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罪后一般都是秋后问斩,为什么要在秋后才问斩呢?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古代执行死刑,一般都是秋后问斩。好多人会把秋后问斩理解成秋天问斩,或者是立秋后问斩,其实都不是。所谓秋后问斩,指的是过了秋分节气后问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死囚犯都秋后问斩。古代还有一种死刑罚,是斩立决。通常犯有忤逆谋反的犯人,会斩立决。除此之外,一般的死囚犯,都是秋后问斩。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过了秋分才问斩呢?秋后问斩来源于战国时期《礼记·月令》之孟秋之月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是说:天气渐凉,霜降开始,天气冷的蝉已经开始哀鸣了,鹰因为要用鸟以祭祀,开始长空抓鸟杀戮。故此,人们认为,秋后,鹰都开始杀鸟祭祀了,人类也就可以问斩犯人,以伸张正义了。

春秋时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就有了关于刑杀时令“秋冬行刑”的记载。西汉以后,“秋冬行刑”被写入律令,成为一项制度。即刑杀只能在秋冬在行,立春以后不得刑杀。后来,唐朝规定,死刑的执行时间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这个制度一直沿用到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秋分之前的天比秋分过后的天要长,而且天气温暖,阳气盛,万物生长,人们认为,在这种气象环境下,更适合行赏;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进行扼止生命事宜。要不然,人类要遭到灾难、瘟疫等上天的惩罚。而秋分过后,天越来越短,天气变冷,阴气盛,万物凋谢,好多生物自动停止生命。人们认为,在这种气象环境下,更适合惩罚,适合杀戮。所以,死刑的执行,只能放在秋分以后了,即秋后问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4
这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认为在秋后鹰都开始杀鸟祭祀了秋后问斩是指的在立秋之后进行斩首,因为立秋之后一切都变得非常萧条
第2个回答  2019-09-24
秋后问斩,是一种习俗,农民都有了时间观看杀人犯,对他们也是一种震慑
第3个回答  2019-09-23
这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认为在秋后鹰都开始杀鸟祭祀了,那么犯人也可以了。
第4个回答  2019-09-24
秋后问斩是指的在立秋之后进行斩首,因为立秋之后一切都变得非常萧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