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需要哪些思维品质

如题所述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议论文写作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高中学生此类作文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人们往往把这个问题简单地看成写作技巧问题,忽略了议论文写作的特殊性——从构思到写作的整个过程中,逻辑思维在起主导作用。因而不注重指导学生培养良好思维品质,而是采取就某篇作文作就事论事的评讲,或盲目加大训练量,其结果总是事倍功半。

高中生处于世界观逐渐趋于成熟阶段,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政治课也把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作为重要内容。因此,完全有可能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来解决议论文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议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心理准备

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普遍存在惧怕心理。怕什么?怕无从下手:论点立不起、论据找不到、无法找到适当的论证方法等等。其实,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定的客观事物反映到人们的脑海里,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形成了一定的观点;这些观点经过演绎,再用文字表达出来,便成了议论文。因此,明确地告诉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对某些客观事物的看法,又通过搜集一些支持这种看法的理由,然后用一定的方法、方式去说服别人。把这个逻辑思维过程写下来,便是一篇议论文。教育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认识文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从而形成一种适合写作的心理状态。

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多次反复。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这种思维习惯,单纯从理论上讲通是不够的。在议论文教学中开设辩论专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是整节课,也可以是写作之前的十几二十分钟。学生参加辩论,自然而然要树立自己的论点,要旁征博引,要想尽办法去驳倒对方。这样一来,论据有了,论证方法也有了。学生因此消除惧怕心理,产生写作冲动,文章的思辩性也得以加强。

二、审题立意

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审题立意问题。如果是命题作文,文题本身会对论点有所提示,立论的问题还不很大。但如果遇到供材料作文(这类作文在当前各类考试中占相当比例),题目往往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学生便叫苦连天,找不到立论的落脚点。其实,这类题目是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联想、想象等能力。在审题立意过程中,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的优劣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构思无法进行。

问题之一:找不到材料的中心。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认识“材料”的本质属性。所谓“材料”,是以文字或图形形式出现,反映某个社会生活断面的作品。在反映及再创造的过程中,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意识。所以,“材料”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体。换句话说,“材料”决不是社会生活“纯客观”的反映,而是作者通过文字或图形,把他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告诉你。因此,一个材料必定有一个中心,一个材料只能有一个中心。文字材料往往少不了有议论,或直接,或隐藏在夹叙夹议中;而图形材料通常少不了有标题或文字说明。这些往往就是对中心的暗示,是窥视中心的窗口。告诉学生这些道理,然后培养他们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去掉审题中胡乱猜想的毛病,准确地找到“中心”。 问题之二:如何处理“自选角度”问题?学生往往把“多角度”等同于“多中心”。有一个写作材料,说的是钱学森在国外留学时的故事:有一天,钱学森证明了一个命题,但他的导师却认为钱学森的证明是错的。钱学森据理力争,受到导师的斥责。第二天,导师轻轻地敲开钱学森的房门,向他微微一鞠躬,告诉他说,经过自己整夜的论证,证明钱学森的论证是正确的。题目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从钱学森和导师两个角度分别立论,提出“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两种论点,然后找到老师说:“您看,这不是一个材料,两个中心吗?”。针对这类问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事物是“矛盾的辨证统一体”的观点。这个材料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待真理要有正确的态度。从两个角度提出的两个论点,正是一个问题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有了这种思维方法,多中心或“中心两出”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问题之三:立论偏移中心。有的学生在立论时,老是掌握不了分寸。这个问题说穿了,还是分析能力问题,思维品质问题。有一个供图作文,给的是一幅题为《责问》的漫画。画面上画着:一位戴眼镜的先生,手里拿着一本书,书名是《孔融让梨》。一位穿着入时的母亲,拉着背着书包的孩子,气势汹汹地责问先生道:“还讲这个,叫孩子以后怎么适应社会?”有些学生是这样分别立论的:“父母教育孩子要一致”、“必须重视学生思想教育”、“要学会谦让”……等等。审题立意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是学生缺乏对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理性认识。文艺作品既来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从反映某个生活断面入手,是要提出,甚至要求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用这种观点看问题,就不难看出漫画所要反映的就决不是某个家庭问题,不是家长教育孩子是否一致的问题,而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的矛盾。

