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让提意见可以表态吗

如题所述

职场如战场,处处隐藏着危险,一不小心就会马失前蹄。
人们常说“无奸不商”,怎料坐在办公室中的资本家更是奸上加奸。以致我辈中人行走江湖,无不叹“江湖险恶”。因此,时刻保持一颗高度警惕之心,才是明哲保身的长久之道。

在职场中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会议室中讨论方案,七嘴八舌、各执己见,最后也没个结果。这个时候,领导突然点名要你表态,谈谈看法,提提意见。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天真的以为领导真的在征求你的意见,你的发言,有可能成为领导反击别人的关键手段。如果你不以为意,夸夸其谈,最后的结果,要么得罪领导,秋后算账。要么得罪他人,四处树敌。
表弟大鹏在刚入职不久,就摊上了这种事。
表弟入职的这家公司,发展了十几年,有很多“元老”级别的领导和员工,关系更是盘根错节。
部门里也一样,1个领导5个员工。从时间上看,都称得上是公司的“中坚力量”。
部门里经常因为各种意见争来争去。领导很难说服下面,下面又经常不服从上面。但因为都在公司呆了好些年,都有些背景,也不好撕开面皮,况且都是工作上的分歧,出发点也是为了让公司更好。
可这种微妙的氛围,就苦了大鹏这样的不知深浅的新人了。
记得有一次部门开会,讨论某项目该如何进行。领导认为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宣传上,多渠道广撒网,舆论最重要。但是底下员工却不认同,认为渠道单一垂直就好,更多精力应该放在后面的活动上。就这样,双方争论不休。就在这个时候,大鹏被领导点名,要求发表一下意见和看法。
大鹏初来乍到,本着领导说的就是对的,将领导方案猛夸了一遍,无条件的站在领导的位置上。领导很满意,借机又利用大鹏的发言,指桑骂槐的狠狠敲打了一下“老油条”们。看着下面同事铁青的脸色,大鹏已然知道被领导当了枪,但事已至此,无法挽回。
接下来的工作中,部门同事对大鹏爱答不理,说话阴阳怪气。大鹏也想过请客吃饭来跟同事缓和一下情绪,但同事都是再三拒绝。大鹏自知是因为说错话,但也觉得同事未免太过小题大做。再加上在公司中没有根基,只能无条件的选择支持领导。
就这样,事情越发的有些失控。好几次表弟和同事甚至在部门里吵了起来。
长久以往大鹏心生厌倦,只能寻求领导帮助。谁知领导对此事态度暧昧,先是象征性地安慰了一下大鹏,接着话锋一转,表示大鹏与一个同事不合也就算了,与这么多同事不合那可能就是你自己的原因。
大鹏彻底傻眼了。其实大鹏本就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但因为第一次无知,被领导当枪使后已经与同事产生隔阂。后面因为信任领导矛盾再次激化。没想到,一片赤诚换来的是领导的息事宁人和两不得罪。真应了那句话,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
就这样,一纸辞呈递到了领导面前,无奈离职。
其实,说话的分寸是首先要注意的,就像林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因为在不适当的场合或时机实话实说,只会害己害人。请牢记,在职场,实话实说很多时候并不代表真诚,只代表着你的职场之路将走得极其艰辛。
那么,当被上司点名问询时,要如何发言,才能明哲保身,两不得罪?
白薯总结了3点建议,依次使用,让你应对这种复杂情况时,无往而不利。

1、“模糊”的认同
被领导点名,不要张嘴就来,也不要掺杂情绪主动参与到“战争”中去。一定要牢记一点,无论领导说的是什么,就算驴唇不对马嘴,发言的前提,都要表示认同。
要记住,虽然领导不一定是你的人,但你一定是领导的人。得罪同事可能让你举步维艰,却仍有机会化解,但得罪领导的后果是直接让你卷铺盖走人。
这个时候赞赏+认同+感谢,一套组合拳,基本彩虹屁就稳了。
举个例子:李总的这个方案,确实太好了,看了一遍之后,受益良多。不仅解答了很多让我有疑虑的地方,而且也肯定了我的一些看法。李总让我来讲一下,我就说一下我的一些想法,也感谢李总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来表达。但是,我的想法可能不太成熟,有些片面,所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随时提出来。
此话一出,领导觉得心里开心,脸上有光,虽然你说的模糊,但领导默认你是站在他这边。同事也知道你在客套吹捧。况且你已经说了你的想法“不成熟”,又天然降低了后面具体建议的杀伤力。
有人可能会疑问,那表弟也是这样做的,最后不也是离职了?
其实表弟这一步没有错,错的是后面。我们继续往下看。

