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的入门建议

如题所述

1、首先要明白自学中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想当医生,建议放弃,此事太难,且产生严重后果要担刑责。想当医生还是按正常途径走,有证,不管水平如何,起码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坐牢的。
2、我认为自学中医的价值在于自己有病或者近亲有病时,特别是各个医院都屡治不好的情况下。当然医院能方便治好又不太贵又不复发的医院处理更省事,这是外话。
第一自己懂点至少能自己把把关,医生是怎么治这个病的自己能了解一二。现在的医生不能太过相信,我略懂医术所以敢这么说,一是不怎么为患者负责,为自己风险,钱负责的比较多,二是死板,不愿细想,几分钟看个病人,按标准方法来。
第二点,自己可以试。这个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以多试几次。做好记录,总结经验,找准方向,有计划的试,比医生随便看看,一次就完效果要好。其实很多人自学中医治好了自己的病,因为病就一个,就在自己身上,症状效果感受了如指掌。而中医有大量的名家医案,类似的就看看,看了几十上百个类似医案,其实什么情况自己也了解七八了。你再有点基本的把脉,看舌,辨证知识,又通学了伤寒论或医宗金鉴的话,要试验的治法范围已经很小了。并且你是始终围绕自己的病在找资料,虽然典籍浩如烟海,但跟你这病扯上关系的信息一般也是有限的,很大概率自己能找对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你好,这是我总结的写给想入门的朋友看的,其他看到的朋友也注意了:
现在普遍存在想学中医的朋友无门而入的现象,同时我也常碰到要找我辩论中医是伪科学的朋友,我常向他们推荐下面的书籍,告诉他们看完再来批判,不然根本没资格批判。
首先,如果一点基础也没有,那麻烦请看《思考中医》,这是李阳波先生和刘力红先生两代人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写的是中国的中医古文化,虽然有些偏激和义愤填膺,但书的质量绝对一流。其次呢,请你看《扶阳讲记》,这是四川的卢火神写的,他用现代的语言讲解了先天大道在医学上的应用,深入浅出,能给初学者一个很好的开头,防止一上来就走错了路。因为后天法门有很多,而大道则只有一个,把握先天大道,再来先后天贯穿,那就容易多了。
看完上面两本书,那么就来看这几本更深入核心的书吧:

1.刘止唐先生著:《医理大概约说》。这是孔孟圣学的全体大用在中医学里的发扬,完全是神化一气而为之,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人之未发。这短短几万字的书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是修道以仁的高度来写成的书,可以说按照书上写的内容去力行是可以集义生浩然之气而入先天之门的。
刘止唐先生著:《下学梯航》。这不是讲中医的书,而是讲天理良心的书。可以说这恰好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的。啥叫道?天理良心就是道;啥叫德?按照天理良心做事就是德。如何开智慧:按照天理良心做事,生出慈悲广大清净之心,则智慧自开。修道是不会吃亏的,孔子说吉凶生于善恶,为善则吉,为恶遭殃,惩恶扬善,天之道,万古不移!所以天必然保佑为善之人,切记。这是最重要的。修道请从崇德修匿,成己成人,为善不已开始吧。
附参考:有兴趣和志向的朋友,还可以去看刘先生的另外几本更深入圣学全体大用的书:《子问》,《又问》,《古本大学质言》,《正伪》,《俗言》。这是最重要的为人根本,我每天基本都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看和行。

2.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这是示人大道的经典。也是对刘止唐先生医理的进一步阐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彭子益先生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下册。特别注意,这是最基本也是最经典的临床中医入门教材,由此入门就不会错了。虽然其中很多观点还值得商量,但找不出比这更好的入手的书了。切记哦。

4,万友生老先生的书:《寒温一统论》,《热病学》,《万友生医案》,《万友生医论》。万老的书高屋建瓴,可以帮我们省几十年时间。看了万老的书,那么整个中医的内在体系你就能明白了。我当时看到万老的书的时候,真感觉是喜从天降。因为中医总结的过程我必须得去做,而这又非常费时间,真希望前面有人做过此并做的非常好,那我就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分享巨人的心得了。当我突然发现万老这个巨人帮我总结好了的时候,我欣喜若狂!

