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格律格式

如题所述

说到古诗词格律的话,王力的《诗词格律》很好,您的问题这本书里都有提到,您可以百度一下"《诗词格律》"。
律诗: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相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 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10].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11].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2].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 头. 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 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 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3].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4].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冬云 毛泽东
雪厌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15].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16].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还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17].

绝句:
(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 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56].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 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57]. 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5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59].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 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 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60].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1].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参看上文33页。)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 是不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 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少见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 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 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 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杜甫
两固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 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 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 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诗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 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1)用仄韵;
(2 )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的,因此,律诗也是用平声韵的。
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是可以认为古绝. 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62]!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绅《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 例如: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
"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 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
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 "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 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了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词牌格律:
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纱,或作浣纱溪)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12].
(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榛鸨薄R婚鬃蔷剖ザ?酒阑挥泪向悲风.
浣溪沙(1950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 奉和。) 毛泽东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13].
菩萨蛮(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14].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 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竚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15].
采桑子(四十四字,又名丑奴儿)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采桑子 [宋]欧阳修
羣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歇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9295525.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8
你问的是古诗词的格律格式有哪几种还是。如果是格律格式的话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9295525.html

第2个回答  2011-11-08
9999字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
诗读王力《诗词格律》
词读龙榆生《词学十讲》《唐宋词格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