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斩犯人都要在午后三刻或者秋后问斩,这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古人在判犯人的时候,都会判为在某某时间的午时三刻或者是秋后处问斩,那么关于午时三刻就是在古代是相当于他们正中午的那个时间,他们杀人需要在阳气最重的时候,那关于秋后问斩的话就应该是古代有一句说法说的是赏在春夏,刑在秋冬,所以死囚们都会按照古代的刑法规定在秋季冬季之前进行。下面让我们去具体了解一下吧。

我们首先来说的是午时三刻行刑,上面有提到了这个午时三刻呢在古代的话就是正中午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太阳正在高挂于天空之中,而且在地面上阴影也是最短的时候,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一天中阳气最重而阴气最少的时候,行刑的人在杀人的时候当然不希望有什么倒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是被杀死的人鬼魂会来纠缠他们。

所以他们在杀人的时候都会选择在阳气最盛的时候杀人,这样一来呢是可以借助太阳的力量驱逐鬼魂,二来呢就是顺应了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些封建迷信传统。

那第二个说的就是秋后问斩行刑的说法,稍后问展示只在秋季之后冬季之前进行一些对死囚的惩罚,因为我们中国古代在很早的时候就有赏在春秋刑在秋冬的说法,那么在一定影响下也就形成了传统的习惯,而且在古代呢,对于杀死个人并不容易,他们要经过统治者的批阅,所以他们会特别的严谨,需要时间去省,那么秋后的话会给他们大量的思考时间。

而且在古代的话,他们认为春夏之际的话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之际是树木花草凋零的季节,如果人要去世的话,应该顺应大自然跟着那些花草树木一起凋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4
因为人们相信鬼魂的存在,鬼魂的阴气很重,而午时三刻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可以防止鬼魂做坏事。秋后可能是等到农忙结束再来考虑这个人的事情。
第2个回答  2019-08-14
因为在午后散客和秋后的时候百姓的空闲时间会比较多,很多人就会去看问斩,可以彰显出制度的森严,告诫百姓不要逾越。
第3个回答  2019-08-14
因为这个时候正处于阳光最猛烈的时候,死者的冤魂会随着太阳光而消散,秋后的话就是给死者一个比较安逸的环境。
第4个回答  2019-08-14
古代斩犯人都要在午后三刻或者秋后问斩,应该是根据大家的作息时间和农忙程度决定的,他们会选择一个相对比较清闲的日子来问斩犯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