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诗句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高山流水琴音流淌,趁着明月就着清风与知己饮酒。

出自唐·牟融《写意二首》

原文选段: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独喜冥心无外慕,自怜知命不求荣。

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释义:

冷清的酒馆关着大门,小道上覆盖的青苔没有人走过的痕迹。到老了已经没有狂野之心,冷清的

青毡还散落着游子的思情。

高山流水琴音流淌,趁着明月就着清风与知己饮酒。喝醉了瘫睡在树底下,这辈子的光荣与耻辱就没必要再提了。

花白的头发稀稀疏疏地在头上长满了,偏僻的贫寒之家已经疲于接待了。还窃喜自己泯灭俗念,使心境宁静,自己知道自己这辈子已经不会再贪求荣华富贵了。

闲着想作诗的时候会想到陶渊明,生病躺下的时候谁又能想到自己曾有司马相如一般的文学才华呢?在林中独自居住甘愿贫苦的生活,把自己的学识都奉献出来了却也落不下什么名声。

扩展资料

赏析:

《写意二首》一文描绘了作者自知天命清心寡欲的人生态度,有知己,有美酒,纵使“荒馆闭闲门”也照样悠然自得。

“闲情欲赋思陶令”,作者想到了“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和自己都有着同样的经历,不追求荣华富贵,于知音饮酒,悠然自得,“卧病何人问马卿”,作者又把自己比作司马相如,即使才高八斗,却也无人问津,诗句里洒脱中又透漏着一丝丝的无奈,奈何白发满头生,有心无力求功名!

高山流水的典故: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象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象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3
在与琴相关的故事中,“高山流水”可说是传之最久而又最广的一则佳话。
《列子•汤问》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一个“善鼓”,一个“善听”,而且善听者深得堂奥,能从琴声中知其表达的志趣与内涵,这就十分难得了。由解琴、解音而推衍为解人、解心,这就是“知音”一词的双关含义。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相得知己,殊为不易,“欲解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元•金仁杰《萧何月夜追韩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囿于政治、地域、交通、信息等条件的局限,人们要找到真正灵犀相通、意趣相投的“知音”,谈何容易!一旦觅得,倍加珍惜便是情理中事了。
然而前面的故事,还只讲到“喜剧”式的前半部。它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壮的色彩:“……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而《吕氏春秋》则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二说大体一致,只是后者强调了“终身不复鼓琴”,更为凄绝。我们听到那一声“破琴绝弦”的砰然巨响,美妙的琴声自此岑寂。主人公很悲观,理由也很简单:“世无知音者”,难道还值得“复为鼓琴”乎?它从反而烘托了挚友、至交之弥足珍贵。“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唐•薛涛),“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唐•骆宾王),合乎人性的某些情感,总是古今一脉、灵犀相通的,所以,事隔两千多年,伯牙痛失知音的那份凄绝悲伤,那份寂寞惆怅,我们闭上眼睛也还能想象出来。
“高山流水”见于多种典籍,文字大同小异,以致附会于民间,“琴绝”即为“情绝”,“不是知音不与弹”中的“弹”即“谈”,“弹琴”甚至与“谈情”相谐音,这些无疑都丰富了民俗的语汇。而“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则成为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相得知己、心曲相通的譬喻,在关于友谊与爱情的表述中,独标一格,为“知音难觅”的茫茫人世,留下了些许美好的向往与温馨的慰藉

参考资料:SWWSPP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8
在与琴相关的故事中,“高山流水”可说是传之最久而又最广的一则佳话。
《列子•汤问》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一个“善鼓”,一个“善听”,而且善听者深得堂奥,能从琴声中知其表达的志趣与内涵,这就十分难得了。由解琴、解音而推衍为解人、解心,这就是“知音”一词的双关含义。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相得知己,殊为不易,“欲解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元•金仁杰《萧何月夜追韩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囿于政治、地域、交通、信息等条件的局限,人们要找到真正灵犀相通、意趣相投的“知音”,谈何容易!一旦觅得,倍加珍惜便是情理中事了。
然而前面的故事,还只讲到“喜剧”式的前半部。它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壮的色彩:“……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而《吕氏春秋》则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二说大体一致,只是后者强调了“终身不复鼓琴”,更为凄绝。我们听到那一声“破琴绝弦”的砰然巨响,美妙的琴声自此岑寂。主人公很悲观,理由也很简单:“世无知音者”,难道还值得“复为鼓琴”乎?它从反而烘托了挚友、至交之弥足珍贵。“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唐•薛涛),“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唐•骆宾王),合乎人性的某些情感,总是古今一脉、灵犀相通的,所以,事隔两千多年,伯牙痛失知音的那份凄绝悲伤,那份寂寞惆怅,我们闭上眼睛也还能想象出来。
“高山流水”见于多种典籍,文字大同小异,以致附会于民间,“琴绝”即为“情绝”,“不是知音不与弹”中的“弹”即“谈”,“弹琴”甚至与“谈情”相谐音,这些无疑都丰富了民俗的语汇。而“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则成为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相得知己、心曲相通的譬喻,在关于友谊与爱情的表述中,独标一格,为“知音难觅”的茫茫人世,留下了些许美好的向往与温馨的慰藉。
全诗为:
【写意二首】牟融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
青毡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独喜冥心无外慕,
自怜知命不求荣。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2-21
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则成为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相得知己、心曲相通的譬喻,在关于友谊与爱情的表述中,独标一格,为“知音难觅”的茫茫人世,留下了些许美好的向往与温馨的慰藉。

在与琴相关的故事中,“高山流水”可说是传之最久而又最广的一则佳话。
《列子•汤问》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一个“善鼓”,一个“善听”,而且善听者深得堂奥,能从琴声中知其表达的志趣与内涵,这就十分难得了。由解琴、解音而推衍为解人、解心,这就是“知音”一词的双关含义。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相得知己,殊为不易,“欲解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元•金仁杰《萧何月夜追韩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囿于政治、地域、交通、信息等条件的局限,人们要找到真正灵犀相通、意趣相投的“知音”,谈何容易!一旦觅得,倍加珍惜便是情理中事了。
然而前面的故事,还只讲到“喜剧”式的前半部。它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壮的色彩:“……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而《吕氏春秋》则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二说大体一致,只是后者强调了“终身不复鼓琴”,更为凄绝。我们听到那一声“破琴绝弦”的砰然巨响,美妙的琴声自此岑寂。主人公很悲观,理由也很简单:“世无知音者”,难道还值得“复为鼓琴”乎?它从反而烘托了挚友、至交之弥足珍贵。“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唐•薛涛),“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唐•骆宾王),合乎人性的某些情感,总是古今一脉、灵犀相通的,所以,事隔两千多年,伯牙痛失知音的那份凄绝悲伤,那份寂寞惆怅,我们闭上眼睛也还能想象出来。
“高山流水”见于多种典籍,文字大同小异,以致附会于民间,“琴绝”即为“情绝”,“不是知音不与弹”中的“弹”即“谈”,“弹琴”甚至与“谈情”相谐音,这些无疑都丰富了民俗的语汇。而“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则成为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相得知己、心曲相通的譬喻,在关于友谊与爱情的表述中,独标一格,为“知音难觅”的茫茫人世,留下了些许美好的向往与温馨的慰藉。
全诗为:
【写意二首】牟融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
青毡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独喜冥心无外慕,
自怜知命不求荣。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473083.html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3
在山林间靠近水源的地方(一般指溪)弹琴,在月光下晚风中斟杯饮酒。
此句出自唐代牟融的《写意二首》,诗文如下: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
青毡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独喜冥心无外慕,
自怜知命不求荣。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