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评一下我的诗!谢谢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 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你何时成李白了??????

李白这首五言古诗的题目是《春思》,一望而知,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内心世界的诗篇。按照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达习惯,大凡提到"春"字,一般都是语义双关的,其一,当然是指大自然的春天,其二,又可比喻男女之间的情爱。古时闺中女子每当春光明媚之际,其所思所想,自然是非出门在外的夫君莫属了。唐代诗人中有不少是善写思妇诗的行家里手,而有关少妇思春这一题材也真的留下了不少传神之作。如有"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形象而细腻地再现了一位原来无愁的"闺中少妇",因为日子过得无忧无虑,所以就把自己仔细地打扮了一番,登上高高的翠楼,去观赏外面的大好春光。谁知,这一看不打紧,烂漫的春光却勾起了内心深处的"春思":后悔自己当初一个劲儿地鼓动丈夫到边关去建功立业,到头来,却辜负了这大好的"春光",虚度了"青春"。不过,由于《闺怨》是用当时最流行的七绝形式创作的,因而呈现出一种比较表层的世俗的审美情感和趋向,也就是说流于通俗,而李白的这首《春思》,虽然属于同一题材,但因为体裁不同,是用五言古诗写的,所以在感情的抒发上,更加显得曲折委婉,一唱三叹。《闺怨》一看就是一首典型的唐诗,甚至毫无疑义是盛唐之作,而《春思》却给人以一种既古朴又隽秀的美感享受。清朝乾隆皇帝对这首诗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古意却带秀色,体近齐梁。"意思是说,从格调来说,与南朝齐梁间的民歌极为相似,但在表情达意上却更多了几分含蓄与蕴藉,这种与《诗经》颇为相似的风格就是所谓的"古意"了。不过,在修辞上还是非常讲究的,运用了不同的对偶句式,开头是一般的工整的对法,"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紧接着便精心构造了一联颇见功力的"流水对","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这种艺术上的考究与锤炼,就是乾隆皇帝所肯定的"秀色"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09
我也是信口说说啊,您要是觉得说的不对,就当我放P啊,我没什么文化,瞎说而已
典型的闺怨题材,写的还是比较隐晦,意象运用得比较好,符合中国古典诗词的规律,前两联的对偶也比较工整,尤其中间那句“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明白无误的表达了“闺怨”之情。而最后一句“反诘”使得意在诗外。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中国古诗比较讲究的韵律,您没有很好的把握,除了中间那联平仄有致外,其余两联尾韵都落在了同一个韵上了,这个是仿古诗应该注意的。另外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就是:建议您作诗最好选择“绝句”或者“律诗”的体裁,这样比较方便安排“起”“承”“转”“合”的标准格式

总的来说还不错,多多努力吧
第2个回答  2007-11-09
好诗!
第3个回答  2007-11-09
这也叫你写的诗?那你告诉我这是什么诗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