5.李可先生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这是大医之大书!这书彻底恢复了张仲景先师的活人大法,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把中医临床治疗疑难重证急证危证死证的特色恢复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书是中医里扶正靖魔之天书!我在看第7遍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我对第一次总结的书进行了增删,目的是为了更加突出重点。最后,愿有更多的人能入中医之大门,同时也期盼着看到文章的朋友把这些好书推荐给想学中医的人,造福更多的人。再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2-10
学中医只要你有兴趣和自信心,方法恰当就不难的,教你如何学习好中医?学中医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就是跟个好中医边学习理论边跟着实践,不然你把书读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的,中医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比较有兴趣比较好理解接受的,中医很抽象的,只有跟这个好中医边学理论边实践才会能很好的理解很容易接受抽象的知识的 ,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医就不难的。
自学中医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就是跟个好中医边学习理论边跟着实践,不然你把书读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的,中医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比较有兴趣比较好理解接受的,学习的更快

中医院校而言,一般是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然后中医诊断学,接着中药、方剂。不过就自学而言,我建议首先肯定是要看中医基础理论的,不然很难理解中医,然后多背,《黄帝内经》是必看必背的,太深的书先不要看,把基础打好在去看,不然就像学长说的看也是白看,因为根本看不懂。师传的一般都是先背书,几大经典著作都背了再上临床跟着学
如果是自学,我交你一套我们大学时期的教学方法吧,
首先你要买一套教材,我把基本的教材列出来,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这只是基本的,我自己的学习经验,整理一下希望能帮助你,我觉得对于自学比较容易入门。比较快的能认识中医学的理论以及思路。
第一门课程你需要学习中医基础学,这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必修的,会有很多看不明白,没关系,一直看到第五章节你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中医的理论了,中医的学科是抽象的,第二门课程你要学习中药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当然条件允许最好能卖点带图像的中药书籍来加深印象,第三门课程,方剂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书里面附有方歌,最好能把常用的方子记下来,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六味地黄汤,四物汤,八珍汤等,大概有几百个方子,把重点的方子记下。这三门课程归纳为理论课程,就好比打仗你现在已经掌握如何用枪了,下一步应该学习如何射击,如何打中把心。第四门课程,中医诊断学,这课程很重要,是理论步入实践的桥梁,把中医诊断学学会,后面的课程如鱼得水,中医诊断学主要讲的是如何分析疾病,如何诊断疾病。第五门课程,中医内科学,必修的,中医内科学属于实践课程,里面讲解很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还有其他的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中医骨科,都属于实践的课程。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来学习,比如想学习治疗儿科的疾病,就多专研。医院也不是每个医生样样都精通的,所以这时候你需要选择自己的想专研的课程,(正规院校内,外,妇,儿,是必修的,自学的就可以选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来学,太大量自己也消化不了)如果想往针灸推拿方面发展,在第四门课程的时候还需要同时学习经络学,学完经络学在学习针灸学,经络学是理论学科,针灸推拿学属于实践课程。学完这些,你以及是个中医的入门学生了,想治病厉害,救死扶伤,你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医学院校这时候是在医院学习一年或者两年,临床实践很重要,你最好能找个诊所之类的跟个老师学习一两年,就当是你的医院实习。
在学习中医最好能同时学西医的课程,(我们当时也学的)第一门解剖学,第二门生理学,第三门,病理学,第四门药理学,如果时间多,最好把生物化学也学了,这课程讲解DNA排列,维生素的作用,以及人体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以及自身合成还有需要饮食补充。人体需要多少热量,一天消耗多少,需要喝多少水,里面都有详细的分析。西医至少学这5门课程
第3个回答  2019-11-21

针对业余爱好者来说,学习中医首先学习的是人生的方向,就是“善”。我们都是为了爱而学习,我们爱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希望用中医知识帮助到自己和他人,这个方向是第一位的。也是调心。第二,学习中医的生活观。在生活中尽量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第三,学习经络理论,掌握一些外治法。如艾灸、刮痧、拔罐。第四,学习食疗。能把体质搞清楚,分清自己是什么体质。第五,学习中成药。其实方剂也是要学习的,我们可以从中感悟,掌握调理身体的奥妙,这是中医爱好者比较高级的阶段了。

但是如果说起中医上的皇冠的话还是要属《伤寒论》了。也是源于古中医。和现代中医有一些区别,讲究六经辨证,治病寻根。对症的话真是三五付药就见效,甚至有的一付两付就能看到效果了!

我知道有这么一个可以免费学习的地方,主讲老师用通熟易懂的方式讲课,静下心来,踏实学习,这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帮助。这里就安利一下,百度“中医景仲堂”。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第4个回答  2019-05-21
看到有网友推荐刘力红先生的《思考中医》作为入门书,鄙人并不认同。《思考中医》的内容围绕六经辨证来的,一上来就看四大经典,而且不是一手内容,而是并非别人嚼过的“二手”菜,再说,应当推荐郝万山、刘渡舟等大家之讲座系列才是呀;入门方法,我认为避不开的就是熬得住乏味,尤其是自己自学。中医基础课程是必修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已经出到第十版,建议楼主同时购买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张延模中药学讲稿以及邓中甲方剂学讲稿自学;等学成之后,可以继续拓展学习四大经典,鄙人的建议是,从《素问》开始,同时购买王宏图老先生的讲稿学习。四大经典的学习同样离不开反复记忆,这又是一个很好大的工程。基础课程,四大经典的学习当中,建议同时掌握西医学知识,系统解剖学。医学生理学、病理学以及诊断学,体格检查,各项指标标准都是基本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