2、选择性分析
“虚”的说完了,就要来点“实”的了。“彩虹屁”点到即止,同事可以理解,领导也觉得你知分寸。如果一直都是吹捧,没有干货,不仅同事看不起你,领导也会觉得你这个人能力不行。
所以,专业分析+选择性表达才是正确的方式。
首先,不评论方案的好坏,先从事情本身来谈一下你的看法,比如分析一下市场大环境,分析一下竞品市场份额,分析一下国外经典案例。通过你的发言,让大家带入到你的语境中,稍作铺垫,降低火药味。
其次,就在大家沉浸在到你的观点中时,抛出领导方案中一些正确的方向,来做一下肯定的分析。如果有其他方案,也可以带一下其他方案中的相似点,来达到互相佐证的目的。
这个时候,大家先被你前面的说辞绕了进去,立场不坚定的,甚至会因为认可你的看法而忘记了你发言的原本初衷。而且领导看你用客观事实分析肯定他的方案,更会觉得有面子,也会对你的发言表示认可。若其他领导或同事有不同方案,也会因你肯定了他们的某些方向对你敌意大大降低。
接下来,就是发言的核心内容了。

3、“虚实结合”的建议
前面说穿了都是铺垫,明着给领导面子,暗着给同事示好。
领导既然做出了计划和方案,是因为他早已有了答案。当这个答案出现分歧和不同声音时,领导才会问你。问你的目的也不是让你真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出来,而是让自己的答案能够进行下去。
所以,你要记着你的这个答案,不能与领导相悖,也不能顺着领导最后被当成了教育别人的工具。
这一次在表达上,我们要从“实”转换为“虚实结合”。举个例子。
当领导因为某宣传方案产生分歧时,问你有什么意见,你已经做好了前面的铺垫,下面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觉得,李总已经非常详尽了,能考虑到的地方都考虑到了。不过张总的方案中,提到的新媒体这一块儿的宣传我觉得也是挺有意思的,我都没有想到自媒体宣传占比这么多。当然李总强调的预算也是要考虑的。这都是我的个人看法和建议,都是不成熟的观点,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方案我还要再去消化消化,理解理解。暂时我这边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具体还是要看领导的安排。
这样说完,整套话术流程基本走完,从“虚”走向“实”,从“实”变为“虚实结合”。
看似你给了建议,其实什么都没有给,将问题抛回给领导,让领导来做决定。领导不会对你产生微词,“彩虹屁”都拍了,他也知道要你发言的目的是什么,最多心里说上一句“老狐狸”。他人也不会对心生不满,因为你的发言同样认可了他人。更关键的,你的领导也无法利用你的发言,当成去攻击他人的武器。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职场中,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采纳别人特别是下属的主张,因为这往往会使他觉得有失面子和里子。
明白了这一点,你也就清楚了领导让你发言的真正意图。
所以,假如你将同事都看成庸才,只有自己有真知灼见,太过张扬自我,那绝对会处处受人针对。而且在竞争中,你很可能是最先被淘汰出局的人。要知道,聪明的人懂得何时藏拙,蠢笨的人才会时刻锋芒毕露。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同理,你说话的分量,也跟你的身份有直接关系。如果你是领导,亦或是某个行业顶尖大牛,那你的确可以畅所欲言,可以直抒胸臆。但身份不到,能力欠缺的情况下,首要目的,还是要考虑如何在职场中生存下去,如何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领导让提意见,是否可以表态,要取决于老板平时的为人是怎么样的,如果老板是一个虚心谦虚的人,善于接受意见的人,那可以提一些对于公司发展有益的意见,如果说老板平时是一个较为自负刚愎自用,不太能够听从其他人建议的人的话,那就不要去提意见,或者说是委婉的提一些无足轻重的小意见。

一、强化公司管理,做到责任到位

此次设备改造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如何管理和维护好设备是我们公司的一项大事。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及奖罚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确保设备在生产中的正常运行。

二、竖立员工的价值观,培育企业文化

竖立企业员工的正确价值观,员工和企业同心同德,不畏任何艰难困苦。企业以首先以员工为中心。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一份子,在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企业是大家共同的财富,只有企业好了,个人才能得到发展。才能以天力自居为荣!只要企业好了,个人就能得到发展,得到回报。

三、守岗、敬岗、爱岗

让员工认识自己岗位的重要性和肩负的职责、使命。首先我们要守岗,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使机器运做起来。上轴动了,齿轮不动,行吗?齿轮动了,轴承不动,行吗?显然都不行。或者,齿轮去装到轴上去用。悬梭和针杆调换着用。行吗?也不行!所以,员工首先要守岗,做好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来源网络
第2个回答  2020-10-06
说话的分寸,要注意。步步流行时时在意不轻易多说一句话,因为在不适当的场合或者是时机实话实说,只会害己害人,请牢记在职场实话实说很多时候并不代表真诚代表着你的职场之路,将走的极其艰辛。
第3个回答  2020-10-06
多数属于走过场,不宜发表比较有针对性的意见,领导也是普通的人,难以走出自我意识。极少数高风亮节的例外?
第4个回答  2020-10-07
民主会可以提合理化建议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