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古诗是什么?

如题所述

李绅《悯农》一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

李绅《悯农》二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09
李绅《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李绅《悯农》二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
第2个回答  2018-03-09
李绅《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意义】这首诗揭露社会不公,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对劳动人民真挚的同情。
第3个回答  2018-03-09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赏析:

这首名诗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既然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那么丰收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呢?人们不难知
作者之意:“苛政猛于虎也!”诗人委婉而深刻地揭露了统
治者剥削者残酷剥夺农民军劳动果实的罪恶。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这首描写农民在烈日下艰辛苦锄地,感慨叹一粥一饭
来之不易,暗斥侵夺农民劳动果实的剥削阶级。两首“姊
妹篇”都具有与内容相称的形式,均选用短促的仄声韵律,
给人以急切悲愤的感觉、抑郁难伸的气息,因而更具有艺
术感染力。

这两首诗在1992年香港“唐诗十佳“评选中。均被评为第八佳。
第4个回答  2018-03-09
李绅《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李绅《悯农》二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