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格式 ?(图片)

如题所述

书写格式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扩展资料

书信是写给具体收信人的私人通信。除了保护有关的私人秘密外,一般对属于书面作品性质的信件也给予版权保护。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1

写信的格式包括:

1、抬头

抬头,就是对收信人的称呼,应顶格书写,单独成行, 以示对收信人的尊重。抬头的后面,加上表示领起下文。

2、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

3、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字开始书写。转行时顶格书写。一封信中可专写一事,也可兼叙数事。根据内容作适当分段。

4、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 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

5、署名

署名,就是在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知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辈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扩展资料:

写信的注意事项:

信是写给收信人看的,写法上就应该符合对方的身分、 经历、文化水平等实际情况。比如,信中穿插一些外文,原也无可非议,有时是必要的。但是对方不懂外文,你却在信中夹杂了几句,使人没法懂,还要找翻译,既给人添麻烦, 还会让人以为你在故意炫耀。

如果是第一次与对方通信,或者邀请对方来家作,应当在客正文中写明自己的通讯地址,或家庭住址。也可在署名、日期的下方空两行、空两字的地方,先写“如蒙赐复, 请寄“来信请寄:”、“寒舍地址”等字样,再写上详细、 正确的地址。

信的抬头和正文中,不可直呼对方姓名“张某某”、“李某某”等,否则会让人觉得不礼貌。

信写好后,应仔细读一遍,看看有什么错漏,避免因为 写错一个字,或者写漏一句话而使对方产生误解,误了大事。

写好的信文,要平整地折迭成长方形,有抬头的那一方要在最上面,附件可夹在折好的信笺中,或放在信笺下面, 一齐放入信封,然后粘好封口。如果同时写好两封或几封信,应注意不要装错了信封,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信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一、信的开头先写称呼如:亲爱的妈妈,再加上冒号。
二、正文的开头空两格。可以先问候几句,再抬头另起一行再写你要讲的内容。
三、写完要说的话以后,要抬头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祝”字,然后抬头另起一行顶格写祝词如: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四、落款部分写在文章的右下角,记住先写姓名,再另起一行写写信日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17
第4个回答  2019-10-30

书信格式怎么写,超级详细,你学会了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