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穷乎陈蔡之间全文翻译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全文翻译: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回答道:“不能这样,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

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孔子佯为不见之。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乎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

故知非难也,所以知人难也。


注释:

1.穷:被困。

2.藜(lí)羹(gēng):用藜菜做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藜:野草,这里指野菜;羹:汤。

3.爨(cuàn):烧火做饭。

4.甑(zèng):古代蒸食的炊具。

5.少顷:一会儿。

6.煤炱(tái):黑煤灰。

7.乎:于。

8.攫:用手抓取。

9.食洁而后馈:向尊长进食叫馈。这是孔子在测试颜回。他说今天梦见先君,要祭祀他,只有没被别人先吃,是干净的才可以进上。


评价:

人面对逆境与不幸,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与胸怀。孔子以君子自恃,不怨天尤人,即使“七日不尝粒”也并不铁青着脸,见到学生颜回“偷吃”也还能半开玩笑地质询(幽默与自嘲乃是逆境的心里良药)。而最可贵的是他在得知真相后的自责自省。


出处: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0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

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能这样,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

哲理

人面对逆境与不幸,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与胸怀。孔子以君子自恃,不怨天尤人,即使“七日不尝粒”也并不铁青着脸,见到学生颜回“偷吃”也还能半开玩笑地质询(幽默与自嘲乃是逆境的心里良药)。而最可贵的是他在得知真相后的自责自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13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全文翻译: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回答道:“不能这样,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孔子佯为不见之。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乎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
故知非难也,所以知人难也。


注释:

①糁:野菜羹里掺的米粒。

②宰予:孔子的弟子,字子我。

③逐于鲁……穷于陈、蔡:这几句概述孔子周游列国时遭遇到的各种困辱,其中包括在宋国被追杀。


出处及哲理: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是出自《吕氏春秋》的文章。人面对逆境与不幸,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与胸怀。孔子以君子自恃,不怨天尤人,即使“七日不尝粒”也并不铁青着脸,见到学生颜回“偷吃”也还能半开玩笑地质询(幽默与自嘲乃是逆境的心里良药)。而最可贵的是他在得知真相后的自责自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8-12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孔子佯为不见之。

译文: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

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译文: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乎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译文:颜回回答道:“不能这样,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

译文:孔子叹息道:“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

故知非难也,所以知人难也

译文: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

延伸内容: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告诫大人面对逆境与不幸,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与胸怀。即便是犯了错,在认识到错误之后也要勇于改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8-22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全文翻译: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回答道:“不能这样,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
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孔子佯为不见之。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乎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
故知非难也,所以知人难也。
注释:

1.穷:被困。
2.藜(lí)羹(gēng):用藜菜做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藜:野草,这里指野菜;羹:汤。
3.爨(cuàn):烧火做饭。
4.甑(zèng):古代蒸食的炊具。
5.少顷:一会儿。
6.煤炱(tái):黑煤灰。
7.乎:于。
8.攫:用手抓取。
9.食洁而后馈:向尊长进食叫馈。这是孔子在测试颜回。他说今天梦见先君,要祭祀他,只有没被别人先吃,是干净的才可以进上。
评价:

人面对逆境与不幸,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与胸怀。孔子以君子自恃,不怨天尤人,即使“七日不尝粒”也并不铁青着脸,见到学生颜回“偷吃”也还能半开玩笑地质询(幽默与自嘲乃是逆境的心里良药)。而最可贵的是他在得知真相后的自责自省。
出处: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