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古文化,苦于没人指导,谁能帮我看一下我写的这首古体诗?

我今年高二,出于家长要求学的是理科,但是我很喜欢古文化,打算将来考师范学校的汉语言,之后当一名语文老师。我对国学很狂热,心中的想法也很多。以前也写过一些诗,家长都是技校生,没有指导我的能力,只是一味的夸奖我,所以我觉得很迷茫。这一首是今年白露那一天写的,有没有懂的老师能帮我看一下,我那里写的不对了?因为我根本连写诗要注意什么都不太清楚。谢谢各位了!

记辛卯白露雨
又是白露秋风紧,山远天高云未定。
薄雾盈际昏鸦啼,微雨点瓦寒蝉惊。
未觉霜打银杏去,当引梅落春草星。
雏菊焉知月季残,松柏无意永伤青。

此篇绝对不可以作律诗解,律诗有严格的平仄、押韵、对仗限制。如楼上所说,'定"为仄声,不可同“惊”、“星”、“青”押韵。整篇敝人看了几遍,不知道作者想要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比较杂乱,堆砌感很重,还有些词句也不是很明朗。在下胡言乱语,不知所云,莫见怪。古诗有很严格的韵律限制,今韵亦不同于古韵。关于平仄,现在与古时也略有不同,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有有阴平阳平之分,阴平阳平同属平声,仄声在古时为上去入声(个人认为入声字可平可仄,尚有争议)。在下认为写诗与做人一般,当意之所至,而无束无拘,有如天马行空,行云流水,太多的在意便成了一种羁绊,所以不应该太拘泥于韵律,但绝对要有情感。如今任尔华词句,亦是难得盖古人。感慨深时诗自出,无由切莫乱呻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3
总有些人评价诗词总是先说格律的问题,像祖母挑出鱼肉中的刺般,挑那些格律毛病。然后一句“内容还算可以"收束全文。岂不知格律只是微末之道,为文最重要的应是情感,技巧一些的始终要排在后面的。为写而写,是写不出什来的。言由心生,能写自己所感就是一片好文章,何必去在意那些,文章不就是抒发情感的么。
初习诗词放的的最大的毛病,怕就是“堆砌”了,堆砌情感,堆砌辞藻。有时候一个中学生为求其诗词意境凄美,也去学写一些“伤春”“悲秋”的句子。可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接下来才到格律的问题,既然是诗歌这个体裁,就要讲讲格律,但千万别单纯追求格律忽略了诗歌本身的情感和内容。完全不讲格律也不行,那样就不叫诗歌了。如果你喜欢写律诗的话更要注意一下,律诗格律最严。押韵,平仄之类的要注意。
写诗词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言的,送你八个字吧,细心揣摩,多看、多写。

以上不是对你作品的评价。
第2个回答  2011-10-22
从形式上看,古体诗押韵有讲究,不能平仄通押。原作韵脚“定、惊、星、青”,“定”是仄声,其它三个是平声,所以不合格。古体诗可以转韵,一般要两联以上才转。如果想作近体诗(绝句、律诗等等)则不能转韵,而且每句每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要求,可参看有关资料。
字面上还不是很通顺,堆叠的感觉较重,例如:春草星、永伤青、盈际等。
以上所说,只是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第3个回答  2011-10-26
个人浅见如下:
首先立题不高,看题目一“记”字,整首便真下笔如流水账。诗乃有感而发,故能入肺腑,虽有记,而重在感,意在情,汝为何?
再有问题是:一杂乱,二堆砌,三无感。
杂乱,指意象太多,繁复冗杂。每个意象为何出现,有甚意义?“意”乱则“情”迷,故不知所云耳。反之,此首却是无真情感,即主旨,因而杂乱不成章。
堆砌,或许与杂乱有重意,但此处是指用词不当,古诗词以字未单位,大多一字可为一节,此首连词搬用的用语,颇让人无奈,须断骨重续
无感,是无情感,无氛围,更无同感。。。。
最后,格律什么的在下已经无力了。。╮(╯▽╰)╭

小MM,兴趣培养须当下功夫,戒急戒躁,戒傲戒卑,希望不要因为夸奖而浮脱,也不要因为评价而气馁,关键是多读多想,继续加油吧
第4个回答  2011-10-22
要注意韵角和对仗吧,你可以看看笠翁对韵对你会很有帮助,我也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文科生,我不太懂这些,但是也很喜欢,希望你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