再者,教会学生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对问题不夸大,也不缩小。上述第二种立论中“学生思想教育”包含的内容可就多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如此等等。可见,第二种立论显然也不恰当。那么,第三种立论“要学会谦让”就对了吗?——不,涉及面太小。作者面对的是社会,他要解决的是传统道德与现实社会生活碰撞的问题,是要大声疾呼:“传统美德不能丢!”。之所以用《孔融让梨》的故事,那是因为现实社会中某些人把“竞争”与“谦让”对立起来,“巧取豪夺”、“争强斗狠”之风日盛。作者是把提倡“谦让”作为提倡传统美德的典型加以表现而已。因此立论既要防止空泛,也不能只囿于问题的某个方面,而不及其余。养成学生“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思维品质,能有效解决审题立论问题。

三、布局谋篇

议论文写作要求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但有些学生则不是这样,在引材料并稍加分析之后,并不马上提出论点,而是展开联想和论证,然后在文章的中间甚至末尾才提出论点。认为要求提论点靠前是“八股文”的做法。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写作是违反了人的逻辑思维规律和生活习惯。举个例子:某甲问某乙:“放学后打球不?”某乙若是不干,通常是先说个“不”字,然后再讲诸多理由。而不是让人家听你讲半天理由,然后得个“不”字。这种观点,会不会有“主题先行”之嫌呢?不会。面对选择,人们立刻作出判断,既是生活习惯,更是基于大量生活体验,经过多次逻辑思维得出的理性回答。从思维方法上讲清道理,学生会豁然开窍。

在论证部分,学生容易出现论据排列混乱的毛病。例如要证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生提出论点后马上从自己说起,以显示“联系实际”。然后再说及旁人,觉得论据还不足,就再依次引出居里夫人、张海迪、李白、爱因斯坦、李时珍、瓦特……的故事。最后,在结束部分又回到自己的学习生活。这样的联想真所谓“思接千载,神骛八极”。殊不知联想是一种有序的思维活动,它要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次序进行活动。决不是为所欲为的胡思乱想。因此,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解决。首先,要教会学生把联想从时间上设定为纵向,从空间上设定为横向;联想可以先纵后横,也可以先横后纵。然后按先后、远近有序地进行。必须说明的是,当这种习惯养成以后,更多的情况下,联想是在时空结合、纵横结合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就一定无法纵横结合,有序地进行。在写作上,不论是例证还是引证,通常是提出论点以后,先讲远、古的东西。因为写文章讲究开篇要有气势。作为议论文,论证一开始把论点放到比较广阔的空间、漫长的时间里去证明,不正是表明你的论点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其权威性也就可想而知,文章的气势也就有了。再者,文章的结尾往往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如若开始时从自己说起,中间说开去,最后又再回来,反复折腾,结构上的美学价值便荡然无存。基于以上两点,要教会学生养成先远后近,先古后今,先放后收的联想习惯。

高中生写作议论文,要求使用多种论证方法,许多练习题、试题都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这是应该的。但有的教师又再具体要求:某题一定要使用某几种论证方法。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论证方法是思维方法的表露,它受到人的基本心理因素的制约。年龄、性别、经历、性格……都会造成影响,有人讲道理喜欢单刀直入、直截了当;有的人却循循善诱、层层深入……。怎么能硬性规定呢?当然,某个问题采用某些特定的论证方法更为恰当。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思维方法、方式进行指导。有时要允许各显神通,殊途同归。例如要论证“必须大力提倡社会公德”,你是采用例证加对比论证,把是否提倡社会公德造成的截然不同的结局显露在读者面前,尽可能以强烈的对比造成强烈的印象好呢?还是用大量的事实,归纳出“理所当然”的结论好呢?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而使他们掌握论证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讲究人的内在品质的优化,要求受教育者通过教育所形成的基本品质,即使是离开了系统学习阶段(如结束学校生活),也能陪伴你走向社会,使你受用终生。那么,在议论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除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以外,不是也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吗?

一九九六年六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9
【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深度,它集中地表现在是否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遇见事物的发展和进程。
(2)思维的广阔性:是指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依据,从事物各个方面的联系上看问题。
(3)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即人们在短时间内当机立断地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迅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4)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随机应变程度。
(5)思维的独创性:是否善于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思维的批判性:善于批判他人和自己的思想与成果。
(7)思维的逻辑性:是指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思路鲜明,条理清晰,严格遵循逻辑规律。【中心环节】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强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