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渡雁影,冷月葬花下一句

如题所述

寒塘渡雁影,冷月葬花魂
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香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落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丧?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仿佛这不再是人间的愁苦,这句哀思不知为何久久萦绕于胸。

永远无法读懂: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09
是“鹤”!!!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也有说“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

这是红楼梦里面的。

《红楼梦》七十六回中,林黛玉与史湘云月下联诗,湘云一句“寒塘渡鹤影”,差点难倒黛玉,沉思良久,终于对出了“ 冷月葬诗魂”。湘云拍手叹为妙对,评曰“清奇诡谲”,就连一向目空一切的妙玉都赞赏不绝。自此,联诗达到高潮并在高潮中结束。

ps: 《红楼梦》三五中秋夕联句

三五中秋夕
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
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
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
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
分瓜笑绿嫒.香新荣玉桂,
色健茂金萱.蜡烛辉琼宴,
传花鼓滥喧.晴光摇院宇,
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
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
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
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
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
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
空剩雪霜痕.阶露团朝菌,
庭烟敛夕ク.秋湍泻石髓,
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
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
乘槎待帝孙.虚盈轮莫定,
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
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

妙玉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必细)朝光透,罘(思)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七十六回中,林黛玉与史湘云月下联诗,湘云一句“寒塘渡鹤影”,差点难倒黛玉,沉思良久,终于对出了“ 冷月葬诗魂”。湘云拍手叹为妙对,评曰“清奇诡谲”,就连一向目空一切的妙玉都赞赏不绝。自此,联诗达到高潮并在高潮中结束。然而许多版本都将“冷月葬诗魂”中的“诗”误作为“花”,许多人还振振有辞曰“非花莫属”。
概括赞同“冷月葬花魂”的主要原因不外两项,一是从对联的角度讲“花”与“鹤”属工对,而“诗”与“鹤”属宽对。另一个原因是“花”与黛玉葬花有联系。其实这两个论点根本站不住脚,笔者先就这两点作一番分析。
对于第一点,首先从对联要求的角度讲,工对与宽对都是可以的。另外,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黛玉教香菱写诗时曾说:“若是果有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这里“冷月葬诗魂”自然是“果有奇句”,否则也不会引来湘云妙玉叫好。而且这里并非平仄不相对,“花”与“诗”皆为平声,对应“鹤”的仄声。因此,这里产生奇句的唯一细微的“缺憾”仅仅是工对与宽对的区别。
至于把“冷月葬花魂”与“黛玉葬花”联系起来,那就更牵强附会了。因为黛玉葬花是在白天,这里“冷月”之下,如何联系,如何葬花?或许有人会强词夺理说这只是一种象征,那既是象征,又何需联系?当时黛玉也说了,“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若是黛玉“冷月葬花”,岂非自许为“花”?但自始至终黛玉从来不曾以花自许,因为她知道自己“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因此,她绝不会自许“花魂”。相反,她却向来以诗自矜。《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一听说香菱要学诗,她便毛遂自荐:“即要做诗,你就拜我做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以黛玉在贾府“从不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的谨慎,若非果有才情,断不敢人前“卖弄”。另外,《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大观园有一次最大规模的诗歌比赛,即菊花诗会。潇湘妃子的《咏菊》、《问菊》、《菊梦》分获第一第二第三名,其他人的作品皆次一等,使她出尽风头,是当之无愧的诗魁。另外,在接下来的咏蟹诗中,她看了宝玉“力作”,笑说道“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这足可见出她的自信。即使那次“海棠诗会”,主要也是因为李纨的“政治眼光”才屈居第二,使得众人尤其贾宝玉大为不服并为之不平。黛玉诗才为众人所公认,因此,她自不免以“诗魂”自许,且也当之无愧。
以上是笔者对赞赏“冷月葬花魂”者的两个理由的一点思考和解说。另外,我们不妨就“冷月葬诗魂”及“林黛玉结局”的关系再作一番探索。
学术界对高鄂所续关于林黛玉的结局都表示满意,认为其结局是最忠实或接近曹雪芹原意的人物之一。当黛玉从傻大姐处得知贾府密谋让宝玉迎娶宝钗,并要给林姑娘说婆家后,便如傻了一般,最后一次见了贾宝玉,便毅然移回潇湘馆“焚稿断痴情”。面对火盆,她把诗稿“瞧了瞧又搁下”,从中可看出她视诗稿如生命,以及对诗稿的深情怀恋。
因为这是她与宝玉爱情的见证,是她的全部生命和希望。但最终还是忍心一把火烧了所有美好的记忆和憧憬,因为她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的终结,即是她生命的终结,因为她是一个诗人,是“诗魂”。而且她死在宝玉与宝钗成婚的凄惨夜晚,无情的冷月葬送了她所有的希望,也见证了她的死亡,正好应了她那“冷月葬诗魂”的前谶。
《红楼梦》第五回关于钗黛的判词《终身误》中有一句“终不忘,世外仙寂寞林”。这是咏林黛玉的,在此作者告诉我们几个信息:林黛玉死了(从黛玉当初的绎珠仙草到现在的“世外仙姝”可看出她“已登仙籍”),并且寂寞地死去,而贾宝玉虽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薛)”,但怀念的依然是“寂寞林”(这或许是林黛玉唯一值得欣慰的地方了)。这正好又同黛玉的死以及“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相对应。这里悲的不就是“冷月葬诗魂”——黛玉的“魂归高恨天”吗!
以上是从文本角度对“冷月葬诗魂”的一点分析和理解,接下来我们不妨再从语言色彩的角度对“花”与“诗”作一番简单的解析。
古语云“诗言志”,因此诗象征的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灵魂。而花仅是一种外在的美的形式,所赋予的色彩是明艳、亮丽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美的化身、代表春天的,如“春暖花开”便是所赋予花的典型意象。而这里在“冷月”之下着一“花”字,岂不少了一份凄美,诡谲和悲凉!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陶渊明隐居南山时,东篱之下种的不是菊花而是富贵牡丹,美则美矣,但岂非俗不可耐!因此,无论如何,留取冷月葬诗魂才是上选。
第2个回答  2007-11-04
寒塘渡雁影,冷月葬花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