,这就是作文。古人说“情动而辞发”,就是这个道理。有了情感他想说,有了感受他想说,这就是作文,可我们的老师恰恰不是这样做的,综观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流派,相对来说,南方较多一些,如南京储晋的快乐作文,上海李白坚的情景作文。这里我想就自己在作文教学上一些作法谈一下自己一点粗浅的意见。

首先,引导孩子有话可说。

是不是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我想未必是这样。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说出来。比如,早上下雪了,他在作文中写到天下雪了,冬天来了。这就是生活中的一般发现,只是表面。如果他说,今天下雪了,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快了,这是对生活的思考,这就是作文。

不要拘束,只要能写出来就行。

对于刚写作文的孩子,我们不能提任何要求。多年来,我们习惯用这样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孩子一写作文,我们要求: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情感丰富等等。我个人认为,这些对于一个初始思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对废话。一个孩子走路,难道我们也提这样的要求:不要走歪,不要低头,不要……要用双腿来走,不能摔跤。如果我们这样来要求,哪个孩子还敢走路。可是我们在教学中恰恰是这样,刚开始写作文,我们不要有任何过高的要求。小学生作文,字通文顺就可以,有点错别字也可以,句子不通也可,流水帐也可,只要他敢写,能把内心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写好作文首先要倡导孩子认真写,写真事。有老师刚开始让孩子写童话,对于这种做法,我倒认为刚开始写作文,写真事要比写童话容易,可以倡导孩子看童话,但是刚开始就写童话,不一定太合适,因为童话是一种创造。需要更高级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消除作文的畏惧感,我愿意写,我爱写,我想写,通过文字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发现表达出来,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易于动笔,易于表达。
第2个回答  2011-05-05
多看一些新概念作文,各类杂志,收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句子,然后在作文时用上。这个很重要的,一开始要是不习惯的话就原版照抄下来,一定要做到学以致用,要把你看过的句子套用到你写的作文里面,题目也一样,好的题目也可以照模样套用。写过7.8片以后你就会觉得已经入门了,当然前提是自己一定要去写,并且要学会把别人的文字转为自己的,这样你就成功了!
祝你成功哦!加油呵呵······
第3个回答  2011-05-05
多积累素材、不一定要字数,写完后要修改,我也是一步一步来的
第4个回答  2011-05-05
多读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