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如题所述

张柬之在历史上的名气不是特别大,其实主要还是大唐的宰相太多了,出名的也太多了。不过张柬之干了一件事,可不是所有名相敢做的。

那就是在他八十岁的时候,竟然联合几个朝中老臣以及太子李显,发动了神龙政变,率军诛杀了在当时权势熏天的张易之、张昌宗,还逼着武则天退了位,恢复了李唐神器。

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张柬之可以说是大器晚成,考中进士后外放成为了一个县官,可这一干就是数十年,一直到到他60多岁的时候才时来运转。

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宰相,少不了狄仁杰以及姚崇两位名相的推荐。在狄仁杰的推荐下,他的官职有了一个提升,做了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

然后,又在姚崇的举荐下张柬之被授官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晋升凤阁侍郎,位居宰相行列。

可是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年逾古稀了,所以给人的感觉,虽然位列宰相,但是他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

不过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这个时期的武则天,沉湎享乐,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对朝政的控制也有所下降了。她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很多事和命令都是由这两位代劳的。

别说太子了,就连在武则天时期猖狂一时的武三思等本家人,也不受待见了。

不过武则天还没有彻底糊涂,所以他早在之前就已经把李显从外地接了回来,还继续让其做了太子。

之后,又为了避免自己的本家人遭到清算,还让双方联姻。做完这一切,她开始享受人生了。

表面上看,李显继位顺理成章了,只要等到武则天死后,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历史上多少太子最终功亏于溃呢?

在武则天死前,任何事情都没有定论的。尤其是当时武三思等人并不死心,而与此同时,朝中又时不时传来两张的猖狂。

这让张柬之等拥唐老臣非常不满,也非常担心,形势有变。

所以在神龙元年,张柬之和一些拥唐老臣,像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因等人联合起来,和李显一起决定先下手为强,这就是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后,李李显重新登上皇位,恢复了李唐神器。

80岁的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之后,意气风发,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他也因功被封为汉阳王,其他四任也封了王,当时被称为“五王政变”。

但是,张柬之等五人的下场并不好。虽然李显做了皇帝,但是昏庸无能,朝政掌握在他老婆韦皇后以及武三思等人手中。

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心,绝不愿意看到张柬之等人如此权势熏天,所以一直在找事情希望能够扳倒几位。 

武三思等人开始罗列编造罪名,中伤诬陷,结果李显也够狠心,同时免去他们的宰相职务。张柬之失权后,做了一个襄州刺史。

可外放并不是结束,在外地他还遭到了流放,这让年迈的他非常郁闷,最终郁郁而终,享年八十二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提及唐代的张柬之,其实他的名气并不是很大,因为在唐朝中早期,有名的再向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张柬之之所以被世人所知晓,主要是因为他干了一件其他宰相都不敢干的事情,这就是在他80岁的时候,联合朝中多位大臣扶助太子李显,成功发动了神龙政变,在剿灭张易之、张昌宗的同时,逼迫武则天提前退位,从而恢复了李唐的江山。

那么在恢复李唐江山之后,张柬之的下场如何呢?虽然张柬之是立下了大功,也被封为汉阳王,但由于李显是一位昏庸无能的皇帝,朝政大权主要掌握在皇后韦后以及武三思等人的手中,所以之前立下大功的张柬之,自然是成为这些人的眼中钉,最终武三思等人挖空心思编造罪名,恶意中伤诬陷,皇帝李显也决定免去张柬之的宰相职位,贬为襄州刺史。

值得一提的是,襄州是张柬之的老家。也就是说,等同于是提前回乡颐养天年了,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可以预料的,82岁壮志未酬的张柬之郁郁寡欢,遗憾离开了人世。

备注:神龙政变,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人力图拥立李显为君,诬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

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第三天,禅让。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二月初四(3月3日),复国号为唐,武周朝廷终结,因为有改朝换代的因素,所以称之为革命。

唐中宗打击五大功臣的时候,先封他们为郡王,削夺他们的宰相权力:崔玄暐,博陵郡王;张柬之,封为汉阳郡王;敬晖,平阳郡王;桓彦范,扶阳郡王;袁恕己,南阳郡王。所以,神龙政变又称五王政变。

第2个回答  2020-12-10
张柬之,犯晕了,得益李儿,失幸武妈,人家是骨肉,所以就有吃亏愚张
第3个回答  2020-12-09
都是狄仁杰埋下的暗子
第4个回答  2020-11-28
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后来因为武则天的残余势力的存在,张柬之遭到排挤和流放,最后气愤而终。
相似回答