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根的兰花改写成散文诗

如题所述

《失根的兰花》
莱阳团旺中心中学 赵敬香
一、教材版本
鲁教版五四制语文初一下册《失根的兰花》第一课时
二、目标确立
1、教材分析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因此,在阅读《失根的兰花》时,我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能够通过阅读作品,在心中创设美好的情境,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初一下册共有课文30篇,教材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把课文分成五个单元,分别是以“人生”、“成长”、“祖国”、“探险”、“自然”为主题的文章。
《失根的兰花》是以“祖国”为主题的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选编了六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高尚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精读课文三篇:《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悲剧性后果通过日常生活的一角揭示出来,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失根的兰花》是旅美作家陈之藩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飘零异邦,心怀祖国的深情。《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我根据本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深情”这个总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要求的有感情朗读,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品味精彩句段这个特殊要求,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语文阅读欣赏能力,但是他们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毕竟是匮乏的,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文本。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完成这些任务,不仅应当在学习上下功夫,还应运用一些适合的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准确地朗读课课文、怎样做笔记(如何掌握时间、提高速度),如何背诵课文(先抓住重点字、词背诵每段,然后再串起来),如何写好作文等。这一切对于刚刚由小学过渡上来的初一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很注意加以引导点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注意了这些问题。
3、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
这是第二次执教陈之藩的散文《失根的兰花》,第一次教的时候,感觉课文重点句子太多,思想感情太深沉,经历体验太独特,表现手法太复杂,觉得此文要让初一下学期的学生来理解未免有点勉为其难,不放心学生的我,只好照着参考书把现成的解读内容照搬给学生。看着学生茫然的眼神,我心里隐隐作痛:这节课我失败了。
再次教《失根的兰花》,是市教体局开展名师人选送教下乡活动,我想我该呈现一节什么样的课给同行们呢?最后领导提醒了我们,老师们需要的不是一节华而不实的表演课,而是一节渗透了新课程理念的、可操作性强的、实用高效的家常课。而且,再三强调不准用多媒体,就上一节原汁原味的语文课!
我把课文朗读了大约有十遍,反复阅读研究参考书,对于作者的那份浓浓的思乡爱国的情肠有了深层次的把握,这回我选择了走进学生,放手给孩子们自己,我让学生提前把课文读上三四遍,第二天说说读后留下了什么印象,结果大家说得非常好:“课文就是写了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人非常想家”“课文赞美了祖国家乡的风土人情”“作者非常想念故国故土”……我心里一喜,原来孩子们还是能够把握住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有什么疑问呢?大家纷纷献疑——“课文里的那个中国人是怎么一回事?”“第九自然段很美,但是有些话看不懂,‘清凉如水’、‘祖宗的静肃墓庐’什么意思?”“出国留学不是很光彩的嘛,干嘛那么伤感!”……哦,原来理解本文的难点在于文字本身的不好把握,在于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离学生太遥远,还在于作者将感情寄托于各种意象的手法学生不熟悉。
如此一来,我的教学设计指向性就明确了。
而且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参有一处矛盾,课下注释里说“写作背景是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而教参却又一会说写于1945年,一会说是1955年,且对于作者旅美的时间含糊不清,到底该怎样介绍写作背景呢?上网一查,原来陈先生是1925年生人,是成长于乱世之中,用陈先生的话说,“所受的是不折不扣的铁蹄横加蹂躏而老师却奋发有为的沦陷教育”。本文选自《旅美小简》,是他1948年去台湾,1955年初到美国,在“寂寞的环境里,寂寞的写成”的书信体散文,重在倾诉切切思乡情。台湾、大陆、美国,三者在我脑海中反复涌现,虽然已是1955年,但是祖国并未统一,骨肉分离之痛依旧,疆土破裂之辱仍存啊,我对作者的家国概念忽然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背景的介绍我终于找到满意的答案了。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感知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课文借助各种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感受作者的“绵绵思乡情、悠悠爱国心”。
教学重点:体会作品意境,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意味隽永的语言,把握作品的意象,深入作品意境。
三、教学流程
第一换节: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首先,由一名学生配乐朗诵散文诗<<思念故乡>>,然后,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心理学告诉我们,经验能使感受性更敏锐,经验是产生知觉不可缺少的条件。初一学生有朴素的情感,丰富敏感的心灵,但由于年龄和时代的限制,根本没有故土沦丧,四处漂泊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尽管他们通过本单元《最后一课》的学习,对亡国之痛有了一点浅层的、局部的认识,学习本课仍需努力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进入情境学习。
上课一开始先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步感受诗的美味,渲染氛围,创设情境为进一步学习欣赏奠定基础。背景的介绍又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1、教师范读: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理解文意。经过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示范,学生能够迅速受到情绪感染,激起阅读的欲望,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扫清朗读障碍:强调字词的认识,对学生有疑问的词句进行解答,对理解有难度的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3、学生自读:以学生朗读、质疑交流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设计意图】
首先,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认识语言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严格而又高效的言语技能训练,学生习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感染。教师范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文中字里行间跳跃的情愫。尤其对于朗读技巧掌握较差的学生来讲,教师的范读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学生提供直接的示范和指导,从而将其对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和感受通过恰当的形式得以体现。
其次,《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一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此环节正是上述几点要求的体现。
第三环节:研读与赏析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2、学生质疑重点难点句段,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①、“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为什么流泪?
