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名小吃龙抄手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

如题所述

相传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克洛阳,轻易拿下潼关并逼近长安。僖宗君臣束手无策,相对哭泣,宰相卢携因畏惧而自杀。田令孜率五百神策军匆忙带领僖宗和少数宗室亲王逃离京城, 先逃往汉中,后又逃到四川成都。继玄宗之后,唐僖宗成为又一位避难逃往四川的大唐皇帝。

那时唐僖宗住在成都青羊观,由于这道观成了临时的皇宫,“观”便改称为“宫”,从此这座道教庙宇有了“青羊宫”的美名。僖宗皇帝贪玩好吃,在这落难之地也忘不了他的宫廷美食,要厨师给他做宫廷馅饼,但当日逃难紧迫,未来得及将御厨带来,御膳房都是成都本地的厨师。

这些成都厨师虽然厨艺高超,然而不熟悉北方的宫廷馅饼,但他们不是等闲之辈,一起想出一个办法:将合好的面擀成很薄的面皮,切成小方块,将肉馅包起来,但作为皇帝的御膳,面皮的包法应很讲究的。

其中一个厨师发现皇上抄着手(两手在前交叉)观看寺外风景,姿势很美,提出面皮对折成菱形,两角向前抄包的包裹法,得到大家赞同。于是做出这形状特殊的“馅饼”。

当这种“馅饼”煮熟进呈僖宗皇帝时,皇帝生气地问:“这是啥馅饼?孤从未见过!”那个乖巧的厨师说:“这是创新的成都馅饼,我们看见皇上抄手观景,便学皇上抄手法包馅,所以这个专为皇上做的特殊馅饼就叫‘龙抄手’”。

僖宗皇帝一听高兴起来,便举箸尝了第一个“龙抄手”,觉得爽滑鲜香,味道好极了。于是龙吞虎咽地将奉上的龙抄手一扫而光,而且吩咐以后天天都要吃这“龙抄手”。 


扩展资料

抄手,北方多称为馄饨(亦作混沌),山东有的地方称馉饳,广东则称之为云吞。馄饨原是民间用来祭祀的食品。

龙抄手是中国大陆四川成都市的一家以制作抄手(馄饨)知名的饮食店。

该店制作的抄手,皮极薄,呈半透明状,很受欢迎。1960年代后,龙抄手迁至成都春熙路南段6-8号,不仅经营各种品种的抄手,而且增添了各种成都小吃等,发展成大型的小吃餐馆,吸引了不少游客。

龙抄手的创办者是张光武,他于1941年在成都悦来场创办此店。取名“龙”字是因为张光武在筹建该店时借用了“浓花茶园”的“浓”字的谐音。

1995年,龙抄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抄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1
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当初三个伙计在“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取“浓”的谐音“龙”为名,也寓有“龙腾虎跃”、生意兴“隆”之意。“抄手”是四川人对馄沌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大概是因为包制时要将面皮的两头抄拢,故而得名。成都的“龙抄手”1941年开设于成都的悦来场,上个世纪50年代初迁往新集场,60年代后又迁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龙抄手”筹建时,创办人张武光与其好友在当时的“浓花茶园”商量开店之事,在切磋店名时,借用“浓花茶园的“浓”字,以谐音字“龙”为名号(四川方言“浓”与“龙”同音),“吉祥”、“兴隆”之意,故名“龙抄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27
龙抄手说来历史也不长。
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创办人张武光与其好友等三个伙计在当时的"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之事,在切磋店名时,借用"浓花茶园的"浓"字,以谐音字"龙"为名号(四川方言"浓"与"龙"同音),也寓有"龙腾虎跃"、"吉祥"、生意兴"隆"之意。"抄手"是四川人对馄沌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大概是因为包制时要将面皮的两头抄拢,故而得名。成都的"龙抄手"1941年开设于成都的悦来场,上个世纪50年代初迁往新集场,60年代后又迁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
  "龙抄手"店开张时,由当时的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书写招牌,该招牌为红底金字,两条金龙围边,书法遒劲,制作精致,成为当时成都小吃招牌中的佼佼者,令时人瞩目。现在的店招为已故四川著名书画家赵蕴玉老先生补书。
当时,抄手在成都多有店铺销售,要想生意做得活,做得好,首先要讲究质量和特色。据说,张光武等股东很注意汲取前人的经验。当时,曾有人向他们介绍:古时候做抄手要讲究两点,一是汤要清。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说:“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肥汤,可以瀹茗”。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也说:“小馄饨,小姑龙眼,用鸡汤下之”。邓之诚先生在注解《 东京梦华录》中也提及:“唯馄饨只一种,亦贵清汤。昔年都中致美斋馄饨汤,可燕以写字”。二是馅要细。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记有一煮馄饨法:“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皮子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擀薄用。下汤煮时,用极沸汤打转之。不要盖,待浮便起,不可再搅。馅中不可用砂仁,用只嗳气”。龙抄手汲取了这两点经验,讲究汤清馅细,除此以外还特别注意制皮薄,和面时,加入适量鸡蛋,食起来面皮具韧性有嚼头。为了使馅心细嫩,采用纯猪肉,加水制成水打馅。另据四川的特点,配以清汤,红油、海味、炖鸡、酸辣、原汤等多种味别。
《龙抄手赋》为著名川菜理论家肖崇阳为百年老店龙抄手所题,作于2001年。从“抄手”的来历到南北差异,到龙抄手的历史、发展、及社会评价及历史意义的综述,使大家对龙抄手有所了解。此赋在龙抄手各个老店堂前都有悬挂,是成都餐饮界中华老字号的典型代表。
正文
  抄手、混沌、云吞,民间风味小吃。   面包荤馅,皮角相交,   酷似菱角,又似元宝,   更拟人形,取暖交手。   北称“混沌”,南谓“云吞”,   川人钟情,俗名“抄手”。   大碗盛来,汤宽味浓,   快哉美食,老少咸宜。   有口皆碑,风靡各地。   成都“龙抄手”,“中华老字号”;   创业六十载,今朝添风采。   昔日“浓花”议事,与“龙”谐音得号。   用料地道考究,制作精细传统。   精面制皮透影,馅心鲜嫩饱满。   汤款味浓味鲜,风味特色各异:   原汤鲜,红油香;海味浓,酸辣爽。   不食不知道,一食忘不掉。   成都小吃魁首,堂前金牌荟萃。   日日食客爆满,笑纳四方宾客。   筵席快餐丰俭由人,正餐小吃任君选择。   珍馐佳馔美不胜收,四季小吃适时轮换。   烹饪大赛无敌手,“蜀珍”献艺载誉归。   小吃精品,美不胜收。   今非昔比,名扬亿万。   这正是:   小吃小点小中见大,美味美肴川人情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