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方仲永皆是有才之人,为何只有苏轼成了一代文豪?

如题所述

苏轼是我国文坛中让人耳熟能详的一位人物,他的思想是延续欧阳修的观念,但是相较而言,苏轼更加强调文学的创作性以及文学所表现的价值,而他也把这一观念带入自己的作品中,所以苏轼才能在欧阳修死后,成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当时很多文人都受到苏轼的指导。

一、崇尚自然,摆脱束缚

迄今为止,收录苏轼的诗词有三百五十多首,其中有很多表现男欢女爱,以及离别消极的狭窄题材,但是都被苏轼用更加广阔的社会蕴意填充。苏轼的词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尤其将北宋新词风表现的淋漓尽致,摒弃唐朝晚年的传统词风,开创与婉约学派相对立的豪放词派,不仅扩大了写词的题材,还壮大了写词的意境,让宋朝的词冲破束缚,成为历史上词发展的转折点。

二、画竹成就高

苏轼画竹必先成竹于胸的理论,无疑是对画竹最好的见解。因此想要画好竹子,首先要了解竹子的各种形态,这是画好竹子的根本。但是要想让所画的竹子有气韵,就要求画竹的人心中坦荡,有君子之气。这样才能挥斥方遒,让竹子成为竹君。从此可以看出,苏轼讲究画竹的神韵,看中画竹中传达出的作者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个理论还适用其他方面,例如苏轼写诗文也是遵循这样的原则。

三、苏轼当得文豪称号

古代的文人特别喜欢画竹子,因为他们认为竹子纤细而笔直,宁愿被折断也不会弯曲,这是一种高尚的气节跟操守。而苏东坡对竹子的喜爱则是,宁愿吃饭没有肉,也不愿住没有竹子的房子。而他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代文豪也是因为他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在美术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3
因为方仲永虽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能,但是他并没有珍惜这个才能学以致用,而是随意浪费,长大后他就慢慢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第2个回答  2020-06-03
因为方仲永虽然小时候才思敏捷,但因为其虚荣炫耀,导致长大后成就不好。
第3个回答  2020-06-03
因为方仲永虽然小的时候非常有才华,但是他没有坚持下来,半途而废了,长大以后不怎么学习了,所以这样
第4个回答  2020-06-03
因为方仲永虽然有天分,可是他没有经过后天的学习,才华被白白的浪费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