②、作者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从未因异乡事物不同而想过家,为什么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③、“我,到处可以为家”和“到处均不可以为家”.这两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怎样理解作者心目中“家”的概念?
④、作者为什么不爱看与家乡不同的东西,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⑤、为什么要提到美国小说里的中国人?
⑥、第九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这一段中,山河花木代表什么?故事诗歌代表什么?怎样理解这段文字?
⑦、“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与感情?
【设计意图】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在文学作品方面的阅读要求主要有: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建设就是要求我们的课堂教育能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尊重生命个体,尊重认知规律,尊重学习规律。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1、身在异国他乡,思乡是永恒的话题。你能说出几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词名句吗?(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看谁平时积累的多)
2、“你在暑假中,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活动,可是离家仅仅三天,你就想家了,于是你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妈妈,我真想家,我想……’你能接着写下去吗?”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经验。”此环节通过对教材深度与广度的挖掘,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经验积累,将课本学习与生活体验相联系,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倾吐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走向和谐高效。
四、 精彩片段
(一)、精彩,在生成中
学生在自由探究赏析语言时,有不少精彩的发言,例如——
生1:我们组探究的是“作者为什么不爱看与家乡不同的东西,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个问题,我认为, “不敢看”是因为怕触景生情,就像杜甫的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生2:我想这就好比去年两处中学刚刚合并,我们原中荆的同学来到了陌生的团旺以后,很是不适应,一开学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跟原来中荆的老师教,但是空余时间看到那些老师,虽然亲切却感觉心里有点悲凉。(说到此,我看到一部分原中荆的学生认同地点起了头。)
生3:对啊,当时真的是既希望看到熟悉的老师,又不大敢见,怕自己克制不住哭出来。晚上往家走,感觉真幸福啊。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我都有种要哭的感觉。
许多同学深有感触,争相发言。待他们倾诉的差不多了,我顺势一问:“那么,现在你们还有这种背井离乡的感觉吗?”
这次大家异口同声:“早就没有了!”
“为什么我们能很快适应不再痛苦了呢?”
这时,又是学生1最先发言了:“团旺也是咱家嘛!”他一说完,大家都乐了,我适时又是一问:“走了半天,就像在自家南屋走北屋(中荆在南团旺在北,两地相距仅10里),不适应只是暂时的,而作者呢,他跟我们一样吗?”顿时,大家恍然大悟,终于深刻理解了作者的那种“失根”的漂泊之苦。接下来,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势如破竹,入情入理。
(二)、精彩,在预设中
对于第九段的解读我的课前预设是,引领学生从修辞方法、思想感情、各种意象等角度理解赏析,然后指导学生归纳学习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师:作者把思念祖国的感情寄情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乡愁,是沉重的、抽象的,该怎样表现呢?
生:可以借助一些具体的事物啊!
师:现在,你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活动,可是离家仅仅三天,你就想家了,于是你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妈妈,虽然离开家,离开你和爸爸才三天,可是我真想家,我想你,我想爸爸,我想……”请接着写几句话,表达你想家的感情。”
学生沉思片刻,精彩纷呈:
“妈妈,我真想家,我想你做的香喷喷的手抓饼,油光光的,咬一口满嘴生香。”
“妈妈,我真想家,我想咱家忠诚机灵的小狗笨笨,我眼前总浮现它抬起前爪作揖的滑稽情景。”
“妈妈,我真想家,这里的床不如咱家的舒适,这里的水不如咱家的甘甜,这里的米饭不如咱家的松软。”
“妈妈,我真想家,我想慈祥的奶奶,我想可亲的老师,我想邻居的小甜甜。”
……
(三)、精彩,在选择中
作业设计时,我创设了五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如果你喜欢积累,就试着着背诵第九自然段。
B、如果你擅长写作,就试着从生活中找寻灵感,看鱼、看云、看花、看树、看夕阳、看日出……先说明看此物的缘由、经过,再抒写心中的感受,并藉此引发议论,写一段话。
C、如果你喜欢听歌,就在课下欣赏一下《我的中国心》《乡愁四韵》等歌曲吧。
D、如果你喜欢思考,就想一想本文以“絮”“萍”来比喻自己的人生,你认为人生还可以比做什么?
(人生如梦、如烟、如戏、如棋、如昙花一现……)
E、如果你喜欢古诗词,那就搜集一些表达思乡爱国之情的诗词吧。(《静夜思》、《天净沙 秋思》、《逢入京使》……)
当我出示作业以后,我看到了学生脸上惊喜和跃跃欲试的表情。大家纷纷忙着选择自己感兴趣有把握的一个项目进行准备。
五、自我反思
首先,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以创设意境、感受文本、情境再现来进行教学,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文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尤其是一开始的范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奠定了整堂课的学习基础。
其次,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都比较关注“文章写了什么”,却忽视了“文章是怎样写的”,叶圣陶早就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我在接受了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以后,决定调整思路,将备教的重点由“这篇课文应该讲那几个重点”调整为“学生需要通过这篇课文学会什么”,教学目标便突出了学生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