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为何难以封侯?

如题所述

在《史记》对李广的英勇还有这样的描述:冲陷折关及格猛兽。所以在后来一提起李广,所有的人都会挑起大拇哥说:牛牛牛

以至于王昌龄在他的《出塞》诗中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的威名可以说名扬千古。

随便翻一下唐诗我们还会发现其他大诗人对李广的追捧,高适《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而唐初四杰的王勃在《滕王阁序》更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来表达自己身世的艰辛和对李将军的叹息。

李广是这样强的一个将军,当他是个小兵时,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当他是个将军时,带领数百人以空城之计,迷惑数千匈奴骑兵,还主动出击射杀对方大将,然后潇洒离去。

当他赋闲在家时,外出打猎,竟然一箭射进石头。当他被抓时,竟然在数万敌人中翩然离去,还斩首甚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专业能力极强的将军,却到死也没能升职加薪,而且以不太光彩的情形死去。

元狩四年,既公元119年李广随卫青出击匈奴,因迷路贻误战机,愤恨自杀,那一年他60多岁,没有战功,没有侯爵,只留下一句悲怆的话: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不但没有升职,就是在《史记》中对李广战功的描述也及其贫乏。

第一次立功,他还是小兵,史书这样说“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好吧这是一个格斗能力很强的小兵。

第二次立功,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史书这样描述“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就两个字我们再次承认李广擅长格斗。

这两次轻描淡写的立功之后,翻遍《史记》我们再难看到李广还取得什么功绩。

摆空城计,射石头,被抓后逃跑,这所有的一切都已及其魔幻,美丽的笔触向我们传达着一个无畏、无惧、英雄、强悍的将军形象。却将李广所有的失利,无战功隐藏其中一笔带过。

在《史记》的最后李广还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如此高的评价,在后人眼中神一样的存在,这个李广李将军为什么会终其一生也没法升职呢。答案很清楚就是“无功”在汉武帝一朝军功是重要的升职利器,而李广在成名后却没有立下哪怕一丁点的战功。

这就很奇怪一个这么强的将军怎么就是无法立战功呢。汉文帝曾经对李广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可是汉武帝实行“寇可往,我亦可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政策的时候,李广数次出兵却都以失败告终。所以汉武帝就评价李广,说他“数奇”,用现代话说就是这人太倒霉是个扫把星。

王维也在《老将行》中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看来运气差是李广失败的根本原因了。

可是这种归于天命和命运的说法好像不太能被现代人接受,毕竟我们知道“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样的道理。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李广的个人事迹中找点蛛丝马迹。

景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李广取旗后被封上谷太守,不久就被平调上郡太守。而原因则是这样的: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这时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第一、景帝时期国力弱与匈奴以和亲为主。

第二、李广自负其能,比较自大。

第三、匈奴日以合战,李广每天和匈奴打仗,全是被迫的防御吗,不一定吧?

第四、恐亡之,害怕失去李广,平调上郡太守。这里是真的害怕失去李广吗?

所以结果大概是,李广自负,出击匈奴,与和亲不利,容易挑起事端所以平调走。之后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各地当太守,然并卵没有升职过一次。《史记》说的比较隐晦。

“皆以力战为名”初看好像是他立功了,其实不然,这个翻译出来就是“全部因为好打仗出名”。结果是好打仗,打来打去一直平调,原因是什么?不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你小子做防御可以但是太好斗,长期待在一个地方你还不惹出来麻烦!因此一直平调。

当然这里我们还有一个例子证明李广的这种自大,不顾全局。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陇西太守正是这一段平调时期的故事,李广诱降800羌人然后诈杀。试问这与和亲政策是否相悖?

自大自作主张还能从另一件事中看出来。

元狩四年,李广随卫青出征,那时李广年事已高,而且留下了“数奇”的名声。所以汉武帝让他打侧应。原文摘录如下: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典型的不听指挥,原因是什么?还是自大!自以为可当单于,便不听军令结果贻误战机。综合上面的事情,李广自大,自作主张,不顾大局的性格跃然纸上。

李广不但自大、不听指挥而且他个人心胸也有些狭隘。

当他“平明寻白羽”的时候,一次外出晚归,经过霸陵因为不合汉制,霸陵尉不予通行。李广便问他“你可知道,我以前是将军”,霸陵尉回答“别说以前是将军,就是现在是将军你也不能过。”。这里霸陵尉的话好像不太好听,但至少他在做自己的工作,而且严格执行。结果是什么?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因为这么一点个冲突,李广记仇了,李广报复了,死灰复燃后,他杀人了。

这样的情况,与他同时期的韩安国也遇到过,而人家这么说“公足于治乎”意思就是你这样的小人物,我犯得着跟你计较吗?

这一件事儿来看,李广不但度量小,而且阴险狠毒,这和之前诈杀羌兵800又如出一辙。试想这样的行为,汉武帝会不会知道?如果知道这样的人汉武帝敢不敢用?

不顾大局,我行我素,小肚鸡肠,心狠手辣。李广除了英勇善战外,在《史记》中留下的就有这些。所以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一开始“格猛兽”的评价应该是对李广最中肯的评价,李广乃是一猛兽也,小规模战役冲锋陷阵则可,集团作战需要顾全大局的时候,李广就“数奇”了。

严格来说李广如同一片铁锈,个人能力极强,为人则太差,《史记》说他很守部下爱戴,那也只是小团体,同级别高级别的将领或许对他一肚子的不满。

自大的性格,长期没有战功,不能封侯的现实,对李广本人的心理也有极大的打击,所以当他最后一次出征就完全我行我素急功近利了。而且变得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所以他死的时候说: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这和当初项羽乌江自刎:“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有什么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