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士既然归隐了为什么会青史留名?

如题所述

不肯入仕的隐士实际上是从‘山中高士’演化而来的。最早不肯入仕的人名士,为了“身不屈於王公”选择了入山躲避起来,后来世人称他们为‘山中高士’。

从皇甫谧的《高士传》可知,自从郑穆公时的弦高开始,名士们开始由‘入山躲避’式的归隐,逐渐转变为了‘王赏而不受,王招而不仕’的“田园”式归隐,而不是归于山林躲避。

陶渊明是归隐田园不是归隐山林

实际上‘归隐田园’并不一定是指生活在田园间,更多的是指不入仕途不入庙堂。而陶渊明的归隐就是指远离庙堂不入仕途,并不是说他彻底把自己隐藏起来。这一点从他的下面这首诗可以看出: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一句就点出了陶渊明的归隐不是山林式的归隐。既然不是山林式的归隐,那么他自然也没有离开市井,他的相关事迹自然会被传扬开来,他的名字也会留于史册。

山林式归隐最彻底的是巢父

皇甫谧的《高士传》中写了很多隐士,其中归山林的,有归田园的。若说归隐最彻底是,要算巢父了。关于巢父《高士传》中有如下记载:

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遂去,终身不相见。

正是因为巢父的归隐是最彻底的,所以连他的真实姓名也无人知晓。至于他“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的事情是如何被世人知晓的呢?大概是经许由而传于世的,因为在《高士传》中,与巢父相关的两件事都与许由有关。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自从晋代王康琚的“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流传开来之后,人们对隐士开始有了‘小隐’与‘大隐’的划分,甚至后来还出现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说法。

实际上最初的山林之隐,在于隐其身、隐其名、隐其事,为的是做到‘身’与‘心’彻底的‘无’即:身无名,心无利。而后来的‘隐于市’实际上是‘身’有名而心无利,只做到了‘心隐’而未做到‘身隐’。

世人之所以认为‘山林之隐是小隐’实际是因为隐于山林的隐士大都没有做到彻底的‘身心俱隐’,他们大都青史留名了,所以,世人才认为‘大隐隐于市’高于‘小隐隐于野’。

结语:从上可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是隐于市,所以他的相关诗词以及相关事迹都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像巢父这种隐于山林的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只言片语。自然还有一些隐士连只言片语也没有留下,所以,我们无从知晓他们的姓名与事迹,他们也彻底消失在了历史中。

至于“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是否是真知灼见呢?实际上未必。人们之所以认可‘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无非是后来的隐士即便归于山林,依然没有做到‘身心俱隐’,甚至很多隐士不是为了彻底隐身,而只是为了避开闹市,因而才有了‘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之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6
因为他所做的诗被大众所喜欢广为流传,他做的诗里面有很多的人生道理和现实意义,对我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决策作用。
第2个回答  2021-04-06
虽然他们自己归隐了,但是他们留下的一些文学著作还是非常有名气的,也就成为了他们流传了这么久的原因。
第3个回答  2021-04-06
虽然隐士归隐了,但是在他们没有归隐之前他们还是有很多作品,流落在天涯海角,被世人所歌颂,所以还会青史留名。
第4个回答  2021-04-06
隐士在归隐前,大多都是文人墨客,都是才华横溢的人,都是有一定的文章或者诗篇已流传世间,后面因为各种原因而归隐,最后被后人发现了这些著作,就青史留名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